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积蓄强大发展动能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贯彻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访谈之三

2024-01-07 17:58:53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开辟发展新赛道 跑赢改革新赛程

——访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周建峰

“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发出了‘开辟新赛道、增创新优势、跑赢新赛程’的动员令,市发改委将紧扣高邮‘十四五’规划和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发展路径上创新突破,在发展举措上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好市委市政府‘参谋部’‘智囊团’作用。”近日,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周建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周建峰说,“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的重托和厚望,是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发改委将锚定“5群11链”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等产业上加强谋划,分阶段、分梯次打造产业集群。统筹推进专业装备、特种电缆、汽车零部件、电动工具、新型食品5条优势产业链强链升链,光伏、储能(氢能)、复合材料、智慧照明4条新兴产业链补链固链,智能终端、生物医药2条未来产业链建链延链。

周建峰表示,发改委将开辟重大项目新赛道,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常态化开展重大项目季度赛活动,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开展重大项目督查、认定、考核等工作,加大项目组织推进力度。依托市镇两级重大项目审批服务专班,“全生命周期”服务列省列市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力量钻石新材料、英联复合集流体、通用机场等项目建设,力促中科云网、欣欣锂电、乔科电子等项目达产达效。

周建峰说,发改委将聚焦职能定位,对标第一方阵,着力在深化改革创新,持续优化服务上下功夫、谋实招。强力服务实体经济,继续推动国家、省、扬州市和我市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显效,积极做好向上争取,提振服务业和消费市场,全力服务全市发展改革大局。

周建峰说,新的征程已经扬帆启航,新的一年担负新的使命。发改委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走在前、做示范”重大要求,奋力开辟产业转型、重大项目、企业上市、绿色低碳新赛道,积蓄发展新动能,增创改革新优势,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发改贡献、体现发改担当。通讯员 高来明 记者 郭萌

加快创新转型步伐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访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朝友

“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指出,要开辟新赛道、增创新优势、跑赢新赛程,在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高邮上迈出新步伐。市工信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高邮提供动力引擎。”日前,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朝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加强创新转型提升产业竞争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杨朝友说,聚焦5大产业集群和11条产业链,实施创新强基行动,在建强产业体系上增创新优势。抓优势产业升级,遴选专业装备、特种电缆、汽车零部件、电动工具等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产业链,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矩阵,推动转型升级。抓新兴产业壮大,做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核心技术攻关、鼓励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推广应用;在创新研发、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和科创平台建设等方面靶向发力。抓未来产业培育,瞄准智能终端、生物医药等产业科技最前沿,聚焦创新研发和场景应用,优化产业政策、强化政策协同,加快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未来产业集中,抢占发展新赛道、厚植发展新优势。

聚力优存扩增释放项目驱动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杨朝友说,一方面,技改优“存量”,把握产业大转型、数实大融合发展机遇,稳步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服务型制造,引导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一方面,精准扩“增量”,围绕“511”产业体系发展定位,绘制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白皮书,明确招商重点方向,遴选掌握行业优势企业清单,精准推进产业链招商。

提升服务质效增强环境吸引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杨朝友表示,一方面,持续实施市领导挂联产业链制度,建立健全“511”产业体系“六个一”工作机制,定期开展企业走访调研;全面统筹产业规划、推介招商、项目建设、企业培育等重大事项。一方面,实行高水平保姆式服务,开辟“绿色通道”,打通服企堵点,精准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高效发展。同时,强化企业家培训、科研人才引进培育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用人才变量赢取创新发展的最大增量。    通讯员 朱芸 记者 东方

竞逐经济发展新赛道 勇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访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吕艾芳

“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上提出,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强市之要’,着力打造江淮生态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高地。市商务局将全力以赴狠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创新理念推动外向型经济提质增效,持续挖掘市场消费活力潜力。”日前,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吕艾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吕艾芳表示,2024年,市商务局将锚定“5群11链”主攻方向,以产业链、朋友圈、资本化招商等多种方式,紧盯央企国企、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重点领域,瞄准上市公司及其关联企业,严格考量项目科技含量、亩均产出、生态效益,力争在重特大项目、科技创新型项目、先进制造业外资项目上攻坚突破。同时,聚力全市招商“一盘棋”,按照园区主导、乡镇协同、就近耦合、禀赋互补的原则,组建产业链招商专班,开展板块结对招商,力促实现产业项目信息全市统筹、择优选用、精准落户。

