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8 20:52:14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一年年,斗转星移;一载载,桃李芬芳。他们爱生如子,醉心教育,将青春奉献给三尺讲台;他们以校为家,兢兢业业,用坚守书写育人担当;他们薪火相传,精神赓续,用匠心点亮学生理想之灯。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近耕耘在各条战线的园丁们,倾听他们的育人故事。
董大春: 坚守教学一线 书写育人担当
日前,在市实验小学东校区,该校语文教师董大春正在课堂上鼓舞孩子们为新学期加油。衣着干净素朴,谈吐温文尔雅,这是董大春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董大春1995年开始走上三尺讲台。27年教学生涯中,他担任21年班主任,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称赞。27年里,他刻苦钻研,苦练本领,成为高级教师、扬州市“学科带头人”、扬州市“领雁工程”培养对象,并获得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优秀课、扬州市“二分明月”赛课一等奖等诸多荣誉。
“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想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不是一件易事,所以怎样教好这门学科就非常考验教师的专业能力。”多年来,董大春一直坚持教学相长的理念,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主动考取“教育硕士”学位,并以全A的好成绩通过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7项。平时,他更是注重研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风格,他的课堂总是活力四射。董大春特别注重学生的口才培养,经常在班级开展“课前小舞台”展示活动,每次课前5分钟轮流让学生分享新闻故事、时事新闻,发表主题倡议等,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的习惯。他还通过学习表现积分竞赛、拇指章点赞、抽“免写作业券”等方式不断调动孩子们的上课积极性,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
冰心曾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头,有爱便有了一切。”这也是董大春的座右铭。无论面对怎样的学生,他永远是那样的温和、仁爱、慈祥。他会为班里新来的成员主持欢迎仪式,迅速让插班生爱上班集体;他会不厌其烦地为随班就读学生和留守儿童“开小灶” 辅导,降低难度,激励成功,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让孩子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我希望看到的是他们能够自信、快乐地成长。”董大春说,学生们每一次见面的微笑、每一声亲切的问候都温暖着他。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董大春还倾力做好“传帮带”工作,先后指导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年轻教师,并与他们共同进步、一起成长。
“教书育人是我最幸福的事,我会一直坚守初心,守望未来。”董大春表示。 记者 翁正倩
赵雷:严为扶手 爱作阶梯
教师节来临之际,高邮中学高一(8)班班主任赵雷的手机短信、微信滴滴声响个不停,许多祝福的信息都是他的学生发来的。被学生这样惦记,赵雷开心不已。他感言:“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以严为扶手、爱作阶梯,让每一个学生都走上成才之路。”
赵雷2003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高邮中学从事化学教学,其间担任班主任15年,任教高三10年。从教19年来,在学生们眼中,赵雷是一位既严厉又温柔的老师。“严只是教育的方法,爱才是教育的底色。”赵雷说,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单纯的“班法”实际上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学生迟到,如果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迟到,就统一尺度进行处罚,长此以往,也许会挫伤有些同学的积极性。
每次考试前后,都会有一些学生情绪波动较大。赵雷总是及时找到他们谈话,帮助他们打开心结,将关爱和温暖注入学生心中。多少次,晚自习下已近十点,他还在办公室与学生交流谈心;多少次,他中途放下碗筷,与家长电话沟通直至饭菜俱冷。
赵雷是老师,也是“家长”。2010年寒冬的一个深夜,有个女生在宿舍突然发烧呕吐,赵雷接到消息立即从家赶到学校将该女生送至医院,又是挂号、又是拿药,一直忙到早上六点钟左右。2013年,班上有个男生有心结与家长闹矛盾,家长束手无策,请他帮忙,赵雷找学校心理老师一起为他做心理辅导,并连续几天到他家家访,终于把男孩与家长的矛盾化解。此后,男孩成绩直线上升,最终被中国海洋大学录取。2015年,有个农村男生因家庭原因不愿来上学,赵雷曾五次从城区到汤庄镇家访,劝其复学上课……从教以来,赵雷所教的多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今年高考中,由其担任班主任的高三(17)班全班56人全部达重点本科线。
