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1 19:45:37 作者:□ 李东平 来源:今日高邮
高邮和兴化都是我的故乡。
我的父亲李健1947年10月31日牺牲在高邮县黄邳区刘家沟的芦苇荡里,时任高邮县委书记,安葬在高邮烈士陵园。
在刘家沟的村史里,李健被列入刘家沟的“历史名人”之中。村史里写道:“尽管李健同志不是刘家沟的村民,但因为他是在这一片水乡进行革命工作的,最后也是牺牲在刘家沟村,他早已融入了刘家沟村这片土地之中。”
1949年2月黄邳区改为李健区,1949年6月李健区划入兴化县。兴化建有李健烈士纪念碑和李健烈士陵园。
和马建勇的第一次握手,我记忆犹新。
2017年4月,我来高邮参加纪念周山诞辰一百周年活动,为这次活动提供服务的是以马建勇为会长的高邮市红星志愿者协会。
没想到突然大降温,我没带棉衣,冷得不行。马建勇发现后,立即带我去他的服装厂,找了一件内穿羽绒衣给我。我握着他的手再三表示感谢,此前我和他并不相识。
马建勇对我说:“到高邮有什么事就找我,我一定想办法解决。”
2019年10月,我们首次全家五口人一起来高邮为父亲扫墓,途中遇到了一些困难。马建勇知道后说:“放心,在高邮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必须给你们做好服务。”
马建勇根据我们的行程,联系有关方面,做了全程周到的安排:从前往南京接我们,到高邮入住酒店;从准备祭扫时用的鲜花,到陪同在高邮烈士陵园祭扫;从一起参观高邮革命烈士纪念馆,到带我们去参观抗日老报纸展;从陪同我们去兴化市李健烈士陵园祭奠,到去泰州市姜堰区曲江楼(新四军苏中指挥部旧址、李健1939年曾任姜堰区区委书记)参观,马建勇亲自开车,全程陪同,随时帮助解决问题,帮我们顺利地实现了多年来全家祭扫的心愿。
回南昌后,我心绪难平,在微信上对马建勇说:“小马,您好!这次去高邮,让我更多地了解了你的无私奉献,深深地被你感动!作为一个知名的富二代,你衣食无忧,本可以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况且你身体不好,更应该好好过安稳的生活。可是你却选择组织一个志愿者协会来服务社会,太难得了!让人钦佩!看了你在‘朋友圈’里发的建会4周年庆的报道,你们四年如一日地向社会献爱心,像滚雪球一样,队伍不断壮大,推动了社会正能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称赞。我们非常感动!为你点赞!为你喝彩!”
2023年4月下旬,三年疫情之后,我带着儿子、儿媳和孙女第二次来高邮看望父亲,再次受到马建勇会长的热忱接待,让我们有到家的感觉。
我们去了马建勇筹建的红星红色文化展示馆,这里记录了43位健在的抗战老兵的红色史料。他把志愿者服务与红色基因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免费对市民开放,让更多年轻人铭记历史、崇敬英雄,珍惜幸福生活。
去了高邮烈士陵园之后,马建勇又带我们去了汪曾祺文化特色街区。街区以灰砖、素混凝土、青瓦为色彩基调,延续高邮民居传统,体现高邮籍中国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汪曾祺独具魅力的人文底蕴。可巧汪曾祺有本小说就叫《故乡人》。
为购买高邮特产蒲包肉,马建勇带我们来到汪曾祺纪念馆对面的百年老字号张氏蒲包肉店。聊天时得知,店老板叫张友龙,59岁了,受马建勇影响,也成为了红星志愿者。
五年前,张友龙得知一位在青海边陲当兵十八年的老兵孙步杰的家庭突遭变故:儿子突患严重的尿毒症,儿媳妇抛下一对双胞胎女儿出走了,妻子张宏英看到这个状况心里着急血压升高发生了脑溢血,送医院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张友龙第一时间送去一万元现金,之后又在“朋友圈”里进行微信水滴筹,跑社区、跑医院开证明材料,上传微信众筹申批,同时发动所有人脉资源为这位老兵家庭众筹了十万元。他说,他是共产党员,又是志愿者,尽自己的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应该的。
我问马建勇:“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加入你们红星志愿者协会?”
他说:“人心换人心,他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都会全力以赴地帮助他们去解决,大家信任我,也愿意一起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像滚雪球一样。”
高邮市红星志愿者协会是由马建勇与一帮在志愿服务道路上认识的好友于2015年11月 20日共同组建的。他们开启了高邮商企“抱团行善”、应急救援“冲锋在前”的模式,先后开展了探望慰问抗战老兵、赴国防园慰问演出、慈善义卖以及星火助学计划等活动,创建了“星火助学”“幸福星期六”等多个品牌项目,其中“勿忘历史、致敬老兵”项目荣获江苏省志愿服务项目金奖。
多年来,他们不仅在高邮抱团行善,而且参与了扬州、米脂、贵州、河南、涿州等地疫情、灾情的应急救援。
高邮市红星志愿者协会已开展公益活动近8200场次,募捐款物1600余万元,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中国4A级社会组织”。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化为城市基因,融入市民血脉。
马建勇现在不仅是沙龙集团总经理、高邮市红星志愿者协会会长、高邮市新联会常务副会长、高邮市红十字会常务理事、高邮市政协常委,还是扬州市新联会副会长、扬州市人大代表。
身为扬州市人大代表、高邮市政协常委,马建勇经常带领志愿者团队,投身党史宣讲、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等公益活动。
多年来,马建勇坚持以地方党和政府中心任务建言献策为己任,撰写了《志愿者对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的作用与影响》《关于进一步加大志愿服务宣传度,规范志愿服务工作,健全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建议》《关于现役军人家属享受免费游园待遇的建议》等建议、提案、社情民意、论文近百篇。
2016年至2022年的七年间,马建勇获评“高邮市最美拥军人物”“高邮市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扬州市十佳志愿者”“扬州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志愿者”“江苏最美志愿者”“江苏省社区教育优秀志愿者”“江苏省优秀环境守护者”“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文化和旅游领域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达37次。
故乡人马建勇,真是一位富而思报的前行者、志愿服务的引领人。如今,高邮市红星志愿者协会已有注册会员1500多人,他们在高邮大地上跃动着、在大江南北跃动着。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