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用心用情惠民生 凸显更足幸福张力 ——贯彻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访谈之五

2024-08-12 18:12:42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用心用情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访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 徐跃亮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要用心用情惠民生,凸显更足幸福张力。市委社会工作部作为新组建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推动全市社会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日前,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徐跃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徐跃亮说,市委社会工作部会同市委组织部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推动基层政权减负赋能,基层治理“三治”融合。以清单式项目化管理、责任制推进,细化分解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的任务清单;以典型培育、点面结合,推动建立省级、扬州市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和减负观测点,动态掌握村(社区)基层减负“三份清单”;以多元式参与、数字化赋能,吸纳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新就业群体等多元治理力量,深化“五社联动”机制,提升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水平,探索“智慧社区”建设,统筹建设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的应用场景。

徐跃亮表示,市委社会工作部健全完善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机制,激励动员各部门单位、乡镇(园区)机关单位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走在前、作示范”的榜样典型作用;扶持发展民间志愿服务团体、组织,吸引更多群众广泛参与;把社区作为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主场景,精心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文艺、医疗健康、社区治理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徐跃亮说,将充分发挥市镇村三级矛盾调处平台作用,畅通优化人民意见征集渠道,一体推进信访工作“五个法治化”,切实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家门口”;深入开展“三治”融合善治专项行动,攻坚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切实推动为基层减负;着力建强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社会工作人才“三支队伍”,加强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关爱、凝聚和服务,常态开展新就业群体暖“新”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和基层治理融合发展,培育孵化一批有特色、叫得响的志愿服务品牌,用心用情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张思敏 记者 东方

引才惠企高效便民 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长太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指出,要紧盯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筑牢民生之本,提升治理之效,夯实安全之基。市人社局将按照市委全会的部署安排,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精准对接企业和群众需求,进一步提振精神,乘势而上,续写保障和改善民生领域的高邮新篇章。”日前,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长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李长太说,市人社局将全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最大限度稳岗、筹岗、拓岗,全力以赴送岗、助岗、护岗,全年征集就业岗位2万个以上,组织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00场次以上。打造更加精准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按季度开展规模以上企业及新开工重大项目用工调查,及时响应企业的用工需求和求职者的就业需求,确保全市就业大局持久稳定。

李长太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市人社局将紧扣全市“511”产业体系发展所需,全过程提供引才用工、政策解读、技能培训、劳资指导等服务。释放“人才新政”10条磁场效应,完善扬州人才码高邮专区,开展学子看家乡、青年见习扩岗等行动,提升“新高邮人”服务效能,增强人才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依托扬州职大高邮湖校区、高邮中专等推动校企合作,开展工业机器人、车工、电工等技能竞赛,组织高技能人才技师班培训,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高素质“技能工匠”。

李长太说,市人社局将开展“数据找人”社保专项扩面行动,不断扩大社保覆盖范围。拓宽和深化社银合作“就近办”,创造更多便利、实惠的服务场景。鼓励城乡居民提高缴费档次,不断提高基本养老保障水平。深入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扎实开展根治欠薪行动,全力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加强仲裁调解能力,依托市矛调中心实行咨询、投诉、调解、仲裁“一站式”维权服务,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通讯员 戚国明 记者 杨晓莉

以质行远 办好群众满意的高邮“好教育”

——访市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 徐晓君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深刻谋划了中国式现代化高邮新实践的愿景蓝图,市教体局将积极响应全会号召,坚决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站稳人民立场,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满意的高邮‘好教育’。”日前,市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徐晓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徐晓君说,将精心规划统筹,推进提质扩优,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加速推进第二中学综合楼、南海中学、第一小学风雨操场等民生实事项目;整合农村小规模学校3所,通过教育公交、寄宿制做好撤并“后半篇文章”;健全教育集团、城乡教育发展联盟办学机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加强教育数字化共同体建设,打造好省智慧教育样板区。

