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4 17:36:51 作者:□ 何秋华 来源:今日高邮
五十年前,高邮城内到处飞尘,满目苍黄,今天的年轻人很难想象。
现在,高邮到处绿树浓荫,空气清新,已被评为国家生态市和全国文明城市。
这个巨变,是高邮几代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义务植树造林创造的奇迹。
曾经的无林农区
上世纪六十年代,老高邮中学门前的大街上店铺很少,面店的排门也是灰蒙蒙的。一阵风刮过,满天尘埃。雨天下班回家,穿过南菜园,必须穿高统雨靴,在烂泥中跋涉。
高邮是个水乡,怎么像个“灰城”呢。
我注意到,在汪曾祺先生的著作里,有家乡的水、家乡的人物,但没有树林,连树木也很少。只有他家花园里的腊梅,庙宇周围的红梅,侉奶奶种的八棵榆树,小英子家岛上六棵大桑树和房檐下一棵石榴树、一棵栀子花。寥寥无几。
据中华网报道,高邮解放前夕,森林覆盖率不足0.1%,是少有的无林农区。
树木能够涵养水源,保护水土,吸收空气中的尘埃和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笔者认为,那时高邮不良的生态环境和树木少不无关系。
改革开放后,在“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针的指引下,高邮大力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现在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24%左右,城乡一片青绿。
活水碧波、绿树蓝天
世界上有许多河流被誉为母亲河,黄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伏尔加河、泰晤士河等,她们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滋养着大地,承载着历史和文化。
高邮的市河(穿心河)全长1680米,从南水关到北水关,穿城而过;玉带河,自中市口向东,滋润了半个盂城;城北的北澄子河,上接大运河,在高邮境内流淌了33公里,向东经兴化滔滔入海。她们养育了世世代代的高邮人。
但是,由于缺乏管理和爱护,有的河已干枯断流,死水一潭,甚至成了臭水沟。这种情况,在汪曾褀的文章中也能看到。
21世纪以来,高邮开始了对内河的治理。
首先是疏浚清淤。十年间对城区18条黑臭河流进行了综合整冶,清理了河底的淤泥杂质,恢复了河道的生态环境。并且以2至4年为一个周期,对所有内河进行轮浚。
二是拓宽河道。市河、玉带河从2米拓宽到6米。青砖水泥驳岸,绿化带种植了垂杨、桃树、银杏、桂花等很多品种的树木,小桥流水,凉亭修竹,美得像画一样。
特别惊艳的是,水利专家利用湖河田间水位落差,自流灌溉技术(“里运河——高邮灌区”,2021年已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通过南水关、琵琶洞引运河水为城区河道提供活水水源,保障了城区河道清水长流。
2024年春节前后,高邮水利部门从京杭大运河引入50多万立方米的水,对城内40条河流进行了大换水。
整个城市,水清,岸绿,天蓝。这是过去的高邮人想象不到的。
千年东堤今西堤
明代以前,漕运湖运不分,人们利用各自独立的湖泊,开凿运道,使之相连。
黄河夺淮后,洪水泛滥,泥沙使湖盆河床抬高,水位上涨,漕运风险剧增。
高邮湖更是风急浪险,漕船常遭翻覆。为了漕运安全,明朝洪武年间(1395年)在高邮湖东开凿了一条新河(越河),也就是古运河。河两岸堆石筑堤,即古运河的西堤和东堤。
黄河侵淮661年(1194—1855),淮河成了一条难治的河。“小雨小灾,大雨大灾,无雨旱灾”,农田薄收,民不聊生。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发布号令,“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全国水利工程全面展开。
1956年,高邮段运河裁曲拉直,在古运河外另开新河,形成了“二河三堤”。古运河的东堤也就成了高邮运河的西堤。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保运堤安全,填平了里运河故道,在故道上植树造林,亦种植农作物。
2006年,高邮明清运河故道被定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中国大运河,高邮明清运河故道世界遗产标志碑”在运河西堤揭幕。
2015年,运河西堤风光带举行开工仪式。
现在的西堤,已经成为了高邮全民义务植树造林的生态基地,沿线拥有林地1万多亩,杨树9万余株,成材林约5万株,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今年植树节期间,志愿者们又栽种了3000多棵各种树木,有银杏、桂花、榉树、垂柳等等。
近二十年来,高邮把义务植树造林与绿化项目有机结合,林地年年递增。
水上森林清水潭
清水潭位于高邮北郊马棚镇的大运河畔,潭面1200亩,深不可测。
关于清水潭的由来,传说不一。比较现实的是,黄河侵淮,洪水经常泛滥,泥沙淤积,湖高河悬,马棚段运河堤频频决口,冲刷出了深深的清水潭。
不可思议的是,淮河流域连年灾荒,满目疮痍,清水潭却旱不枯、涝不溢,始终碧波涟漪。难道它真的直通东海龙宫?
历史进入了改革开放年代。1984年,时任马棚乡党委书记的陈恩荣,带领全乡人民改造荡滩沼泽地,并大片栽植池杉树。他们开沟推土,积垄成行,种植了横成排、竖成行的成片池杉林,与当地张轩、一沟等邻乡一起,形成了万亩林海。
池杉高大挺拔,耐湿性很强,在水中也能正常生长。现在,清水潭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水上森林。
春天,一片青翠;夏天,绿意盎然,荷花绽放,白鹭歌唱;秋天,池杉渐渐变红,橙色、褐色、红色、绿色、黄色,构成了独特的色彩美景;冬天,池杉红得更加热烈,彰显了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
2014年,清水潭已开发成旅游度假区,包括江苏东湖湿地公园,成为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纵观高邮的五十年,满城青绿来之不易。它凝结着高邮干群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凝结着他们的智慧、坚毅和伟大的创造力!
高邮是一个历史悠久,充满活力的地方,是一个美丽神奇、令人神往的地方!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