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天山全力以赴抗大旱

2004-11-09 00:00:00    作者:周雷森    来源:今日高邮


陆学智 摄

天山镇神居山村胡庄组农民孙开源一直盼望老天能够下场及时雨,可日盼月盼,盼了近5个月,老天也只降了30多毫米的雨。前一段时间,他家播种的小麦因无法灌溉导致无法出苗,可把他急坏了。附近的井、水塘也早已干枯,连吃水都成了问题。没水吃了,他便从离家1里多远的污塘里担水吃。担回的水经明矾沉淀过后是清的,但水一烧却变成了绿色,而且还有异味。用水难成了孙开源的一件烦心事。
在神居山村的陈庄水库,记者看到,整个水库库底已经干裂;水库周围种植的茶树部分干枯,有的已经枯死。据了解,天山镇属典型的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海拔在5至28.5米之间,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一直不很方便。从9月份起,天山镇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下雨,两个月来没有透雨。该镇所有塘坝几近干枯,2万多亩农田和近1万亩意杨急需窨水。由于自来水通达率较低,加上该镇神居山村的何庄、沈庄、太平、山西等8个自然小组及其他部分村组农用水井干枯,导致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用水十分困难。
灾情就是命令。天山镇从10月份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通往外河的水源,开动所有能开动的灌排站,辅之以可用的机泵,集中精力、集中时间进行抗旱。同时,在追求出齐苗目标的同时,适当灌塘蓄水,以保证牲畜饮水和消防用水。但是,通往外河的灌排站仍不能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为此,10月28日,天山镇将旱情上报给市委市府。市委市府了解天山镇的严竣旱情后,决定对该镇实施人工增雨。10月31日,由于实施人工增雨,天山镇的群众终于迎来了一场久违的小雨。但当天的降雨量只有6毫米,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生活生产需要。
于是,天山镇作出决定,实行引水入沟,解决大部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要。经过一番论证,并得到市委市政府及水务部门同意后,他们破开大联圩。11月3日夜,天山镇投入6万多元进行破圩。11月4日下午5点,清澈的天菱河河水终于流到了辟洪沟里,也流到了部分农户的田里。成功引水后,该镇32座泵、54台机组日夜不停地向田里灌溉,农民生产、生活用水基本得到了解决。
9日,走在天山镇的田野上,记者看到,农民正忙着补种出苗不整齐的田块,而当晚一场及时的秋雨,更是极大地缓解了天山镇的旱情,让天山的老百姓看到了明年丰收的希望。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