付出总有回报。赵雷先后获评“扬州市学科带头人”“扬州市十佳班主任”“高邮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高邮市高中教育先进个人”“高邮市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赵雷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将继续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作风,在教育的征途上不断探索、耕耘,力争让每个孩子都成人成才。 记者 杨晓莉
张娟:“合作探究式”教学打破“一言堂”
“张老师,我要回高邮工作啦,和您一样,是名高中地理老师,感谢您多年的指导和鼓励……”6日上午,在市第一中学,高三(9)班班主任张娟向记者展示了微信上的一条信息。这位发来信息的人正是张娟曾经的学生。张娟告诉记者,这名2017年毕业的小姑娘之前在盐城射阳工作,在张娟的影响下,她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老师,与张娟一样选择任教地理学科。
讲到这名即将回邮工作的学生,张娟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自己刚入职的时候。2005年,从淮阴师范学院毕业的张娟回到家乡,成为了市第一中学的地理老师。“第一年工作时,我带的是高一学生,刚刚任职,还有些青涩,但在一年又一年的工作中,我也和学生们一起进步。”张娟说。张娟从2015年开始担任备课组长,2020年起担任班主任。担任级部备课组长以来,张娟每周都要编写2至4次的导学案。她常同事们一起探讨如何编写教案、学案,研究教法和学法,对每一阶段的学生情况进行认真分析,为学生量身制定不同的提升对策。
“有的人说课堂是老师的‘一言堂’,可我就是要打破‘一言堂’,把‘话筒’留给学生。”张娟说,教学中,他采取以学生为主的“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学生们6人一组,以小组为团队对课堂问题进行交流研讨。这种模式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的教学陈规,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充分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性。
“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那就是‘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学中要充分相信学生,要勇于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师生平等讨论。”张娟说,问题最好由学生提出,疑难师生一起讨论,课余时光学生自我安排,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跟着张老师学习,大脑就会‘强大’起来,从课堂上我们品尝到了地理学习的乐趣。”张娟在班级掀起的“课堂改革”,让学生真正爱上了学习。
今年是张娟在高中地理老师岗位上的第17个年头。“教育事业,需要用爱心去浇灌。”张娟感慨,17年中虽然忙碌,但很充实;虽然辛苦,但很骄傲。特别是看着一批又一批学生考入理想的大学,走上心仪的岗位,自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记者 孔令玲
朱寿岭:严慈相济 用心育人
“教师这个职业很普通,却扮演着家长、心理医生等多种角色。它是一个良心活,需要扎扎实实、用心用情将这份工作做到位。”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已经13个年头的南海中学物理老师朱寿岭感慨道。
朱寿岭,1986年出生,大学所学的专业是物理。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南海中学任物理教师。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朱寿岭始终把“让学生更好地成长”作为自己从教的初心,严慈相济,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课堂上,他很“凶”,学生上课不认真、学习退步的时候,他总是很严肃地批评学生;但是课后,他又能变着花样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做学生们的“知心大哥哥”。
学生和家长都很尊重朱寿岭, 因为朱寿岭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学期有位九年级老师由于身体原因需要请假,学校安排朱寿岭接手该班。本就带着八年级,现在又要增加一个九年级班,朱寿岭没有怨言, 每天坚持多次备课。为了能更好地与新接手的九年级学生达成“默契”,他每日不仅早来迟走,还利用课余时间与大家交流沟通,促进师生感情。同时,面对九年级班级学情,他还特别制定了动态的班级培优和补短板计划,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最终该班级物理成绩在中考中取得了较大进步。他自己所带的八年级班的物理成绩也是名列前茅。
