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我们想完成儿子的遗愿”

2024-04-10 19:08:14    作者:□ 记者 杨晓莉    来源:今日高邮

4月1日下午2时许,市慈善总会办公室来了位“不速之客”,他便是赵兴松。只见他将一个红色包包递到工作人员手中,工作人员打开一看,竟是一沓沓崭新的人民币,足足有10万之多。赵兴松说:“我儿子曾是名受助者,虽然他不在了,但滴水之恩不能忘,我们要尽己所能,回报社会,也是想完成儿子的遗愿。”

从昔日的受助者到今日的资助者,角色转换中展现了人间大爱。得知这一消息,9日下午,记者来到赵兴松家中,了解这背后感人的故事。

走到赵兴松家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悬挂在门上的“光荣之家”。“我1987年10月份参军,2000年7月份转业。”赵兴松说着便打开家门。面积不算大的客厅里,无论是墙面上,还是茶几、电视柜上,到处都张贴或摆放着儿子赵恺生前的照片和一些荣誉证书。

在赵兴松心目中,儿子赵恺听话、懂事、有爱心,是非常优秀的孩子。2017年9月,正在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读大四的赵恺不幸查出患上极其罕见的疾病骨肉瘤,治疗期间,他自学完学校课程。2018年,他被评选为南京工业大学年度人物,代表学校远赴乌兹别克斯坦参加President X国际竞赛项目并拿下金奖。

谈起儿子赵恺,赵兴松数次哽咽。“这是儿子志愿捐献的证书,虽然他已经离开快4年了,但他所有的东西我们都保存着,房间也保持着原样。从我们内心来讲,就当儿子还在外上学、工作。”赵兴松从保存的物品中拿出南京市红十字会发放的两本志愿捐献纪念证说,儿子在南京住院治疗期间,就与南京市红十字会签署了捐献眼角膜和遗体协议。当时,自己和爱人于心不忍,都不赞同儿子的做法,后来还是在儿子的再三劝说下,才想通并选择支持他。2020年8月4日,儿子离世后,按照协议书内容,他的遗体和眼角膜都进行了捐献。

“人一定要懂得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采访中,赵兴松不止一次这样说。他告诉记者,儿子患病期间,他们全家都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大家庭的关心和关爱。儿子治病花去了200多万医疗费,家里卖了一套房,加上亲朋好友的借款,也难以凑足。当时,不仅民政部门、慈善总会送来救助金,社会上很多认识的、不认识的好心人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走过那段艰难的日子。

赵兴松至今仍保留着“爱心账单”。记者看到,“爱心账单”有信纸信封,有红色、白色打印纸,还有商家的订单纸,上面记录着每一位好心人的姓名。“这一笔笔爱心款都是一份份恩情,儿子临走前没有忘,让我们有能力时一定要回报社会。这份恩情、儿子的遗愿,我和他妈一直都记在心里。”赵兴松说。

儿子去世后,深受打击的赵兴松夫妇忍着丧子之痛努力上班,然而命运却再次作弄这对可怜的父母。2022年4月,赵兴松在体检时被查出患有肠癌和胃癌,幸亏发现得早,经过手术治疗及化疗后,身体逐渐康复。“查出患有癌症时,并没有觉得害怕,首先想到的是还没有回报社会,没有完成儿子的遗愿。”赵兴松说,从那时候开始,他和爱人就形成了共识,开始回馈社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赵兴松和爱人谢红兰都是普通的上班族,两人一年工资加起来10多万元,家中的住房还有几万元贷款没有还,赵兴松还需要长期服药、定期复查。尽管如此,2022年,在偿还完曾经借下的外债后,夫妻俩拿出5000元现金捐赠给老家临泽镇小葛村,帮助村内的孤寡老人。2023年年初,他们又拿出5万元,捐赠给曾经资助过儿子的谢红兰的母校。家里的积蓄捐完了,夫妻俩又到公证处、民政部门咨询,想把现居住的房子进行捐赠,后来因种种因素,未能成功,只好作罢。

虽然房子没有捐成,但赵兴松和爱人并没有停止捐赠的脚步。4月1日,赵兴松来到银行取出刚攒好的10万元积蓄,送到了市慈善总会。“我们夫妻俩除了日常的基本开销外,没有别的任何支出,生活上没有压力。”赵兴松说,知道他们有捐赠的想法,一些亲朋好友也委婉地劝说过,孩子不在了,希望他们能存下一笔钱,将来用于养老。但他们觉得,曾经受到过别人的帮助,现在理应去帮助别人。

如今,赵兴松和爱人带着儿子生前领养的两只流浪猫狗过着平静的生活。他们夫妻俩还形成共识,将来有能力还会继续捐赠,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