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产业提质升级 筑牢坚实基础 ——贯彻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访谈之一

2024-12-30 22:02:15    作者:    来源:今日高邮

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

——访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送桥镇党委书记 马舟

“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指出,高新区要突出‘高、新’特质,推动智慧照明‘四化’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值占比突破65%。围绕目标,高新区将统筹好更新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未来产业破题发展,以‘赛道换新’提升‘高、新’含量,实现高质量发展。”30日,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送桥镇党委书记马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马舟说,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引导智慧照明企业向“灯杆轻量化”“光源节能化”“系统智能化”“工程集成化”方向发展,鼓励企业围绕低空场景下的“监、导、通”系统及机场照明方向进行转型融合发展,同时通过培树“高邮精品灯杆”优质企业让市场自然淘汰老旧生产工艺、低质低劣商品;放大托新、摩丁普信等辖区汽车零部件优质企业品牌效应,引进相关联企业,拉长增粗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产业,同时引导企业找准契合点,积极进军航空零部件行业。

马舟表示,高新区将抢抓国家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机遇,按照“政府+协会、机场+园区、基地+基金”模式,明确“产业生态为先导、生产制造为主体、应用场景为关键、科技研发增动力”总体发展思路,组建低空经济工作专班,梳排应用场景需求,强化项目招引,围绕通用机场建设,加快低空经济科技产业园建设,主动适应招商新形势新政策,持续深化产业链、要素化、场景式、基金招商,积极引进低空经济制造业、服务业项目,奋力打造工业无人机、eVTOL核心零部件、通用航空飞行器整装制造和试飞、培训、检测认定基地。

马舟说,产业创新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高新区不但要在招引“高新”项目上做文章,更将在培育孵化“高新”项目上下功夫,强化众创空间、孵化器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孵化平台;健全完善“科技招商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梳理域内有潜力企业,以三年一周期滚动推动企业培育工作,力争2025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与大院大所合作不少于2家。真正通过拓展增量、挖潜存量提高高新区产业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通讯员   周培悦    记者   东方

全力推动产业提质升级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访市委常委、农科园党工委书记、卸甲镇党委书记 周伟

“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要‘聚焦产业强市,筑牢现代化新高邮坚实基础。着力推动实体经济体量壮大、结构优化、能级提升,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卸甲镇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强化‘一乡一镇’齐飞的责任担当,在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邮新实践上贡献力量。”30日,市委常委、农科园党工委书记、卸甲镇党委书记周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周伟说,2025年,卸甲镇将坚持以壮大经济规模、加快项目建设、推动科技创新、抢占氢能赛道为重点,在高邮产业强市建设中彰显担当。经济规模上台阶。围绕工业开票超百亿目标,着力实施企业“培优扶强”梯度培育计划,确保到明年年底规上企业达65家、规上工业开票占全镇总开票的85%以上,实现亿元以上企业12家以上,其中5-10亿元企业5家、10-20亿元企业1家、20亿元以上企业2家。项目引建提质效。主动适应招商引资新政策,聚焦传统产业拓展强链、未来产业布局建链,发挥金飞达、氢蓝时代等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吸引上下游优质企业集聚,力争全年新签约20亿元以上项目1个、3-5亿元以上项目4个、亿元以上项目10个。推动科隆威光伏组件、瑞力特锂电池底壳、京东智慧物流园等已签约项目尽快投产达效。

周伟表示,科技创新添动能。实质化运作扬大(高邮)种子创新研究院,争创省级重点实验室,联合合肥工业大学运营汽车科创园省级孵化器,引导企业开展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工作,力争全年新招引科技型企业4家、新获批高新技术企业3家,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年新增科技研发投入3500万元以上、研发投入占比超4%。氢能产业塑优势。借力产业基金、国央企平台、行业协会等吸引一批氢能项目落户落地,力争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氢能项目不少于8个。积极布局建设加氢站点,开展氢能助力两轮车、氢能公交车等多元化场景示范应用。依托中汽中心高邮院、氢蓝时代等头部企业,拓展项目信息源,组建氢能产业基金,全生命周期助力氢能产业发展。通讯员  张鑫   记者  东方

加快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访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 冯广东