在治学的道路上,朱寿岭也是下足了功夫。在担任物理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期间,他带领组内老师制定了一套规章制度,并根据每位老师的特长,安排教研任务。 担任学校教科室副主任后,朱寿岭又积极践行学校的“水润课堂”模式,协调学校老师积极参加各项比赛,认真组织各项教科研活动,有效促进了学校年轻老师的专业成长。
汗水浇开幸福花。近年来,朱寿岭获得过扬州市优秀课比赛一等奖、扬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扬州市优秀备课组长、扬州市实验创新比赛一等奖、扬州市命题比赛一等奖、扬州市教学能手骨干等荣誉。此外,他还有多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 记者 赵妍东方
沈君:君心一片在职教
“ 教师被誉为天底下最阳光的职业,我认为职业教育更是值得为之追求、努力和奉献的事业。”9月8日,江苏省高邮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沈君感慨地说。
沈君今年刚届而立之年。2018年,她满怀对家乡的热爱,怀揣着职业教育的梦想,考取高邮中专学校教师岗位。从教以来,她认真负责,勤恳敬业,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学校会计、营销专业课任教老师少,她主动承担了会计和营销两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一学期每周的工作量均在十六节左右。同时,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老师,她不光要有课堂上的教学理论,还要紧跟社会发展需要,将学生培养成高水平技能型人才。为此,每逢休息日、节假日,训练教室里都能看到她苦练技能的身影。经过艰苦的训练,她的会计实操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并在2019年和2020年的省、市会计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全省三等奖、扬州市一等奖的好成绩。近几年来,她指导的学生也先后获得全国会计中职百强联赛三等奖、扬州市一等奖、二等奖,高邮市一等奖等好成绩。
2019年9月,沈君担任了1906单招营销服装班的班主任。作为一名新任班主任,她认真地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班级管理经验,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带班风格。俗语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班级管理,她注重从头抓起,帮助学生在人生新起点上找准航标。军训前,她对学生热情激励、细心指导;课堂上,她讲述各种成功故事;饭堂里,她亲自为学生添饭加菜.......虽然与学生扮演的角色不同,但她与学生同样经受着汗与泪的洗礼、铁与钢的磨炼。通过系列入学教育活动,学生纪律性加强了,班集体凝聚力增强了,一批学生干部脱颖而出。看着学生挺拔军姿、坚定的步伐、嘹亮的口号,沈君感到无比的欣慰。
正是因为这些点点滴滴的付出,沈君所带的班级一直都是一个凝聚力强、积极向上的集体,她也因为工作出色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在2022届对口单招高考中,沈君所带的班级本科录取人数7人,录取率达33.33%,远超省平均录取率,其中服装专业包揽扬州市前3名。记者 葛维祥
金苏:用心爱护每一个孩子
“小朋友们,我们来做游戏啦!大家排好队哦!”每天,南海艺术幼儿园的金苏老师都是面带微笑,把自己满满的关爱装进孩子们的心中。
1996年,金苏从高邮师范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怀着一颗童心和对幼教事业的向往,走上南海艺术幼儿园幼师岗位。今年是金苏在南海艺术幼儿园教学的第26个年头,从综合老师到班主任再到年级组长,金苏认为,金杯银杯都不如家长的口碑。
在日常教学中,金苏一直用耐心、爱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小班的孩子刚入园时,经常会哭闹,甚至害怕到园。她认为,孩子们不是调皮,而是刚到陌生环境,想要通过哭闹的方式引起别人的关注。
金苏表示,这时作为老师,对这些孩子必须更有耐心,与他们聊天,给他们讲道理,同时还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他们的兴趣。“表面上是我们在爱着孩子,其实孩子也在用他们的方式爱着我们,当我不开心的时候,孩子们总能及时发现,用他们纯真的笑容感染着我。”金苏欣慰地说。
除了关注孩子成长,金苏还特别注重自身的学习与提高,珍惜每一次园内园外的学习机会。她总是虚心地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教学中的困惑与不足;积极参加校领导安排的外地走访学习活动,学习其他城市优秀幼儿园的教学方法;参加学校每周的教学研讨会,与同事总结出工作中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是在一次次的学习和总结中,金苏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时更加得心应手。金苏曾先后荣获“高邮市中青年教学骨干”“优秀辅导员”等荣誉,并有多篇教学论文、教学研究获得省市一、二、三等奖。
26年的幼教生涯,并没有磨灭金苏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她说:“今后我会继续坚守一颗初心,用更多的爱去守护每一个孩子!”
记者 郭萌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