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小齿轮“转”进大世界 ——“创二代”夫妻张毅、陆玉娟引领精标齿轮发展记

2024-12-19 18:12:32    作者:□ 记者 孔令玲    来源:今日高邮

 

“下个月集装箱就来装货了,这次发往巴西圣保罗的产品将是精标齿轮第一个出口的整门订单。”18日上午,在高邮市精标齿轮制造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张毅和副总经理陆玉娟欣喜地告诉记者。

在精标齿轮生产车间内,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全力运转,员工们在各自的工位上忙碌着,一个个锃亮的精密齿轮成品等待发往全国和世界各地……28年前,陆玉娟的父亲陆金标创办了精标齿轮厂。2011年,精标齿轮新厂在龙虬镇落成。同年,陆玉娟和张毅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

十多年来,陆玉娟从机械新手成长为行家里手,张毅从齿轮“小白”变身为销售能手,两人携手共进退,像两个齿轮一样紧紧咬合又不断向前,将越来越多烙有“中国制造”印记的精标齿轮销往大世界。

齿轮的转动有阻力也有动力,她说——“父亲就是我的光”

成长的道路上,挑战与机遇并存,就像齿轮一样,有阻力也有动力。

陆玉娟今年38岁,大学时学的是机电一体化专业。“那时候我们班44个人,连我在内就4个女生。”陆玉娟笑着回忆,因为从小受父亲影响,她对机械尤其是齿轮生产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

陆玉娟的童年几乎就是在齿轮厂度过的。在创办精标齿轮厂前,陆玉娟的父亲陆金标是当时张轩乡永富齿轮厂的生产厂长。一有时间,她就会到父亲工作的厂里玩,那时候,一个个小齿轮就是陆玉娟最心爱的“玩具”。

集体企业改制时,40岁的陆金标毅然决然选择创业。他与几位合伙人共同盘下厂房,从农机齿轮做起,慢慢扩展到机床和食品机械齿轮的加工。然而创业过程极其艰难,期间,其他几位合伙人纷纷退出,陆金标将合伙人投入的资金全部退回,又用了近8年时间还清了400万元外债。“父亲坚信齿轮是有市场的,只有他坚持了下来。”陆玉娟说。

父亲的这份坚韧一直深深感染着陆玉娟。2009年,从学校毕业的陆玉娟没有第一时间回到自家企业,而是决定先进入常州武进齿轮厂实习。当时,相较于高邮,常州武进的齿轮加工工艺很是先进,让陆玉娟惊讶的是,很多高端的生产设备她连见都没见过。她先从最基本的操作工干起,熟悉着每一道工序,后来又做质检工,不断学习技术、提升自己。

2011年,陆玉娟回到高邮,接过了精标齿轮发展的大旗。刚刚接手企业的她十分担忧,时常情绪低落,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怕父辈打下的家业守不住。而当回想起父亲初创企业时的艰难,她又振作起来。她亲自把关产品的每道流程,从打样到上量,全程跟踪服务。有一次,为了一个产品,她一天内往返了南京三次,一次次修改产品尺寸,只为让客户满意。

这份阻力也是动力。近年来,精标齿轮的产值逐年递增,伴随着企业的成长,陆玉娟也在不断成长,她越来越懂得父亲曾教导她的经营之道。“父亲常教育我,为人做事要讲信用,他就像一束光,指引着我前行的路。”陆玉娟说,自己也像一个齿轮一样,在不断受阻的同时不断前行。

学习的热情就像齿轮的动力源,他说——“岳父就是我最好的老师”

像陆玉娟一样,另一个“齿轮”也在不断转动。

张毅今年37岁,他与陆玉娟曾是高中同学。2011年,大学毕业后的一次同学聚会让两人走到了一起。随后,张毅放弃了上海的工作,跟随爱人回到家乡。

不同于陆玉娟,张毅学习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可以说是一名机械“小白”。为了能尽快上手,他报名进行了三个月的机械课程“集训”,又从一线干起,先后经历了每道生产流程。“别看这一个小小的齿轮,这里头的学问真的太多了。”张毅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岗上学习,他所学到的也不过是“皮毛”而已。

