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争当“新赛手” 展现新风采 续写新辉煌——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

2024-01-09 20:27:47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民建高邮支部 陈岑

加快现代物流业建设 跃迁产业服务能级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当前高邮物流业状态在周边县市处于“洼地”,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对策及建议:

1、健全管理机制,强化统筹力量。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职能,定期分析研判物流业发展形势,制定出台物流工作意见和专项优惠政策,研究解决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等;积极组建物流行业协会,强化企业之间交流沟通、学习提升,引导行业适应形势,自强自律,逐步形成规范、健康的物流发展环境。

2、科学规划布局,加快园区建设。进一步明确现代物流产业定位,对全市物流企业、车辆、土地等资源进行摸底调查,优化资源配置、统筹资源管理;瞄准重点物流产业规划,围绕智慧照明、电线电缆、光伏电池等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依托国省干道、高邮港作业区、通用机场等交通设施,高起点打造现代化大型综合物流园区。

3、强化项目招引,做强龙头企业。加大物流业招商力度,明确招商重点,充分发挥我市交通优势明显、腹地资源丰富的特点,加大寻商、招商、安商力度,努力引进基地型、龙头型、集群式带动全局的物流大项目;强化本土物流企业的培育,支持物流企业转型升级,走现代化、信息化、专业化之路,创成一批3A级以上、省级重点物流企业。

4、加强政策引导,创新要素保障。积极落实和争取上级政策,充分运用好上级关于物流降本增效的有关政策和举措,帮助企业申报经贸领域中央预算内资金、省重点物流企业等物流降本增效项目;积极做好各种要素保障,明确物流发展中的土地保障、投融资及各项优惠性政策措施,带动更多社会和政府资源向现代物流业倾斜。

5、科技赋能转型,推动业态跃升。跟上数字化时代潮流,物流企业应当推动传统物流智能化升级,开发物流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等,推行“互联网+物流”模式;搭建物流信息线上服务平台,通过平台进行供需发布、网上交易、精准匹配、运力整合、交易结算等,整合市内现有物流资源,提升区域物流辐射带动能力,把更多运力和税收留在高邮。

市工商联 李劲

聚焦市场主体 优化发展环境 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是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源泉,是稳就业的“顶梁柱”、保增长的“发动机”。如何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策及建议:

1、把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作为经济工作“定盘星”。引导民营企业坚定发展信心,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守住根基,稳住阵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强化系统化梳理和专业化解读;建立小微企业菜单式的政策服务体系;定制孵化成长、智造提升、创新研发、市场开拓、扩大投资等支持政策。落实跟进“绿扬同心·青蓝接力”促进计划,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创新构建系统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体系;把拓展国际视野作为今后企业家队伍培训、培育的重点,制定企业家境外观摩学习计划,考察国际新兴市场。

2、把缓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发展经济“导航仪”。鼓励民营企业探索建立高层次技术人才工作站模式;加大对民营企业“订单式”培训和校企联合培养技能型人才扶持力度;用好低房价优势,创新探索购房直补等政策。优先保障就业带动作用强的民营企业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专属信贷产品;提升企业资本意识和应用水平,学会借“资”下蛋;建立本市企业产品市内首次利用机制,为企业走向“一带一路”拓展市场提供支持;构筑企业走出去的多元渠道并建立经济信息沟通交流机制;从支持境外展会、畅通人员往来等多方面建立政策和服务支撑体系。

3、把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作为服务企业“助推器”。着力打造办事高效的政务环境、市场满意的政策环境;全面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支持民间资本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以外的行业和领域。建立完善民营企业家参与涉企重大决策和政策制定机制;围绕企业需求、产业实际,确定服务供给,提升政策的精准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结合制造业产业体系重构,强化对新确立的“511”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的挂联推动;进一步健全一个产业链、一位市领导、一个牵头部门等服务工作机制,从产业研究、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全链条、全方位服务企业、推进项目、延链强链。

九三学社高邮小组 杨大忠

解放思想 务实创新 全力探索园区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高邮经开区突出“千亿园区,未来之城”目标定位,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江苏制造突出贡献奖先进单位。

对策及建议:

1、奋进千亿园区,推进量的扩张、质的提升。存量方面,重在“智改数转”网联,促进光伏企业向N型电池转变,积极储备HJT、钙钛矿等新一代电池,从电芯生产向电池包组装延伸;促进电子信息、生命健康企业产品、产线、产能升级;引导传统行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增量方面,把百亿元以上和上市公司投资项目作为重点深耕项目,同时围绕氢能、第三代半导体等未来产业体系,积极布局。