“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指出,要聚焦产业强市,筑牢现代化新高邮坚实基础,推动实体经济壮大、结构优化、能级提升。市工信局作为产业强市的‘排头兵’,将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以顶格的标准、满格的状态、真格的措施,矢志领跑新征程,求实向新再出发,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高邮新实践崭新局面贡献工信力量。”30日,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广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冯广东说,将推动强链延链建链。牢固树立“产业让城市崛起”理念,坚持主导产业、战新产业、未来产业并举,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并进,抓项目、建平台、优服务并推,不断提升“511”现代工业发展质效,为高邮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硬核支撑。着力推动主导产业加快工艺和设备迭代升级,纵深推进智改数转网联,进一步提升工业现代化、产业高端化水平;抓好战新产业创新升级,推动产业链向上游研发设计、下游服务运维端延伸,加快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劲和安全水平;全力推动低空经济、氢能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聚焦先进制造业项目精准发力,加速项目落地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冯广东表示,将构建融通发展格局。分类分级建立梯次培育企业库,引导链主企业快速集聚优势资源,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带动产业整体跃升。引导配套领域企业专业化、规模化改造升级,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运行监测、预警和分析,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确保2025年工业开票销售增长15%左右,2026年工业开票销售突破2000亿元。

冯广东说,将营建优质产业生态。持续推进产业链挂联机制,常态化收集企业问题诉求,构建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务体系。高效运作“邮企通”供需对接服务平台,进一步稳定供应链。制定出台《加快新型工业化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意见,以真金白银支持、真抓实干引导,全力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潘颖    记者  孔令玲

聚焦产业提质升级 激活发展改革动能

——访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周建峰

“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2025年要紧盯‘产业提质升级、科技提速赋能、改革提优增效、民生提标保障’四项重点,进一步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担当作为、攻坚突破,矢志领跑新征程,求实向新再出发,努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高邮新实践崭新局面。发改委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职能部门,将义无反顾地挑起产业提质升级大梁。”30日,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周建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周建峰说,服务业在高质量发展考核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是产业提质升级的重要支撑,市发改委将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进一步健全服务业工作推进与考核机制。一方面强化企业培育,加快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推进达标企业申报列统;另一方面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鼓励和帮助企业申报省、扬州市级“两业”融合试点。

“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发改委将探索多样化合作,寻求物流园区共建共享。”周建峰说,将创新合作方式,招引专业物流行业领军企业或其它类型社会资本和国有资本投资建设物流园区,支持本地制造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共同参与物流园区建设。引导物流企业、电商企业、快递企业、汽车维修中心等提供配套服务的相关企业入园,增强园区的集约性。

周建峰说,发改委将积极搭建基于大数据的运输配载、跟踪监测、库存监控等第三方物流信息平台,实现货运供需信息实时共享和智能匹配。同时,推广使用标准托盘和包装基础模数,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及装备,提升仓储、运输、分拣、包装等作业效率和仓储管理水平,降低仓储管理成本。

周建峰表示,发改委还将以构建“433”现代服务业体系为抓手,聚焦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现代金融等领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落地落实京东物流、中外运等项目。同时,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现代商贸、文化休闲、健康养老等业态转型提质。通讯员   高来明     记者  孔令玲

阔步迈进农业强市新征程

——访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凌高玉

“农业农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务实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扎实建设“3+3”现代农业,阔步迈进农业强市新征程。”30日,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凌高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凌高玉说,将以提升产业“含绿量”积淀农业生产“厚家底”。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172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85万吨。守好质量安全底线,完善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深化药残攻坚治理行动成果,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维持在85%以上。坚持绿色循环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深化“三田”融合模式推广和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以生态优势厚积发展胜势。

凌高玉表示,将以提升产业“含新量”领跑农业强市“新征程”。强化新项目招引,创新招商方式,落实招商计划,招引列省重大项目25个、精深加工项目12个。深化新技术应用,发挥好“3个国家级良种场+3个省级科技小院”阵地作用,实质化运作种子创新研究院,建设好智慧渔场项目。推进新业态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文化体验等新业态,休闲农业年综合收入超过4.5亿元。加强新农人培育,成立“新农人”协会,建强乡村振兴教育培训基地,加快“新农人”队伍提能增效。

凌高玉说,将以提升产业“含特量”绘就产业兴旺“实景图”。加快特色平台升级,坚持农科园、“四河四路”试验区“双轮驱动”,提质甘垛镇、龙虬镇食品产业“东西双园”,打造集聚集成、共建共享的“产业高地”。加快特色产业焕新,推进“五化”发展,做强“五只虾”,持续奋进百亿虾业;坚持国企引领,研发新品系,推广新品牌,焕新升级高邮鸭业;以6个省级“味稻小镇”为引领,提升高邮大米品牌形象;加快黄羽肉鸡、扬州鹅产业集群建设;深化“高邮湖大闸蟹”新媒体推广。加快特色品牌打造,擦亮“2件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6件中国地理标志商标”金字招牌,推广“邮农甄选”区域公用品牌,推进农产品礼品化、场景化,提升“邮”字号品牌综合竞争力。通讯员   王丹蕾    记者  翁正倩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