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文学艺术 > 艺术
陈炳荣 挚爱绿色农情融于书画

2014-10-14 00:00:00    作者:葛维祥    来源:今日高邮

10月10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言恭达题签的“陈炳荣书画展”落下帷幕。这次为期20天的展览由市文联、市文广新局主办。书画展自9月20日在市行政中心会议大厅展出以来,吸引了各界观者五千余众。

 陈炳荣,曾经的农家娃、解放军战士,现今的农开战线职工。长期以来,他痴迷于书画研习创作,只源于——

小时候看人画像播下热爱书画的“种子”

 现年46岁的陈炳荣,老家在“秦观故里”——三垛镇少游村。他七八岁时即喜欢乱涂乱画,其时毫无章法,纯粹为天真童趣,信手涂鸦。在他13岁那年的一天,老家庄上来了个画像师傅替人画像(那时拍照片还是稀罕事,多为人工画像)。画像师傅画的人像惟妙惟肖,陈炳荣看得如醉如痴,整整一天不知道要回家吃饭。从此,他对画画着了迷,上了瘾。也就是那一天,他从画像师傅那儿获得了一鳞半爪的“专业”知识——学书画要先学会临摹。于是,他一有空就开始临摹,久之,画得竟然像模像样了。当老师发现他是“棵”书画“苗子”后,学校里的黑板报、橱窗成为他的专属阵地;后来庄上人家写春联非他莫属,这些也都成为他展示书画作品的“平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校里每回举办书画比赛,他参加总有斩获。自此,陈炳荣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手了。

13载军旅人生因书画变得浓墨重彩

1987年,19岁的陈炳荣参军到二炮部队服役。因为具备书画基础,新兵连训练结束,他就被选拔到政治部电影组成为电影放映员,负责电影幻灯、海报的制作,有时还被借用到军人俱乐部进行环境布置,很快他的书画特长便在部队崭露头角。由于工作突出,加之书画能力“加分”,两年后他被选拔为电影组组长;而后,又被改选为志愿兵,成为同年兵中的佼佼者。战友们曾称羡地说:陈炳荣的进步是书、画出来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陈炳荣不论是当电影放映员还是当上了电影组组长,一天都没间断过练习书画。当时部队条件简陋,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他就窝在空间狭小的库房练习。夏天热可以忍受,但是山区蚊子肆虐,有时不得已只好穿双高筒雨靴防蚊,埋头作画;冬天冷如冰窖,长时间坐着作画,下半身常冻得麻木,好半天站不起来。就是在这样异常艰苦条件的磨砺下,陈炳荣的书画水平日益精进。不久,他代表部队参加基地《我是一个兵》书画大赛,荣获书法作品一等奖、美术作品二等奖。

陈炳荣在部队被誉为“战士书画家”,这其中还有一段佳话。他曾为部队礼堂照壁创作的3米×6米的巨幅壁画《万马奔腾》一经亮相,就令部队官兵赞叹不已。此后,基地司令部新建办公楼,计划创作一幅巨幅壁画,本想请北京画家创作,无奈要价太高而作罢。有一次司令部参谋长到陈炳荣所在部队检查工作,偶然得知该部队礼堂壁画竟是出自业余书画爱好者陈炳荣之手,倍感欣慰的同时,当场拍板基地司令部壁画交由陈炳荣完成。随后,陈炳荣打起背包赶往基地司令部,日夜鏖战,历时15天终于创作完成了9米×2米的《万里长城》巨幅壁画,由此陈炳荣被基地首长和战友们誉为“战士书画家”。他的这一书画创作“壮举”不仅为部队争了光,也为自己的军旅人生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陈炳荣在部队服役十三年,因工作或书画方面的突出成绩,曾经荣立过三等功四次,被授予嘉奖四次;获得的书画类比赛奖项若干。

人到中年挚爱绿色农情融书画痴心不改

2000年,陈炳荣从部队复员转业地方,被安置到市农开局工作。十余年来,陈炳荣在紧张工作之余,充分利用节假日、早晚空闲点滴时间,坚持苦练书画不辍。他有时为完成一幅画作,短则需要一两天,长则需要十几天,这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冷清。别人也许难以理解,闲情逸致怎么就抑制不住呢?谁解其中味?炳荣最自知!十余年来,陈炳荣因工作需要,亲眼见证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促进农民发家致富的丰收场景;下乡进村,走组入户,实地感受到家乡高邮巨大的发展变化。这一幅幅画面不正是进行书画创作的丰富素材嘛。于是,他将对绿色农情的挚爱融入书画创作之中,一幅幅主题与家乡风貌和农业资源开发相关联的书法、美术作品展现在人们眼前。

此次市文联、文广新局为其主办的个人专场书画展共展出书法作品40幅,美术作品22幅。所展出的书画作品均为他近年来的新作力作。其中美术作品《高邮湖滩》创作于2010年,画面唯美,栩栩如生,好像一群高邮麻鸭在“呱呱叫”,此幅作品曾入选江苏省文联和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新人新作展;亦有一幅农开主题的草书作品曾于2011年参加全国农业开发系统书画大赛并获得三等奖。此外,还有多幅作品获扬州以上书画大赛奖或入选展览。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