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鲍美萍:乡村振兴路上的“新创客”

2024-12-05 18:27:11    作者:□ 记者 葛维祥    来源:今日高邮

“高邮中学南门前道路上去年刚栽植的行道树,今年已是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成为邮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别人看这些树习以为常,而我却对这些树别有一番情愫,因为这些树是从我老家购得并捐赠的。它是我对家乡的思念和寄托,它是我爱上高邮、扎根于此的信念和见证。”

近日,田田圈农创空间创始人、苏中特色农产品电商发起人鲍美萍接受记者专访时饱含深情地说道。

独在异乡为异客,“开天辟地”尤艰辛

鲍美萍是安徽省绩溪县人,来高邮前一直在安徽合肥发展。2006年,她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房地产代理销售公司,事业蒸蒸日上,小有成就,且家庭团聚欢乐无忧。

2010年,鲍美萍应合作商邀请来到高邮,接手的是苏中农贸城批发市场项目。虽然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对运营农产品市场批发项目也是初次接触,但是她敢于挑战。“那时是因为看中江苏里下河地区,特别是高邮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其中罗氏沼虾养殖面积就占到江苏省的三分之二、全国的五分之一。我最初的构想,就是将高邮的罗氏沼虾卖到全中国。”鲍美萍谈及十几年前来邮的初衷,眼里闪耀着坚定的光芒。

“高邮的每个乡镇、每个村、每个大户,我都去过。”鲍美萍颇为自豪地说。项目启动伊始,她带领十几个家乡跟过来的大学生,深入乡村、田间地头、塘口、大户家中,开展市场调研、推介招商等工作,付出了很多辛劳,吃过很多辛苦。“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鲍美萍感叹道。囿于市场渠道、外部环境、人的理念等诸多因素制约和困扰,农贸城批发市场项目推进收效甚微,这让她始料未及,倍感压力。其间,她有几次回老家省亲,家人和朋友们都劝她:“现在大多数年轻人都选择离开农村,走向城市,而你却从城市来到农村,想带领一帮农民创业,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放弃吧,回老家来吧。”鲍美萍对此也曾动摇过。

但事在人为,贵在坚持。十余年的地产运营招商经历铸就了鲍美萍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发展需要顺应潮流大势,敢为人先,创新创造。

志在兴农屡创新,为谁辛苦为谁甜

转机属于有准备的人。有一次,一个浙江衢州的电商企业找上门来,想租一间冷库,在苏中农贸城里建一个水果中转仓,因为他们从数据分析发现,高邮网购水果的比例在江苏省较高。这个客商的来访,让鲍美萍敏锐地觉察到电商正在冲击传统的农贸批发市场。曾经被看好的朝阳行业,批发市场建设还没有完工,互联网“狼”就要来了。

其时,作为运营总监,鲍美萍认真思考,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该如何应对?在分析了大量的数据和调研之后,她做了一个决定,与其担惊受怕,不如主动拥抱互联网。她带着团队开始尝试自己做电商,从工厂、单位的节假日团购开始,折腾了一年多,走了很多弯路,没看到什么成果。于是,在总结得失的基础上,又注册了“高邮市农产品网”,这个网站主要为当地的名优农特产品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和窗口。出乎意料的是,不久,西安的一个水产批发商通过网站信息渠道联系她们,指明要高邮的罗氏沼虾,每天需求量1000公斤。“当时刚上市的罗氏沼虾批发价比较高,72元/公斤,一天1000公斤,仅一个客户一天交易额就是7.2万元,一个月下来就是216万。”时至今日,鲍美萍对网站销售首单仍记忆犹新。初尝“触电”的甜头,她又开始思考如何快速奔跑的问题,必须要快。

鲍美萍依托苏中农贸城大型批发市场创立苏中特色农产品电商产业园,这是江苏省首家农字号电商园区,坐落于京沪高速高邮出入口,占地面积200余亩。园区专门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群体打造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专业化的服务来集聚、孵化农产品类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壮大农产品类电子商务产业,引领传统农产品产业经营销售模式的转型升级。鲍美萍率先提出“农贸批发市场+互联网”模式,建成一个线上农贸城和线下农贸城。2015年,她积极牵线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成功将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农村淘宝”项目引入高邮,使高邮成为农村淘宝在扬州地区第一家落地的县域,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返乡农民工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高邮是个农业大县,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种养业繁荣发展,但是许多种养大户一直受到贷款难、贷款贵的束缚和困扰,难以施展“拳脚”。鲍美萍得知蚂蚁金服有款针对种养殖户无抵押无担保的“旺农贷”金融产品后,在阿里和政府各部门之间奔走,终于在2015年底促使高邮成为蚂蚁金服“旺农贷”江苏省第一批试点县域。“让高邮的种养户先收益,无抵押无担保的形式也让他们提高了征信意识,再苦再累都值得。”鲍美萍喜滋滋地说。

心安之处即为家,当好主人勇作为

弹指一挥间,鲍美萍来高邮创业已经14个年头了。她从起初的“过客”身份到如今在高邮购房置业、安家落户,成为扎根高邮的“新高邮人”,而且引来了家人、朋友等来邮安家兴业。

鲍美萍情真意切地说,十几年的工作经历,让她深深地爱上了高邮。高邮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物产丰饶,营商环境优越,政府服务意识强、办事效率高。基于对高邮的热爱,这些年来,鲍美萍充分发挥自己所长,着力为高邮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等方面添砖加瓦。

2016年,鲍美萍依托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建成高邮巾帼电商服务总站,并担任总站长。截至2017年4月份,全市已建成56个巾帼电商村级服务站。带领基层妇女创业,共计为妇女提供了1000余个就业岗位。她还利用专业技术和村淘组织的网络优势,联合举办“电商大讲堂”100多期,针对不同对象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公益性电商技能培训,帮助妇女姐妹们提升创业就业的能力。2016年,她被授予扬州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当年所在园区获评“江苏省巾帼电商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为了搞活传统行业+互联网转型升级,鲍美萍创立苏中特色农产品电商产业园孵化器——“田田圈”农创空间,深耕“一亩三分地”,充分发挥传统农贸批发的资源优势,从“输入”和“输出”双向入手,探索“农业+互联网”、新零售等新商业模式,发展一个服务传统农品行业和扶持农品创业者的平台,开创互联网的田园梦想。

鲍美萍还积极牵线搭桥,争当招商大使,引荐引进了好几家企业落户高邮。凡此种种皆为过往。鲍美萍说,作为一名坚守在乡村振兴战线上的支农者,她将带领更多新农人助力乡村振兴,守护好高邮的菜篮子,推动高邮特色农产品产业更加蓬勃兴旺。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