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板桥与高邮

2024-04-18 20:39:03    作者:□ 李裕民     来源:今日高邮

1月31日《高邮日报》刊发了拙作《板桥高邮会诗友》。后《扬州晚报》又以《板桥高邮会诗友,“织文世兄”知是谁?》刊发,想寻找“世兄织文”的信息。织文是200多年前的布衣文人,非官非贵,哪有遗踪?如有一点蛛丝马迹,或有半句诗文传世,早就真相大白了。这样的谜团,谁能破解?

谁知,文章发表不久,就收到编缉老师传来的好消息:织文找到了! 我喜出望外,几乎难以置信。得知是扬州文史专家方亮老师提供的破解线索。

文章见报后,热心细致的方亮老师就发了朋友圈:读晚报,郑板桥书法作品“织文世兄”之谜,查嘉庆《高邮州志》,可确知此人为王锦。又查嘉庆《扬州府志》,知王氏有《瞻白庐诗》。

交流时,方亮老师说,王锦只是个普通文人,地方志也没有传,沾了儿媳的光,才使人知道他与郑板桥的关系。并建议我从王的好友中查找资料。我立即网购了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借阅书籍,了解清代文学圈概况,寻访相关人士,得到了一些郑板桥与高邮的线索,感受到了郑板桥与高邮的情谊。梳理如下,请方家指正。

板桥与织文“世兄”有渊源

嘉庆《高邮州志·列女传》记叙:“翟氏,王甫轩妻……翁名锦,字织文,号豆棚,为邑名诸生,有诗名,与兴化郑板桥、江都金寿门、杭州许衡州诸名士往来过从……”明确记载了翟氏丈夫的父亲王锦就是织文。

经查阅获悉:王锦,心斋八世孙。著有《瞻白庐诗》。泰州老诗人黄云以孙女妻之。王锦尝曰:“闭户即深山,何必桃源绝境乃可避俗”,其闭户自守,悠然于学,皆酷似先祖。

先祖心斋是谁?心斋者,阳明心学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也。王艮(1483-1541),字汝止,号心斋,明代哲学家。少为灶丁(烧盐的苦力),日诵《论语》《大学》,投王阳明门下求学,后转而治学,自成一派。提出“百姓日用即是道”,“愚夫愚妇”都“能知能行”的观点,主张“庶人非下,侯王非高”,强调统治者“正人必先正己”,“为人君者体天地好生之心,布先王仁民之政。”“予民教养,让民参政;均分土地,使民乐业。”王艮一生以布衣传道,终身不仕,认为“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他的学生多为农夫、陶匠等下层群众,子弟至五传共有487人。“一时天下之士,率翕然从之,风动宇内,绵绵数百年不绝。”冲击了晚明以来的思想界。其恬退自守,致力于良知之学的启蒙思想,对郑板桥、王锦、孙宗彝、夏之蓉等名宦名士影响极大。重乎实学,心系民生,使他们有了共同的语言、兴趣与精神追求。知道了渊源,也就理解了郑板桥与织文“两心相照,无一刻忘也”的缘由,也就读懂“每到高山奇绝处,思君同倚树边楼”诗句的含义。

王锦的儿媳翟氏之孝,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王锦洁身自好、恬淡自得的生活态度。翟氏“通诗书。年二十,夫亡,守节,侍翁姑,至孝。”“氏以妇代子职,时出簮珥佐饔餮,晨昏无缺乏。守节三十六年,卒年五十六岁。”弃“守节”这一封建礼教的糟粕,从她“以妇代子职”这一行为看,她将公婆当作自己的父母来侍奉,不仅没有怨言,还将自己的首饰拿出来变卖补贴伙食费用。一早一晚,从无缺乏,且一坚持就是三十六年。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换个角度说,王锦夫妇也是将儿媳当作亲生女儿来看待的。否则,就不会有家庭的和睦,不会有闭户即可避俗的桃源绝境,也就不会使郑板桥在他家“流连数十日,以偿二十年饥渴”的环境与氛围。

板桥与高邮知州有赠诗

郑板桥关心高邮的民生疾苦,对贤明有方、不顾个人安危与民共同抗御洪灾的高邮知州十分欣赏。在《赠高邮傅明府并示王君廷》的诗句中,展示了“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感人形象。

《赠高邮傅明府并示王君廷》是郑板桥中了进士的1736年,与到访的时任高邮知州傅椿“数盏意周旋”的酒后“一谈胸吐露”。诗题下自注云:“傅讳椿,监生,满族。雍正九年知高邮州,有“廉明勤干”之誉。”(题中王君廷是傅椿的学生、随从。)

他在诗中颂扬傅椿:出牧当明世,铭心慕古贤。安人龚北海,执法况青天。说他出任知州正当政治清明的时代,铭刻在心的目标是追慕古代先贤。安抚人民就像体恤百姓明于治乱的汉代渤海太守龚遂。执行法律如同宋代刚正不阿的包青天包拯。他钦佩傅椿治水的功绩,身先士卒,冒雨守堤,着麻鞋,操畚锸,把家眷随从上百人系在船上,表现了与民共生死的决心。

昔守淮堤撼,曾忧暑雨溅。麻鞋操畚锸,百口寄舟船。生死同民命,崎岖犯世嫌。上官催决塞,小吏只壅田。在上官催促决堤泄洪,小吏只知壅田自保的情况下,天气更加恶劣,险象环生,万分危急:时值西风急,凭翻竹楗编。孤城将不保,一命敢求全?傅椿舍生忘死,苦撑危局,最终制服了洪水:运道终无恙,居民亦有年。稻粱千里熟,歌舞数州连。鱼蟹多无算,鸡豚不计钱。青帘桥畔酒,细雨村中烟。父老村村祝,铨衡缓缓迁,文游春水湛,甓社夜珠悬。

在傅椿带领百姓拼出身家性命战胜洪灾以后,高邮出现了稻谷丰收,鱼肥蟹壮,六畜兴旺。百姓载歌载舞,一派祥和的景象。从这些诗句中,可以体会到郑板桥与民同乐的愉悦心情。也可感受到他对高邮的炽热情感。

板桥与高邮沾亲有印章

郑板桥“诗、书、画”三绝。他的书画作品,不仅王公大人、卿士大夫喜欢收藏,高邮文人雅士、诗友墨客也偏爱有加,珍藏其字画者不在少数。但高邮出现过郑板桥印章还是第一次听说。近日,高邮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姜文定提供了这一信息,我随即联系当事人——现年87岁的成育文先生。

成先生回忆:1975年,他在高邮县临泽公社当文卫助理时,兴隆大队出土了一座清代古墓。墓内随葬品中发现了几件与郑板桥有关的物件,其中有一枚印章,印文为“笔耕度日”,边款有郑板桥名字,经相关人士鉴定,确系郑板桥书画闲章无疑。后上交到了上级文物管理部门。

郑板桥一生用过150多枚印章。其中闲章占了三分之二。闲章不闲,既有画龙点睛之妙,又有印以言志之思。“笔耕度日”与“砚田生计”“放情丘壑”“老而作画”“留伴烟霞”等与郑的其他闲章一样,是“闲来写幅清风卖,不使人间造孽钱”的大艺术家情怀表白,也是郑板桥与高邮结下的不解之缘。

至于郑板桥的印章为何在高邮临泽的古墓中出现,有人怀疑墓主人是郑的女婿。此猜测虽未得到证实,但郑板桥与高邮织文的情谊、给高邮留下的诗文,都是实实在在的。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