徐晓君表示,将加强队伍建设,锤炼能力本领,以高质量、有温度的举措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推进《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行动方案》落地,落实《关爱激励教师八项措施》,以“新优质学校”和“课堂教学改革”双轮驱动,全力打造“邮城好教师”队伍;深化“三名”工程建设,持续创新“‘邮’你好课堂”,锻造新教师工作坊、名师工作室;开展海安教育学习活动,以考察调研、跟岗培训等递进式培训打造优质教育科研队伍、管理团队;进一步完善初高中衔接贯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育体系,优化竞赛辅导社团教学模式,实现高中办学品质大幅攀升。

徐晓君说,将致力安全保障,筑牢铁壁铜墙,以勇担当、善作为的行动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全面巩固平安校园建设“百日攻坚”行动建设成果,继续加大“三防”投入;聚焦“校园餐”,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落实落细扬州市“润心赋能”行动“20条措施”,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心理监测识别,加大对特殊对象的援助关爱服务力度;充分发挥“1+1+N”网格化关爱共同体、校外辅导站等平台职能,建好“爱心暑托班”、做靓“七彩的夏日”品牌,引导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通讯员 朱有芬 记者 王冰彬

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访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赵小山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到底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市民政局将紧扣主责主业,采取更多务实创新的举措,以钉钉子精神把全会关于民政领域的重要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日前,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小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赵小山说,市民政局将着力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持续推进城乡低保扩围增效,积极推行“一事一议”工作机制,切实“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充分发挥公益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完善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着力解决老百姓身边的“小急难”问题。

赵小山表示,人口老龄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邮新实践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作为新一轮机构改革后承担全市养老服务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市民政局将在拓展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功能上下功夫,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做实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完善项目清单和服务流程,强化全流程监管,确保接受服务老年人占比达18%;完成3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培训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50人次。做优社区养老服务,扎实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出台相关政策,引入智能化系统,加速推进老年助餐点实质化运营;建成2个颐养社区、13个村级互助睦邻点和5个社区助餐点等一批养老服务项目。做强机构养老服务,新增5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培训养老护理员及养老机构负责人300多人次。同时,加强老龄工作统筹协调,加快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赵小山说,市民政局将持续打造“邮福童享”品牌,深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强化市、乡(镇)未保阵地建设,建立民政系统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特困儿童工作机制,让留守儿童共享阳光,健康快乐成长。通讯员 周麟 记者 杨晓莉

以健康筑牢民生之本

——访市卫健委主任 顾永祥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发出了‘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邮新实践’的动员令,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卫生健康工作指引了方向。卫健系统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实干争先、勇挑大梁,以健康筑牢民生之本,凸显更足幸福张力。”近日,市卫健委主任顾永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顾永祥说,市卫健委将坚持做好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全力建设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推动公立医院“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帮助基层培育出不同于县级公立医院的诊疗特色,打造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高邮模式”。做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家医签约“六个拓展”,提升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水平。围绕卫健系统承办的18项民生实事,定期听进展、研问题、早协调、优决策,高质高效完成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0-6岁儿童视力筛查、重大慢性病高危人群筛查、省级普惠托育机构建设、10家村卫生室新(改、扩)建等项目,确保数量、质量“双达标”,切实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顾永祥表示,坚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持续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和国家卫生城市建设,做好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迎查准备,完成卫生镇村、健康镇村建设和复审工作,上线职业健康智慧管理平台。年内实现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较去年上升1-2个百分点。纵深推进“县域+区域”医共体共建,建立城市支撑基层的稳定机制,提档升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设施。年内基层单位新增达标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23家、省社区医院4家、市级基层特色科室2-3个,并建成覆盖县镇村“心电一张网”,守护百姓“心”健康。

顾永祥说,全市卫健系统将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向实处着力、以实干开路、用实绩说话,为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邮新实践贡献卫健力量。

通讯员 黄亚辉 记者 东方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