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8 18:29:38 作者:□ 记者 郭萌 来源:今日高邮
旧时庭院深几许,今入寻常百姓家。我市市区民生路50号是一座名叫“梅园”私家庭院,庭院主人张虎用了11年的时间,倾心打造了这座庭院。“梅园”小巧别致,风景独美,“梅园”主人更是为我市书画文化和庭院文化的普及做出了榜样。近日,记者走进“梅园”,倾听这座庭院的故事。
砖瓦、草木、山水 凝聚心血才智
推开禇红色的大门,郁郁葱葱之景映入眼帘,恰如一幅韵味十足的山水画卷。院内,“梅园”主人张虎正精心修剪着花草。张虎告诉记者,“梅园”是他在2011年购入的一处两进式平房,占地400多平米,由前院、小楼、正院、平房四部分组成。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处处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才智,而他则乐在其中。
记者看到,“梅园”前院呈长方形,灰墙黛瓦、假山叠石、游鱼碧水,处处有景。木格窗棂间,刻有梅花鹿、龙凤等传统吉祥图案,雕刻线条流畅,工艺精湛,具有很强的立体感、生动性。
西南处数棵合抱的梅树蓊蓊郁郁。张虎向记者介绍,其中有些梅树已有200多年历史,每到寒冬,梅花傲立枝头,散发出淡淡清香,“梅园”的名字就因此而来。梅树下的一套石桌凳更是为庭院增添了几分悠然,闲来无事,梅下研墨挥毫,或小憩品茗,或赏梅闻香、十分惬意。
在与张虎谈话中,记者被淙淙流水声吸引。原来流水声出自东侧的小池塘,润湿的塘边零星散落着凤尾蕨、铜钱草等阴生植物,一边高高的假山石临水而立,池塘里大大小小的锦鲤闲散地游弋,给庭院增添了几分灵动,几分雅致。
在张虎的带领下,记者向庭院中央走去。眼前是一座小楼,满满的中国红家装在一片绿色中格外引人注目,透出古色古香的韵味。“东西侧房是我的创作室,平时我就在这里写字、绘画。”跟随张虎的脚步,记者看到创作室中,偌大的书桌上铺散着纸墨笔砚,四周墙壁挂满了清雅隽永的字画,让人立刻就感觉到了浓郁的书香氛围。
穿过小楼,便到了正院,雕花窗棂、木架紫藤、木质桌凳、粉墙石雕、老劲莲蓬……无不展现古朴雅致、恬静清幽的意境。“‘梅园’内每盆花、小楼里每件家具的摆放都十分讲究,我每天都在思考着如何布置庭院,也在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完善。”张虎告诉记者。
童年、书画、庭院 承载美好愿望
说到为何要买下这座庭院,张虎将其中故事向记者一一道来。
张虎出身于书画世家,受到家庭熏陶,他从小就对书画倍感兴趣。小时候,张虎与家人住在古色古香的张家祠堂内,后来由于改造工程祠堂被拆,这让他心中一直留有遗憾。
2011年,张虎买下这座庭院,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张虎回忆,刚买下这个庭院时,院内杂草丛生,房屋破旧不堪。他凭着对小时老宅的印象制订设计方案,将庭院重新整修,让这处老庭院焕然一新。
除了是“梅园”的主人,张虎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秦邮书画院院长。如今,梅园不仅是张虎的居住地,还是秦邮书画院的院址。
记者看到,“梅园”中央小楼的西侧房额上挂着“秦邮书画院”的匾额。张虎告诉记者,这里展示的都是我市书画爱好者的书画作品,“梅园”已经成为书画爱好者固定的交流场所,也算是另一个“家”。“自从张虎打造了‘梅园’,我们这些书画爱好者就经常过来交流书法、绘画心得,有时我们也会在庭院里喝喝茶,聊聊家常。”扬州市庭院艺术研究会会长徐鹏志告诉记者,梅园仿佛就是繁华都市中的‘世外桃源’,让大家放松身心,远离城市的喧嚣。
2017 年,在扬州市庭院艺术研究会的领导和支持下,在高邮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市文联的共同关心和帮助下,“梅园”又揭牌成立了扬州市庭院艺术研究协会高邮分会,从此“梅园”又成为扬州市庭院艺术研究协会高邮分会的办公地点。
接纳、传承、弘扬 厚植文化根基
“梅园”不仅是我市书画爱好者共同的“家”,还成为了我市市民和外地游客的“打卡地”。“我们十分乐意接纳大家来‘梅园’参观游玩,这是对‘梅园’的认可和喜爱。”张虎笑着说。据悉,今年国庆节期间,就有2000多人慕名而来。迄今为止,“梅园”已累计接待游客2万多人,张虎竭诚欢迎更多人来这里感受庭院之美。
如今,“梅园”已经成为秦邮书画院和扬州市庭院艺术研究协会高邮分会这两个协会的活动载体。张虎介绍,“两岸一家亲”大型书画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社区文艺家书画展等活动先后在“梅园”举办。“梅园”先后承接省、市级相关部门开展的多项文化艺术活动,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作出了积极贡献。
“梅园”还是群众活动的重要场所。每年秦邮书画院和扬州市庭院艺术研究协会高邮分会都会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文化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服务;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向农村百姓普及艺术基本常识;针对企业需求开展文化艺术指导,为企业文化建设搭好平台。街坊邻里、周边百姓,谁家有喜事,可直接到“梅园”领书法作品装点生活。
此外,扬州市庭院艺术研究协会高邮分会还与我市职教中心合作,成立庭院艺术实训基地,为青年学生的就业与培训开辟新路径,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发挥了庭院研究人员的专业优势,推进改建了一批风格多样的私家庭院。近日,协会与我市汤庄镇四异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承担了四异村党群服务中心文化阵地提升改造任务,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生态文化建设工作。
“今后,我会继续将‘梅园’环境打造得更好,以‘梅园’为载体的两个协会也会秉持着‘以文兴邮’的理念,传承、弘扬书画文化和庭院文化。”张虎表示。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