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高邮乡贤乔执中家世初考

2023-11-06 18:41:03    作者:□ 倪文才     来源:今日高邮

清代高邮乡贤祠里供奉的28位乡贤中,有四对父子乡贤,分别是:宋代的乔竦、乔执中;明末清初的王自学、王永吉;清代中期的王安国、王念孙和王念孙、王引之。王自学父子、王安国父子、王念孙父子的家族世系《高邮州志》上有所叙述,而乔竦父子的家族情况则没有记载。近日,我网购了中华书局出版的《陶山集》和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米芾集》,研读其中两篇文章《孙氏夫人墓志铭》《故南宫舍人米公墓志铭》,结合有关史料进行考证,对乔执中的家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一、乔执中及其父亲乔竦

《宋史》有“乔执中传”,《高邮州志》也为乔执中立传。从传记中我们知道,乔执中(1033—1095),字希圣,江苏高邮人。北宋治平四年(1067)擢进士,调任须城主簿,后编修《熙宁条例》,提举湖南常平,徙转运判官,召为司农丞,提点开封县镇,后改提点京西北路刑狱。元祐初(1086)担任吏部郎中,迁起居舍人、起居郎,代理给事中,进中书舍人、给事中、刑部侍郎,知郑州京东西路安抚使,绍圣初年(1094)出任郓州知州。绍圣二年(1095)谈笑而逝,享年63岁。

乔执中为官多有政绩,《宋史》评论:宋朝的人才,从祖宗培养,到了中期,很兴旺。乔执中始终不改变他的操守,真是难得。乔执中的:“以仁为本、循法守正”的理念和案例为当今司法界所研究和推崇。在高邮,乔执中曾与秦少游、孙莘老,被并称为“三贤”。著有《中庸义》一卷,《周易说》十卷,《诗义》十卷,古律诗赋十五卷,杂文、碑志十卷(上述著作均已佚)。

乔执中的父亲乔竦是高邮著名乡贤。《高邮州志》记载“乔竦,字立之,临泽镇人,以乡先生教授乡里,倡明孔孟之教,从游者多以文行知名,一时淮南数千里间,其视高邮若齐鲁。孙龙图觉亦其徒也。卒赠朝奉大夫”。乔竦所教学生有多少?他是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今天我们无从查考,但是有这样几点就足以证明他是高邮古代杰出的教育家:①声名远播。因为乔竦倡明孔孟之教,而且所教生徒以文才学问高、品行德性好而出名,所以淮南数千里范围的人,把高邮看成齐鲁之乡。齐鲁是山东,中国历史上著名教育家孔孟的家乡。把高邮视若齐鲁,可见乔竦在当时的知名度有多高?②卒赠朝奉大夫。朝奉大夫是宋代散官名,正五品,文官第十一阶。这个官名是朝廷赠封的,说明乔竦的教育成就得到朝廷的认可和赞扬。③孙觉曾是他的学生。孙觉是北宋高邮文人群体中的领军人物。皇祐元年(1049)中进士,历任七个州的知府,官至御史中丞,为政为文均有建树。乔竦的教育对孙觉的成长应该说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④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儿子乔执中。乔执中自幼承蒙父教,苦学攻读,后作为平民的优秀子弟入太学、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为官生涯。

二、乔执中的母亲孙夫人及弟弟乔师中

乔执中的母亲孙氏是一位了不起的女子。《陶山集》中的《孙氏夫人墓志铭》非常清楚地记述了乔执中母亲孙夫人的生平事略。墓志铭中说到:“夫人孙氏,盖淮之南贤女子,择对不嫁,至年二十五而归乔氏。嘉祐中,卜邻而处,在高邮玉女炼丹井,少东数十步。”是说孙夫人是淮南贤女子,选择夫婿很是慎重,直到25岁才与乔竦结婚。到了1060年前后,在玉女炼丹井东数十步(今南石桥附近),择邻落户。此时她应该是从临泽迁到高邮城区。铭中称赞孙夫人“御家有常德,推以孝慈而百善备,平居言行,皆可从迹,自其为妇,迄于为母,家人欲指其过,而不得。”孙夫人是一位有德行、孝道、慈善之人,很难指出她有什么过错。“醇德美道,与年具尊,其惠泽,不独成其子之贤,而又以其余,善其宗族乡党。岂所谓河润九里,珠生渊而崖不枯者耶。”是说孙夫人的道德品行与年俱增,不但惠及子孙,而且对宗族老乡都有教益。好比黄河浸润广大区域,深潭中生出一颗璀璨的珠子,山崖上植物都不会枯萎。孙夫人“年八十有七,见子有孙,孙又有子”,“四受封邑,元祐二年(1087)正月某日,以寿安县太君,卒于京师。二月某日,其孤泣血徒跣,扶其柩,归葬于扬州,三月某日,遂祔其夫光禄寺丞讳某之墓”。“寿安”意是长寿而安泰,“县太君”是朝廷给妇女的封号。《宋史·职官志十》:“诏定文武群臣母妻封号……贵人母封县太君,……庶子、少卿监、司业、郎中、京府少尹、赤县令……母封县太君……其余升朝官已上遇恩,并母封县太君”。时乔执中为给事中、安抚使,其母因此封县太君。祔”指合葬,孙夫人与其夫乔竦合葬。光禄寺丞(光禄寺的副职,掌衙署内部事务)可能是朝廷赠封乔竦的另一个官职。

