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漫谈人们对“根”的情愫

2023-10-08 17:55:56    作者:□ 倪文才    来源:今日高邮

水有源,树有根,人有祖,中华民族有着追根溯源的优良传统。许多人当知道自己的根在何处,其喜悦心情往往溢于言表,对同根同宗乃至自己根所在地的人都会产生一种亲切感。

记得2013年12月我与政协林荣岩、孙晓宝去山东临清寻访汪广洋后裔,受到临清市政协主席汪保远,汪广洋文化研究会会长汪达成、副会长汪寿杰的热情接待。见面时他们亲切地说:“老家来人了,欢迎!欢迎!”汪广洋是高邮历史上做得最大的官,明初右丞相,后来被朱元璋赐死,他三个儿子迁往山东临清繁衍生息。在临清的汪广洋后裔都知道他们的老祖宗是高邮人。

2019年10月我随高邮姓氏文化研究会的几位同志去广东揭阳“寻亲”。宋代高邮孙觉的裔孙孙乙是广东揭阳第一任县令,后定居揭阳。他在广东的后裔子孙有10多万人。我们一行6人在广东孙氏宗亲会常务副会长孙永胜的陪同下,参观了几所“孙氏祠堂”。这些祠堂由孙氏宗亲会的老人协会负责管理,其负责人他们称“老人头”。我们去参观时,这些“老人头”热情接待我们,泡好“功夫茶”,并仔细讲解。我说我们是从高邮来的,问他们:“知道高邮吗?”他们说:“知道,知道,我们是老亲。”他们知道他们的始迁祖孙乙来自高邮,一句“老亲”,把我们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今年9月18日,高邮姓氏文化研究会组团去江阴,与江阴市谱牒文化研究会进行工作交流,受到江阴方的热情接待。在这之前,我曾对高邮忠恕堂唐氏家谱做过研究,宋朝参政知事唐介后裔唐宠自湖北迁至高邮,唐宠生子唐谕,唐谕生子唐纲。唐纲生有三个儿子,后因战乱有部分子孙迁至常州江阴等地,其中唐华甫一支留在高邮。唐华甫是宋末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检讨,是我们高邮唐长钰、唐以军等唐氏族人的祖先。这次我们在江阴氏族文化馆查到了江阴《永思堂唐氏宗谱》,谱中说到,他们始祖唐纲,南宋末广西桂林府知府,于景炎二年(1277年)进京觐见宋端宗,事后回老家高邮省亲,正值元兵攻克江淮,家乡沦陷,故乡已不能回。此时唐纲的家人也渡江南下避难,其子庆一、庆二、庆三与唐纲在无锡相遇,遂定居无锡东门的兴仁坊,后有子孙迁徙江阴。如今江阴唐氏正与高邮唐氏联络联谊。

这次与江阴市谱牒文化研究会交流中,我们又发现三件激动人心的事。第一件:参加接待的江阴许氏宗亲会会长许雪龙与我们高邮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许伟忠相谈甚欢,原来许雪龙家族的始迁祖是高邮人,《锡山许氏宗谱》记载:“宋朝时昭公为睢阳太守,九世孙自高邮迁锡,卜居开化乡”。许雪龙与许伟忠在溯源,几百年前他们是一家人。

第二件:江阴市谱牒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江阴市政协原副主席沙乃成在讲话中说:“看到高邮来的同志我感到很亲切,因为我们江阴沙氏的始迁祖沙原德来自高邮,高邮是我们沙氏祖宗的家乡。”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能进一步了解沙氏始迁祖的具体情况,但我们能够感受到沙乃成表现出来的那种浓浓的“亲友”之情。

第三件:江阴市腾帆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永平,近几年跑遍了大江南北,花费了大量时间寻根问祖,购买了数千册李氏家谱。他对他的儿子说:“连自己的根都不知道,有钱有什么用?”在寻根无果的情况下,他采用DNA方法,寻找遗传基因相近的李氏族人。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宜兴找到两位李姓人士与他的基因高度相似,询问之下得知这两个人的老太爷来自高邮李家庄,但具体哪个乡镇,他们说不清楚。寻到这一步,基本可以确定李永平的根在高邮。当他听说高邮姓氏文化研究会要到江阴参观交流,主动提出由他来接待。因为他出差在外,不能及时赶回江阴,就委托他的儿子李文江于18日中午招待我们。席间李文江受他父亲所托,郑重地拜托我们帮助找到他们的根。

我从哪里来?我是哪里人?人们对根有情愫,帮助人们寻根也是高邮姓氏文化研究会的情愫。就如李永平要找的高邮李家庄,查高邮地名录,带有李字的村庄有70个,几乎涉及每个乡镇,要找到李永平的根,其难度还是很大的,但我们一定会尽力。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