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杨敏:10年肩担木偶戏 独角戏变多人演

2022-08-07 18:16:43    作者:□ 记者 赵妍东方    来源:今日高邮

清代文人李斗在他的著作《扬州画舫录》中说:“围布作房,支以一木,以五指运三寸傀儡,金鼓喧阗,词白则用叫颡子,均一人为之,谓之以肩担戏。”李斗文中所指的肩担戏演出形式,就是现如今人们熟知的肩担木偶戏。

卸甲肩担木偶戏于2011年6月20日,被列入江苏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肩担木偶戏的第五代传承人,杨敏一直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

67岁的杨敏,原是卸甲实验小学的一名美术老师,特别喜欢戏曲。2012年,杨敏认识了肩担木偶戏第四代传承人吴锦田,对木偶戏产生浓厚的兴趣,便拜师学艺。 吴锦田不识字,为了将他多年表演的木偶戏剧本传承下来,杨敏便一字一句地将台词记录下来,并对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剧本进行修改。最终,杨敏整理出了《猪八戒招亲》《水漫金山》《武松杀嫂》等6部木偶戏剧本,并在师傅的指导下又创作编写了《新农夫与蛇》《猛虎战群狼》和长绸舞《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新剧本。

走进杨敏的木偶戏创作工作室,只见他打开一个木箱,里面装着木偶戏的全部家什: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等10多个古典名著人物冠帽;一个个木制人头模型,颈部以下套一件口袋式的戏服,整个木偶高约20厘米,口袋式戏服里是一根主杆与木偶头部相连,两根手杆与木偶的左右手相连。

“你看,表演时需同时掌握‘手上功’‘嘴上功’‘脚上功’。”说着,杨敏将“小舞台”搭建起来。上半段是暗红的顶子,彩绘的背景;中段是花轿式的框架,框架里有孔,表演的木偶没有台词和动作又需要站在舞台上时,就将主杆插在这些孔上以示人物站立;下半段用布幔围着,布幔上印有“高邮市卸甲镇肩担木偶戏”。

整个舞台长0.9米、宽0.5米、高1.7米。杨敏站在舞台背面指挥,只见他左手举着主杆,右手操纵手杆,木偶猪八戒就变换着方向和姿势,活灵活现起来。惟妙惟肖的布偶展现,激昂有劲的戏词说唱,节奏匀称的铜锣敲击,杨敏全程入戏,一人分饰几个角色,每一个动作都做得那么游刃有余。在杨敏的巧手腾挪下,《猪八戒招亲》表演得栩栩如生。

为了让肩担木偶戏舞台效果更好,杨敏逐渐将舞台打造得更现代,有灯光、布景、音响,还增加了字幕机设备,还将方言说词改成了普通话表演。同时,肩担木偶戏的表演也不再是独角戏,可多人表演。

传承肩担木偶戏,娃娃也是继承人。“每周我都会与学校提前联系好,带着徒弟们去给孩子们上一节木偶戏课,一招一式地传授他们技艺。”杨敏满是欢喜地说。在杨敏的努力下,卸甲实验小学成立了“少年宫”木偶基地和木偶社团。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卸甲实验小学木偶社团,在杨敏和徒弟们的指导下,参加了扬州非遗演出比赛,在“家乡非遗我传承”中荣获第一名。

“肩担木偶戏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只有创新才有发展。”如今,杨敏依然保持着对肩担木偶戏的那份热爱和初心,用精湛的技艺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卸甲肩担木偶戏,并以这种方式赋予非遗文化时代活力。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