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界首“陈西楼”茶干:香飘数百年的美味

2022-12-20 17:35:50    作者:□ 杨晓莉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古镇界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特产非茶干莫属。在界首茶干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当属“陈西楼”茶干。今年67岁的王才富是“陈西楼”茶干的第九代传人,数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这一传统美食制作技艺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初见王才富是在这个寒冬的午后,身穿工作服的他和工人们正在生产车间内不停地忙碌着。只见他一手拿勺,一手拿蒲包,灌包、扎口,一套动作十分娴熟。室外寒风料峭,室内热气腾腾,弥漫着淡淡的豆香。聊起“陈西楼”茶干,王才富侃侃而谈:“界首是个千年古镇,生产茶干已有300多年历史。相传1751年正月,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时,途径界首,闻到岸上香味扑鼻,叫差役查询,原来是煮五香茶干的香味。乾隆帝品尝茶干后大为赞赏。从此,界首茶干便被列为贡品,名扬四方。这些历史和传说,在《高邮州志》《盂陵志》中都有明确的记载。”

王才富老家对门就是“陈西楼”茶干厂,他自小便与“陈西楼”结缘。高中毕业后,王才富成为茶干厂一名学徒工。凭借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加之好学钻研,他逐步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茶干厂的管理者。2001年,茶干厂改制后,因不忍心看着“陈西楼”就此销声匿迹,王才富果断接下茶干厂,从一名拿着“铁饭碗”的管理者成为个体经营户。“改制之前,茶干厂年年亏损,每年仅售卖6万块茶干;改制后,很多人认为“陈西楼”已经倒闭了,厂里的效益更不好了。”王长富感言,当初最难的还是资金难题,而市场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

为了尽快打开市场,王长富常常身兼厂长、销售员、司机等数职,每天开着面包车四处跑,成为周边县市、乡镇的商店、商场、菜场里的常客,每年车程超过15万公里。功夫不负有心人,“陈西楼”茶干市场再次被打开,2年时间不到,售卖量从每年的6万块增加到了200多万块。

随着市场销售量不断上涨,“陈西楼”茶干再次火起来了。为了擦亮“陈西楼”这块金字招牌,王长富在坚守传统制作技艺基础上,不断创新做精做优。“‘陈西楼’茶干至今仍采用传统的工艺,选用上等黄豆为原料,洗豆、泡豆、磨浆、煮浆、点盐卤、灌包、压制……制作工艺多达28道,缺一不可。原材料要选好,泡豆冬天需要15小时,夏天需要6小时。磨浆时,既不能细,也不能粗,过细就会渣,过粗浆汁就会少。煮浆过程中,要选择恰当时间点盐卤,不能使用石膏。浆汁成块后灌进蒲包,蒲包选用湖荡生长出来的蒲草编制而成,使茶干多了一份大自然的清香。在工序的不同阶段,分别加入大小茴香、丁香、三甙、桂皮、莳萝、胡椒等佐料,实有‘八香’之多。”说起茶干的制作工艺流程,王才富如数家珍。数十年来,王才富将各道工序烂熟于心,并在做工、用料、水质等方面严格把关,一丝不苟继承传统技术,以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陈西楼”茶干呈扁圆形,每只约380克,色泽酱红,内部微黄,质地细嫩,久嚼有味,清香可口。除了28道传统的工艺外,还离不开辅料。用于给茶干着色提味的自制酱油,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酱料之一。在“陈西楼”茶干院子内整齐地摆放着100多口大缸,缸内装满了酱红色的酱料,打开缸盖,一股酱香味扑鼻而来。“一个缸里面有1000斤酱料,由大豆和小麦等制作而成。酱料在缸内要经过至少300个晴天的日晒、夜露以及100多次翻酱,以充分吸收大自然的精华。一缸酱料从制作到使用至少需要2年多时间的沉淀,才能提取味道鲜美的酱油。”王才富介绍道。

在传统的“陈西楼”五香茶干制作基础上,王才富还专门聘请设计团队,研制开发了香辣、酱香、原味等多种口味的茶干,并打入南京、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各大超市、市场,进一步扩大了市场销售份额。同时,他还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改力度,新上了夹层锅、压榨机、灭菌锅、真空包装机等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不但延长了产品保质期,还使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

“‘陈西楼’茶干最旺时年销售超800万只,是建厂之初的100多倍。近几年,受疫情影响,销售有所下降,但每年也能达到600万只左右。” 王才富自信满满地说,目前茶干市场良莠不齐,辨别“陈西楼”茶干的真伪很简单,茶干刨丝不会断,如果断了,就不是正宗的“陈西楼”茶干。

茶干的吃法很多,可手撕、刀切,可生吃、配菜。在油菜花开的春天,将茶干切成薄片,或凉拌,或清炒,锅勺响起时,鲜美的气味氤氲开来,满屋飘香。用茶干丝配以鸡汤、鸡丁、笋片、牛肉丝、虾仁等佐料烹制而成的“大煮干丝”,更是一道让人垂涎的高邮名菜。寒冬季节,泡一杯清澈明亮的黄山毛峰,青花瓷碟中盛几片酱色的茶干,啜一口香茗,品一片界首茶干,劲道十足,余香四溢。

界首茶干是国家“地理商标”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10月,界首镇政府成功打造了茶干技艺传承馆并对外开放,让参观者切身感受茶干文化的丰富内涵。

就如何呵护好家乡这一独特的文化瑰宝,作为“陈西楼”茶干品牌传承人,王才富深感责任重大。近年来,王才富收集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包括茶干的制作技艺、“陈西楼”茶干的创始人及传承人信息等,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瑰宝。“要想守好这一传统技艺,实现一代又一代的接续传承,需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认知感和自豪感。”王才富告诉记者,他常常和镇里的中小学校一起,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到厂区参观交流学习。王才富感言,守护传统,传承技艺,任重道远,他将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尽心尽力,继续保护传承和发展利用界首茶干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1©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