《孙氏夫人墓志铭》中记述:“皇考讳护,子曰执中、师中,执中今为尚书吏部郎中,师中郊社斋郎,吏部,笃厚君子也,郊社亦良士。”“皇考”是对亡父的尊称,《礼记·曲礼下》“祭……父曰皇考,母曰皇妣”。由此我们知道,孙夫人的父亲,也即乔执中的外公叫孙护,乔执中还有一个弟弟叫乔师中,是郊社斋郎。郊社斋郎为古代一种官名,掌郊祀、明堂、祠祀、祈祷及茅土、衣冠等事,属太常寺,职位设置一般为荫任制度之下的赏赐,良士方可担任。

《孙氏夫人墓志铭》的作者是陆佃。陆佃(1042—1102),字农师,号陶山,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的祖父,北宋学者,文学家。熙宁三年(1070)进士,官至尚书右丞、尚书左丞。著有《埤雅》《礼泉》《陶山集》等共240余卷。据陆游《家世旧闻卷上》记载,陆佃未中进士前,游学四方,在高邮的时间较长。所以陆佃在《孙氏夫人墓志铭》中说,他布衣时与乔师中是师友,二十多年前就知道孙夫人的品行。铭文最后说:“后书之史,曰求女法,将在于此。”就是说,以后书写历史,如何为人女、为人妇、为人母,孙夫人就是典范。

三、乔执中的儿子乔襄文及亲家米芾

《中国法帖粹编·米芾卷》收有米芾的《珍醴帖》(醴,音礼,指甜酒),帖中内容是:“芾顿首再拜,右史舍人老兄阁下,蒙手翰,贶尚方珍醴,拜嘉增幸。来日当引九日拜临顾之辱,并叙谢意。谨奉启,不能罄所言,芾顿首再拜,希圣舍人亲家台坐。来日东华得一介相引乎?吏部至今不见人来耳。” “贶”(音:况)是赠与、赐给的意思。《珍醴帖》是米芾写给乔执中的一封信。乔执中送给米芾一坛甜酒,米芾写信感谢。译成白话文是这样的:米芾跪拜行礼,尊敬的右史舍人(乔执中)老兄,收到你的亲笔书信,还赐赠宫署珍贵的甜酒,拜谢嘉惠,深感荣幸。请你重阳节辱临见访,以表谢意。恭敬地呈上这封信件,不能表达所有,米芾再次跪拜行礼,祝亲家希圣舍人(乔执中)安康。来日有人引我从东华门进入宫城?至今还没有见到吏部来人。从此信中我们得知,乔执中与米芾是亲家关系。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芈”,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谪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北宋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书法家,米芾是其中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查《米芾集》中蔡肇撰写的《故南宫舍人米公墓志铭》,铭中记述,米芾有5个儿子,长子米友仁,其余均早逝,有8个女儿,长女嫁给进士乔衮,二女嫁给文禧老,三女嫁给南康军教授叚拂,四女嫁给承奉郎吴激,其余未嫁(米芾去世时)。由此可知,乔执中有一子叫乔衮,而且是进士。古文没有标点符号,给后人阅读点校带来诸多困难。《米芾集》中还录有蔡肇撰写的同样一篇米芾墓志铭,上面记述:“八女子适进士乔襄文僖老南康军教授段拂承奉郎吴激余未嫁”。点校成“乔襄文禧老”,意为“乔襄文,字禧老”。查《京口山水志》所载蔡肇撰写的《米元章墓志铭》,上面记述:“八女子适进士乔襄公僖老、南康君教授叚拂、奉郎吴激,余未嫁”。这里“乔襄文变成乔襄公”了,但不管怎么说,乔执中有一子,娶米芾长女为妻,乔执中与米芾是儿女亲家关系。

史料还载有米芾与乔执中、与乔襄文的故事:米芾喜爱阅看前人书法作品,他听说绍兴有个叫子文的僧正(管理地方僧尼事务的官),藏有王羲之书迹集成的《越州寺碑》,想借来一观,便托乔执中拿着自己的委任状作抵押借阅《越州寺碑》,僧正不肯借出,让米芾郁闷了好长时间。传说米芾57岁生日,将四个女婿召来,要求每人作诗祝贺。大女婿乔襄文作《大观元年寿岳翁并恭颂》:岳翁情志出寻常,祖本虽专且卖狂。砚守一方田一块,自由自在惬安康。“祖本”是指最初的刻印本,这里指米芾强阅强要蔡攸收藏的王羲之《王略帖》的趣事。米芾看到此诗大为赞赏。

由于历史太久,史料缺乏,乔执中的家世很难进一步考证。已有的资料还有许多不够完善之处。比如,州志记载,乡先生乔公竦墓,在临泽镇。而《孙氏夫人墓志铭》上说,孙夫人归葬扬州,并与乔竦合葬。那么临泽的墓又是怎么回事?再比如,《米芾墓志铭》上说米芾长女适进士乔襄文禧老,可《高邮州志》进士名单中没有乔襄文的名字,也没有乔衮的名字。还有,乔执中的后人是留在高邮还是迁往他方繁衍生息了,不得而知。欣喜的是,我最近在家谱网上发现,安徽芜湖南陵有一部始祖是乔执中的《乔氏家谱》,笔者正在与对方联系中,如果能寻到这部家谱,也许能发现更多的关于乔执中家世信息。

注:

主簿——古代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转运判官——总管转运司庶务,兼督察属吏。

司农丞——掌租税折糙进京收纳及官产奴婢分配等事,在明朝为正五品。

吏部郎中——吏部中的官职之一,正五品。相当于现在某部某司司长。

起居郎——负责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

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

给事中——明朝给事中掌侍从规谏,稽察六部之弊误,有驳正制敕违失之权,正五品。

刑部侍郎——刑部副长官,权力仅次于刑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明代为正三品。

安抚使——由中央派遣处理地方事务的官员。

礼部员外郎——礼部下设郎中,相当于司长,再设员外郎,为各司之次官,相当于副司长。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