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14 00:00:00 作者:何寿青 嵇晓红 来源:今日高邮
8月12日,随着高邮法院最后一份行政裁定书的送达,一起55户村民状告高邮市发展计划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的群体性“民告官”案件在该市人大的支持监督下,得到了圆满处理。
高邮市高邮镇政府为了改变集镇面貌及城区市民的居住条件,拟将政府所在地东侧土地出让建设商品房,取名高邮镇碧玉园小区。碧玉园商品房建设工程是高邮市高邮镇人民政府的招商引资项目,地处城郊,位于高邮市东南部高谢村所在地。2003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同意将拟建碧玉园小区占用的高谢村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并征为国有,同年9月,省计委作出了同意碧玉园商品房建设项目立项批复。后高邮市发展计划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分别向开发商下发了征地、建设的各项手续。征地所在地的高谢村日欣组的群众因征地补偿问题与镇政府产生矛盾,今年5月,高谢村日欣组55户村民联合起诉,将高邮市发展计划局、国土资源局、建设局推上被告席,要求撤销立项批复、征地通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高邮市人大得知这起因征地补偿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诉讼案件后,高度重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谭铁人、吴平权亲自到法院调查了解情况,认真听取法院领导和合议庭的意见,分析了造成群众联名起诉的原因,并要求法院要公正执法,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了解案情后,人大领导又及时召集涉案的三被告和高邮镇主要负责人召开会议,剖析案情,查找原因,严肃指出三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并责令其限期改正,以求得老百姓的谅解。同时,明确要求:要从亲民、利民、安民的角度出发,以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看待这起“民告官”案件。市人大领导还专程看望了55户村民的诉讼代表,希望他们以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为着眼点,合法合理地处理矛盾纠纷。在市人大的主动监督和积极协调下,高邮镇政府与原告方就补偿标准、补偿人口数问题达成了共识。后55户村民主动向法院提出了撤诉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