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张明:巧手打造盆景 扮靓美丽庭院

2023-11-02 20:13:29    作者:□ 记者 郭萌 通讯员 李杰    来源:今日高邮

“一花一世界,一院一生活。”一方小小的庭院,记录着美好生活的点点滴滴,映射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春迎花开、夏可纳凉、秋待丰收、冬赏飘雪,城南新区朝阳社区居民张明花了13年时间,将自家300多平方米的小院打造成了一座充满特色和韵味的美丽庭院,并获评2020年扬州市五星级美丽庭院示范户。日前,记者来到张明的庭院中,倾听他巧手打造盆景,并将盆景融入庭院设计的故事。

精益求精 匠心打造美丽庭院

张明家位于城南新区朝阳大道,还未进门,记者就被大门左侧“扬州市五星级美丽庭院示范户”的门牌吸引,推开门,院内更是别有洞天。罗汉松、黄杨、榆树、老鸦柿、香山红叶、映山红、石榴……一排排精致盆景映入眼帘,让人目不暇接。这些盆景姿态各异,或疏或密、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放眼望去,目光所及皆为绿色,充满着活力与生机。张明介绍说:“我家大约有500盆盆景,包含了我们这个地区大部分的热门品种,树龄最高在四五十年左右。”

往庭院深处走去,有一方小池塘,池塘里清水泛漪,波光粼粼,红鲤游弋,与池塘边的假山和翠竹相互映衬,一静一动,浑然天成。池塘的左侧是一座木质凉亭,飞檐翘角、木雕窗格以及凉亭内的几张旧桌椅更是为庭院增添了古色古香的氛围。

在庭院中,记者还看到了张明的一些巧思,例如在院东边种上几枝紫竹,寓为“紫气东来”;淘来闲置的石磨磨盘、马槽、石臼作为盆景底座或花盆,不仅变废为宝,还为庭院增添了新意;将庭院与客厅之间的实体墙壁换成玻璃,既增加采光,又便于在屋内就能直接欣赏庭院的美景。

历时多年 不断精进盆景制作技术

一个个奇思妙想的背后倾注了张明的汗水与智慧。张明今年55岁,他与盆景的缘分还要从30多年前说起。“我从小就喜欢大自然、喜欢绿植,一次在花鸟市场看见了很多漂亮的盆景作品,当时觉得这些作品就像是浓缩了的大自然,让人感觉到轻松和自在,所以从那时起,我就经常去如皋、沭阳等地逛盆景展、看盆景比赛,也会买一些盆景回来练习。”

记者看到,张明庭院中的盆景造型各异,有树形舒展、潇洒飘逸的斜干式,有层次分明、扭曲似游龙状的曲干式,有修长素雅、清雅高洁的文人式等。张明介绍,盆景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做好盆景,最重要的是观察构思。每每拿到一株植物,他都会回想自己曾经欣赏过的盆景,再根据植物的形态进行修剪、扦插、打弯,最后用苔藓、石头等小摆件进行布景。

三年修一枝,十年磨一景。培育盆景讲究的是慢工细活,需要的是时间的沉淀。张明说,为了让盆景保持形状,还要定期修理,后续需要花费很多精力。一件好的盆景作品至少要养5年,才可能初具雏形。一棵棵样貌普通寻常的植物经过耐心护理后,变成一盆盆具有观赏价值的盆景,这是他最心满意足的时候。

为了丰富盆景品种,张明每年都会自驾去全国各地淘宝,庭院里的映山红、对接白蜡等盆景都是他去安徽大别山、湖北荆州等地买回来的。

乐在其中 盆景是他的精神寄托

栽种盆景、打造庭院,不仅让小院的风景更美,也增进了邻里间的感情。“很多邻居来我家玩的时候都会被盆景吸引,也想尝试种植盆景,所以我经常会给他们推荐适合新手种植的品种,还会教他们一些种植技巧,有时也会上门帮助他们修剪家里的盆景。”同时,张明还是扬州市盆景协会高邮分会的一员,他经常会与协会的其他成员在微信群里交流心得,到盆友家参观,交流种植经验,和盆友结伴到外地参观盆景展览。

庭院还让张明学会放慢脚步、享受生活。“每次修剪这些盆景时,我整个人会立即安静下来,什么烦心事都能抛到脑后,庭院中的一片绿意也总能把喧嚣隔开。闲来无事,与家人、朋友在院中喝茶、聊天,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惬意极了!”

春天翻盆、除虫;夏天遮阳、浇水;秋天剪枝、捆绑蟠扎;冬天施肥保温,有时还得给盆景穿上“防寒服”。因为盆景,张明一年四季忙得不可开交。他希望将家里的庭院打造得更加精美,也能让更多人喜爱盆景、喜爱庭院,将生活过得更丰富多彩。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