2、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政策引领、示范先行。围绕3个主导产业和2个基础产业,分别建立产业创新联盟,以龙头企业为盟主,联合高校院所、企业开展共性问题和技术难题攻关;加强对新增考核项、科技引领等方面的优化,更加重视现有企业的技改;落实双碳目标,建设双庙零碳园区,争创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

3、聚力科技赋能,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活力。建立首席科学家制度,为企业设计发展路线图,提供科技护航;针对五大创新要素,开展五线并行、立体推进的推进模式;建立高水平科创载体,积极探索新增省级以上孵化器,抓紧推进高水平载体落地工作;围绕高校院所教授来经开区创业,探索“科创基金+人才贷/园区保+代购设备+政策奖励+补贴”的系统性科技招商体系;打造以“智汇经开”为品牌的“2+N”人才系列活动,举办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主导产业高端论坛两场大型活动,组织多场专场对接会等。

4、提升营商环境,营造新的生态,新的动能。完成经发集团AA+评级,制定上市的方案路径,提高经发集团产投能力;组建区人力资源服务协会,提高人力资源供给质量;围绕三个主导产业园区规划,与央企合作,完成土地一、二级开发,为项目落地提供保障等。

5、打造融合发展平台,探索新的机制、新的供给。打造“江苏省高邮经济开发区融合发展平台”,形成供应链和要素保障这一横一纵的服务模式,促进产业集群融合发展。

 

 提案履职小组 高艳

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让青年人才与城市发展双向奔赴

青年是最有活力的群体,也是城市发展的生力军。对照国家《关于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我们结合主题,联合有关单位开展了调研,并形成了一些思考。

对策及建议:

1、因势而谋,打造青年圆梦之城。开展我市青年发展规划编研工作,明确总体要求、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加快设立市级层面的议事协调机构,将各有关部门吸纳其中,实行“系统抓、长期抓”;注重打造对青年人有较强吸引力的城市环境,确保使居住环境“安心惬意”、就业环境“近悦远来”、消费环境“暖心诚信”、人文环境“融心共情”、生态环境“宜居宜游”等,让高邮成为青年人的圆梦沃土和精神家园。

2、顺势而为,打造青年立业之城。优化政企角色定位,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强化政企互动,构建更为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提升招才引智实效;以就业为导向,探索推进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打牢基础;加快制定适度超前的人才政策,增强对各类青年人才的吸引力,让高邮成为青年人“首选地”“集结地”,助力完成市党代会提出的“新引进外来人口3万人”的目标。

3、借势而进,打造青年活力之城。发挥市“新高邮人联谊会”作用,推广“青年议事会”“邮青议事会”等做法,构建好“高邮青年说”“青年会客厅”等平台,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高邮;重视解决青年人的“急难愁盼”,让他们留下更安心、生活更顺心、从业更尽心;放大高邮“双文”国字号品牌效应,加快打造一批充满青春元素、契合青年特征、满足青年需求的消费、文娱和社交等场景,不断提升“邮你更好”城市品质。

4、乘势而上,打造青年有为之城。引导广大青年多到“急难险重”一线增见识、培能力、强本领,用关键时刻的挺膺担当、激情奋斗,激扬青春风采,展示青春力量;引导青年建功“人才科技强市”主战场,紧盯产业发展,深化与大院大所的合作,促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引导青年积极投身助残帮扶、结对帮困、文明城市建设等公益事业,让志愿服务成为邮城青年的新风尚。

 

 工交履职小组 顾小青

集聚要素资源 全力保障优质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系统谋划、集成创新,聚焦“‘3+3’产业集群+10条优势产业链”,重点布局、优选优育,成绩有目共睹。

对策及建议:

1.集聚行政力量强推进。围绕“511”产业体系,招引建设一批强优势、补短板、盘存量、促整合的重大产业项目;对存量企业以“智改数转”网联为抓手,深度推进数实融合;以国际国内双循环为方向,勇敢地走出去,抢占差别化市场。

2、集聚基础资源强供给。强化土地资源供给,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预留充足发展空间;强化环境要素供给,尽可能多地腾让生态指标,保障优势产业发展需求;强化能源供给,推进节能技术改造,把用能空间向优质产业倾斜。

3、集聚金融资本强支撑。大力发展优质银行信贷产品,鼓励银行机构创新用好供应链贷款、合同贷款等产品,探索建立专业产业基金,以专业机构、专业基金紧扣专门产业链的上下游关键节点,精准投资。