吕艾芳说,2024年,要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市商务局将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服务实效为目标,统筹运用好转投增外资、项目引外资、设备抵外资、上市融外资等方式,提升外资质量;落地落实稳外贸政策,加强跨境电商、平台载体建设,鼓励外贸企业“组团出海”,扩大外贸总量;规范和引导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支持建筑业企业抢抓海外工程市场,同步带动电线电缆、照明灯具、技术工艺等走出国门,提高外经质效。

吕艾芳表示,市商务局还将继续开展大宗商品促销、节庆促消费、地标宴美食品鉴、夜间文旅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持续打响“好地方·真邮惠”消费品牌。同时,进一步加强消费市场主体培育,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老字号+电子商务”,推动传统商贸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争创更多国家及省级荣誉、资金,在“开辟新赛道、增创新优势、跑赢新赛程”上持续输出商务能量。通讯员 王予希 记者 翁正倩

聚焦“三服务一提升” 助力营商环境争先进位

——访市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刚

“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指出,要纵深推进‘无证明大厅’‘一件事一次办’等重点事项改革,优化‘拿地即开工’‘交地即发证’等机制,全力打造‘好地方事好办’高邮样板。市行政审批局将聚焦‘三服务一提升’,守正创新、实干争先,切实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高邮贡献更多‘政’能量。”近日,市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陈刚表示,市行政审批局将持续聚焦营商环境“1号工程”,大力推广“一码一区一中心”服务模式,确保开办企业8个工作时办结率100%;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严格交易管理,强化风险防控,确保“不见面”交易率100%;巩固完善“2+13+X”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深化“无证明大厅”建设,扩大“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覆盖面,充分发挥网上中介超市中介机构动态评价机制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作用,以评促改、以改促优,确保政务服务指标保持领先。

“全力服务企业项目,为企业办实事、为项目解难题是行政审批局的责任。”陈刚说,市行政审批局将做好企业的‘店小二’,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审批“一件事”改革,实质化运营重大项目“一站式”代办服务专区,丰富“e站通”代办服务平台功能,优化“并联审批+全程网办+多审合一”服务模式,以高效审批、精细服务助力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

陈刚表示,市行政审批局还将重点围绕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快速办、随时办、就近办、跨区办”的目标,创新开设便民“潮汐窗口”,加快构建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办事员制度,探索建立“邮城通办”和“一跟到底”服务模式,率先试点“无感续证”“自助打证”,深入挖掘245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纾难解困潜力,真正把基层群众“心上事”办成“开心事”。

陈刚说,市行政审批局将坚持以提升能力作风助推“三服务”落细落实,持续擦亮“驿路阳光”党建品牌,着力推进党建与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深入融合;继续围绕打造“好地方事好办”高邮样板,主动争取省市改革试点任务,力争在省市范围内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    通讯员 夏慧 记者 王冰彬

积蓄发展动能 激发创新活力

——访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 曹勇

“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市科技局将坚决扛起职责使命,奋勇挑大梁,增创新优势,以科技赋能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引领区域创新。”日前,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曹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曹勇说,市科技局将系统分析我市“511”产业的转型升级专攻方向,建设科创平台、引用科创人才、优化科创服务、打造科创生态,导入最优质产业创新资源,不断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同时,持续推进“揭榜挂帅”“赛马制”机制,推动构建产业创新联盟,着力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和卡脖子难题。2024年实施科技攻关项目50个以上,达成产学研合作150项。

曹勇表示,市科技局将继续统筹推进“小升高”“规转高”和“高培强”,壮大以高企为核心的创新型企业梯队,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同时,大力推动科技招商,推进科技型企业、重大科创平台、高层次双创人才和科技成果转化‘四招四引’,培育一大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人才团队支撑、建有科研平台的领军型、创新型科技企业。推进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联合体,提升产业创新公共服务水平。2024年力争新招引科技型企业110家以上,获批高企175家,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

科创平台载体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更是提升产业层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曹勇说,市科技局将建好深圳、西安域外创新中心,争取在北京、上海、南京与高校院所共建科技孵化基地,设立运营“高邮市科技创新基金”,支持重点板块设立产业基金,推动“政产学研金用”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曹勇表示,市科技局将聚焦“科技自立自强走在前”和“科技创新率先取得新突破”的要求,持续发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以科技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高邮迈出新步伐贡献科技力量。通讯员 胡丹丹 记者 孔令玲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