而一次“意外”的订单让张毅对岳父敬佩不已,并拜岳父为师。一次机缘巧合,南京工程学院教授带着一台德国进口的电机来到高邮,寻找可以拆卸并复刻其中齿轮的厂家进行合作。当时的精标齿轮并没有完善的齿轮测绘设备,为了能拿下这笔订单,张毅跟随“师傅”一起去拜访外地的企业,寻找可以复刻如此高精度齿轮的设备。两人先后跑过杭州、嘉兴、无锡、重庆等地,最终在一家台湾经销商的推介下,购买了价值238万元的高速滚齿机。在无数次打样、试装后,终于复刻出了这台德国电机里的齿轮,而这前后耗费了一年之久。

在成功复刻德国进口电机里的齿轮后,南京工程学院极力推荐其校办企业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与精标齿轮开始合作。张毅说,与康尼公司的第一次合作就是生产斜门架产品,这是高铁上开关门的旋钮。“康尼公司的订单对异形件的要求非常高,当时接到订单,我完全不知道要怎么去加工,是岳父参与了整个过程。”张毅说,从工装设计到加工全流程再到产品检验,都是岳父带领大家完成的。

在生产康尼公司的第一个正式订单时,甲方要求三天内出成品,陆金标就熬了三个通宵,成功做出成品并拿到了订单。过硬的产品质量最终赢得了康尼公司的青睐,精标齿轮与康尼公司合作订单也从第一年的30万元迅速飙升至3000万元,如今每年的订单量维持在3000万元至4000万元。

“岳父做事脚踏实地,一心一意做好产品,他就是我最好的老师。”张毅说,在岳父的感染下,他的学习热情就像齿轮的动力源,推动着自己不断前行,他也从一名机械“小白”快速成长为齿轮领域的销售能手。

两个咬合的齿轮同时转动才能不断向前,他们说——“我们是彼此的忠实支持者”

两个紧紧咬合的齿轮,必须同时转动才能不断向前。张毅和陆玉娟亦是如此。

父亲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让张毅和陆玉娟快速成长为企业的“当家人”。在此期间,他们也不负父辈期望,通过不断更新客户源,吸纳优质客户,实现“小订单”变“大订单”,业务种类也从“单车道”拓宽至“多车道”。

守业更要创新。陆玉娟说,作为“创二代”企业家,要传承父辈的精神,其中一点就是要像父辈一样,永远敢于开拓创新,目前,精标齿轮也正在“半转型”阶段。近年来,精标齿轮公司每年投入资金升级生产设备,提升生产自动化程度。目前,公司有磨齿机、高速滚齿机、数控机床等300余台生产设备,其中专机设备就有近100台,自动化生产程度达到了70%,产品种类超过了1万种。2023年,精标齿轮被认定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陆玉娟深知人才对于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接手企业后,她不断吸纳优秀技术人才,建立了一支24人的技术团队,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先后成功开发了齿轮减速机、高铁门控系统零部件、高铁门门锁、轨道交通站台门等新产品。2022年,精标齿轮研发生产的“轨道车辆门专用齿轮产品”在省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6.8%,排名全省第一。

在转型中,张毅和陆玉娟是彼此最忠实的支持者。通过观察市场行情,张毅敏锐地发现轨道安全门的未来市场很可观,于是他决定加码投资。“他的决定,我一定支持。”得知爱人的想法,陆玉娟果断同意。今年,精标齿轮新投入3300万元用于轨道安全门的生产。

事实证明,夫妻俩的判断是正确的,这次投资不仅已经开始收益,还为精标齿轮带来了整门出口海外的“第一单”。“现在我们正在洽谈明年出口美国的订单,洽谈成功后预计订单量在2000万元以上。”张毅说。

小齿轮“转”进了大世界。张毅和陆玉娟说,父亲常说“老本行不能丢”,他们也始终坚守着。依托齿轮加工生产的技术优势,通过稳定客户源和更新设备,精标齿轮彰显着旺盛的生命力。目前,精标齿轮在手订单已排到了明年6月,今年预计开票销售7000万元,明年将突破1亿元。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