4、集聚科技要素强创新。促进提升原创能力,以竞争意识促进企业科创意识,主动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提升联合创新,深化政产学研活动,以政府牵线,促进科研院所牵手工业企业,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富集科创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511”产业载体作用,吸引周边创新成果来我市落地转化。

5、集聚智慧外脑强参谋。做强或引进一批产业促进机构,培育并发挥好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各类专业机构作用,分产业构建专家委员会,聘请并集中各产业领域行业专家、领航企业负责人等为政府及企业的决策论证提供建设性支持。

6、集聚政策服务强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以“产业链工作机制”为抓手,持续推进挂联服务,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和市场化专业服务资源,打造特色服务品牌;优化支持政策,强化政策匹配,把政策支持什么与企业做什么有机衔接;强化政策供给,针对产业难题、技术痛点,及时优化政策靶向;强化政策引导,用政策举旗帜、定方向,引导企业始终沿着鼓励的方向发展,产业向更高水平攀升。

教体履职小组 张斌

聚焦拔尖培优 打造教育强市

2023年11月22日,省教育厅对高邮中学进行专项视导,明确提出“加快邮中教育发展转型”的意见和要求。如何更好地聚智聚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办学品质,打造高邮教育品牌,是我们亟待破解的现实难题。

对策及建议:

1、做好培强壮大工作。高邮中学是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培育的县中,建议继续给予邮中更多的支持。一是在办学资源的配置上给予“倾斜”,如“3+3”初高中衔接班的设置、规划、师资、保障等方面,给予更大帮扶;二是开辟优秀师资引进的绿色通道,吸引更多的竞赛培训教练;三是精简非教学性工作,以利于学校心无旁骛,在提升办学品质和教学质量上“轻装”快进。

2、做好教师激励工作。一是推进“多劳多酬”,坚决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二是推进“重岗重酬”,对创新实验班教师给予更真情的关爱,同时对班主任、备课组长、分管校长等“骨干力量”,实绩突出就重奖重用;三是推进“优绩优酬”,拉大差距,坚决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四是推进“优秀优先”,树立更加鲜明的“以实绩论英雄,凭德才用干部”的导向,加快年轻干部培养,形成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干部梯队。

3、做好改革创新工作。一要聚焦“深度研究”,促进管理转型;二要聚焦“课堂变革”,大胆“让学”,见解让学生“自由”讲,思路让学生“自己”悟,总结让学生“自己”做;三要聚焦“训练变革”,训练的研制减量、提质增效,做到与攻坚内容适切、与攻坚需求适切、与攻坚方向适切;落实“练习考试化”,只有日常训练高质量,高考才会高品质。

4、做好学生服务工作。一是坚持合作互助,注重优生合作,按尖子生实际情况分成若干“尖子生互助小组”,班主任重点在方法、思维、心理、应试能力等方面加强辅导;二是强化补短补弱,加强尖子生的学情分析,对其短板学科、薄弱环节“精准滴灌”;三是加强跟踪培养,按照“一生一案”的原则,对尖子生的成长建立学习档案,每位老师按照带“研究生”的模式精准指导,帮助优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菱塘回族乡履职小组 姚宏宝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绘就乡村振兴实景图

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紧紧牵住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这个“牛鼻子”,以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绘就乡村振兴实景图。

对策及建议:

1、激活人才引擎,点燃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组织外出观摩学习,转变思想观念,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鼓励村党总支书记和致富能人带头领办、创办种养合作社,适度延长村书记在村任职年限。探索建立村干部集体经济发展奖励制度,增设专项绩效奖励。对村集体经济增收贡献较大的村书记,在提拔任用中予以优先考虑。聘请农技专家进行实时技术指导,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实施“新农人”培育行动,加大经营性人才培育力度,将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新农人”培育的首要目标。

2、拓宽增收渠道,寻求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加强对村集体资源的盘活利用力度,发展适合本地实际的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全面推广村集体领办新型农场,壮大集体经济。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选好选准项目,落地一批生产功能突出、产业特色鲜明、经济效益显著且契合本地发展条件的产业项目。拓宽发展思路,组建农业公司,实施村村联建,创办各类服务主体,扩大“飞地抱团”项目投资规模,探索村企合作共赢、利益共享模式,提升村集体经济联建收益。

3、提升软硬能力,筑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基础。鼓励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贷”等产品。全面推行集体资源资产公开交易,深挖“三资”潜力,保障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出台政策支持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试点,鼓励村集体申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耕地占补平衡等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所产生的结余指标优先用于村集体发展产业项目,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推行小田变大田。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强农村“吸引力指数”,破解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面临的“硬约束”。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