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高邮乡贤王永吉与《御制人臣儆心录》

2022-07-17 18:20:35    作者:□ 倪文才    来源:今日高邮

清代高邮州署东侧高邮学宫里有一座乡贤祠,该祠供奉高邮宋代以来25位乡贤的木主牌位,排在17位的是“诰授光禄大夫赠少保兼太子太保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吏部尚书谥文通王公文吉”。王永吉为明清重臣,一生命运多舛、经历坎坷,但其为官政绩彪炳史册,更重要的是他留有一项优秀的文化遗产,即清代官员教科书《御制人臣儆心录》。

王永吉生平简介

王永吉,字修之,号铁山。其父王自学是高邮的秀才,明天启三年(1623年)王自学与孙照祥、张永烈等牵头筹建奎星楼,期望奎星(主宰文章兴衰的星宿神灵)福荫高邮学子生员。奎星楼建成后,即天启五年(1625年),王永吉考中进士,开始了他35年的为官生涯。初任大田、仁和知县,后任户部郎中。崇祯十五年,擢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官至蓟辽总督。明朝灭亡后,王永吉降清,顺治二年(1645年)授大理寺卿,四年,擢工部右侍郎,王永吉疏辞,被罢职归家数年。八年,被重新启用任户部左侍郎,十年升兵部尚书,次年转都察院左都御史,擢秘书院大学士。顺治十六年(1659年),王永吉去世,顺治帝以王永吉勤劳素著,命予优恤,赠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照一品例给予祭葬十三次,立碑,荫一子(王明德),遣官护丧归里,谥号“文通”。

《御制人臣儆心录》创作背景

清顺治年间,朝廷发生几起大案要案:满洲正黄旗人、征南大将军谭泰,屡建战功,出任吏部尚书,但后来谭泰恣意专横,营私擅权,被世祖皇帝处死。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的探花陈名夏,官至户兵二科都给事中,李自成攻入北京城,陈名夏投靠大顺政权,后又降清,官至秘书院大学士。陈名夏颇善投机,努力结交满州权贵,因勾结朋党、擅权乱政而被弹劾,顺治十一年被绞死。正因为这些案件,引发了顺治皇帝对吏治问题的思考,他感到有必要告诫百官以此为鉴,于是命王永吉写一本官箴书以警示和教育文武百官。王永吉为官清正廉明,时任国史院大学士、管吏部尚书事,而且他历经明清两朝,对官场病患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王永吉所著书名《御制人臣儆心录》,“儆”就是使人警醒,不犯错误。“儆心”就是警惕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说要有自律意识。因为顺治皇帝为该书作序,所以加了“御制”两个字。顺治皇帝在序中说:我浏览历史,小人误国的事例,代代有之。再看发生在眼前的例子,也是明显的借鉴,足以作为长久的警示。我担心以后的臣子重蹈前人的覆辙,辜负君主的皇恩,改变自己的初心,以致于遭受刑罚,追悔莫及。所以从本源上推究情况并加以论述,编成一书,训诫臣子要警惕自己的思想。《御市人臣儆心录》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颁布天下。后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收入《四库全书》史部之十二,职官类(见文渊阁影印本第602册761—772页)。

《御制人臣儆心录》基本内容

前不久,我在网上下载了《御制人臣儆心录》全文,又邮购了一本《<儆心录>译注》,研读之后,受益匪浅。

《御制人臣儆心录》全文5000多字,分为8篇:第一篇“植党”,指拉帮结派,党同伐异;第二篇“好名”,指空谈浮夸,沽名钓誉;第三篇“营私”,指阴险狡诈,以权谋私;第四篇“徇利”,指利欲熏心,见利忘义;第五篇“骄志”,指狂妄自大,骄傲自满;第六篇“作伪”,指弄虚作假,伪装自己;第七篇“附势”,指巴结权贵,趋炎附势;第八篇“旷官”,指失职渎职,玩忽职守。每一篇论及一种官场病,揭示这种官场病的起源、发展及各种表现形式,并列举著名案例进行论述。王永吉熟通经史,学养浩瀚,精于论说。他对官场状况看得非常透彻,不但立论准确,借古述今,言简意赅,而且针砭时弊,切合世道人心,环环相扣,字字珠玑,发人深省。从下列部分内容,我们可以看到这部教科书的深意所在。

在“好名论”中,王永吉分析贪图虚名的害处:“凡为臣者,宜崇实效,不宜务虚名。务名者,其行必骄,其意必浮。”就是说,凡是做官的人都应该注重实效,而不应该追求虚名。追求虚名的人,其行为必然骄纵,其见解必然肤浅。王永吉进一步说到,以好名之心服侍君主,那么辅佐肯定不会真诚。以好名之心选人用人,则任免肯定不当。以好名之心进言献策,则建议的动机肯定不纯。以好名之心治理百姓,则爱护养育之情肯定不深。以好名之心奉行礼制,行为举止肯定不端。

在“徇利论”中,王永吉讲到廉洁的重要性:“大臣不廉,无以率下,则小臣必污;小臣不廉,无以治民,则风俗必坏。层累而下,诛求勿已,害必加于百姓,而患仍中于邦家。欲冀太平之理,不可得矣。”就是说,大臣不廉洁,就不能作为表率,小臣必然贪污;小臣不廉洁,就无法治理百姓,风俗必然败坏。这样层层向下,勒索诈取没完没了,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而国家也会处于祸患之中。希望天下太平,自然是不可能的了。

在“旷官论”中,王永吉分析旷官四种类型:一是“怠驰之人”,这是追求舒适享受的旷官;二是“庸鄙之人”,这是推诿责任的旷官;三是“邪曲之人”,这是损公肥私的旷官;四是“恣傲之人”,这是意气用事的旷官。王永吉说:“盖秩无论崇卑,事无论大小,职无论重轻,惟克既厥心,始为有利于国之臣子,不然縻禄素餐,尸位溺职,犹欲长保身名,不即罪戾,其可得哉?”就是说,俸禄无论高低,事情无论大小,职位无论轻重,只要能克服旷废职守的心态,就能够成为国家的有用之臣。否则没有功勋,不劳而食,居其位而不谋其事,还想永久地保全性命、名誉而不祸及自身,这又怎么可能呢?

《御制人臣儆心录》是古代官员的教科书,书中所述官场八病,在今天的干部队伍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书中所述的为官箴言,对当代官员仍然有着警示、借鉴作用,王永吉为我们留下了优秀的文化遗产。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