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呼应 互动 交融

2004-12-02 00:00:00    作者:市建设局局长 陆金龙    来源:今日高邮

沿江开发与沿河开发如何良性互动,笔者认为应从 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提升工业化,打造核心竞争力
实施沿河开发的核心应该是以提升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发展。工业发达是地区经济发达的主要标志,是财政的主要来源。沿河地区要找准着力点,排出自己优势行业,优势品牌,搞好产业规划、产业外联、产业重组、产业创新是关键。
首先要注重产业规划。要通过召开沿河地区的产业论坛,聘请知名专家、经济界人士为沿河开发把脉,找准优势,开出良方,真正做到专家咨询在前,行政决策在后,减少失误。其次要注重产业外联。沿河地区要解放思想,加快地区优势产业对外招商,壮大企业规模。我市大型民营企业要走出一条产业外联的路子。第三要注重产业重组。沿河地区产业布局雷同,重复建设,低层次投入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对外抵遇风险能力较弱。要把企业块头做大、做强,形成顶天立地之势,就必须加大进行产业重组的力度。第四要注重产业创新。从沿江开发的经验看,产业不创新,就无法提升产品质量、产品档次。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当一个企业产品发展到顶峰时,就是低谷的开始,因此要加大企业创新的力度,积极创办科技型企业,积极向上申报创新基金。
构造畅通工程,支撑发展平台
在我市建立快速的水上通道和陆上的快速通道至关重要。而快速的水上通道就是在我市境内的40多公里的京杭运河发展沿河经济,加快港口建设,改变京杭运河航道等级低、对外辐射差、无法停靠大型货轮的现状。催生大用水量、大吞吐量的项目入园。这样,将有助于生产要素向沿河地带集中、带动运输业、仓储物流业的发展,乃至拉动整个里下河腹地的发展。同时,加快城市交通建设,用最快的速度、最佳的办法,构造市域内城乡交通网络建设,缩小各市乡镇之间的时空距离。
加速城市化,增强承载能力
沿江地区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城市化的提速,就没有工业化的提升。我市去年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左右,今年将要达到1250美元左右,城市化率达到40%。这些数据说明,我们已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高邮近几年连续实施了四轮“十大工程”建设,不仅给城市发生根本变化,也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更新了观念,吸纳了外来思想,提高了市民素质。
合力引商聚商,巧借外资外力
处在沿河地区的高邮,要找准自己的优势,与沿江地区错位发展,找准错位发展的切入点,合力引商聚商,吸纳外来资本,抓住上海、浙江、苏南梯度转移的机遇,发展上下游产品,依托沿河这个招商引资的新载体,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广泛吸纳人才,注入发展动力
人才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一个地区的发展,一个企业壮大,没有人才支撑是难以长远的。沿河地区对基础教育特别重视,尊师重教氛围浓郁,每年都为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生源,而每年回原籍就业的大学生都不到当年高考录取人数的1/3,沿河地区的人才形势相当严峻。吸纳和留住人才的办法一是尊重人才;二是吸纳人才;三是留住人才。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