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28 00:00:00 作者:朱玉霞 来源:今日高邮
(一)
20日,我市城市建设再掀高潮:农机大厦、工商新楼、世纪文化广场、康华园现代城开工,屏淮路全线开通,弘盛集团乔迁暨弘升大酒店开业庆典。三开庆典,六喜临门,举市沸腾,自豪与自信写在高邮人的脸上,它激励着我们昂首阔步迈进新的一年――追赶式发展的跨越之年。
充满现代气息的弘升集团大楼是继行政中心后的又一城市标志性建筑。登高揽胜,邮城新貌尽收眼底。旧城区原先破旧低矮的房屋已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崭新的楼宇;东部新城区建设如火如荼,金拇指广场、新加坡花园、海潮大桥……到处是火热的建设场景。海潮路与文游路这分别贯穿城市东西和南北的城市大动脉在此交叉,并分别向两边逶迤延伸。我们欣喜地看着这些变化,并由衷地感叹着邮城变大了,路变宽了,房子高了……活力彰显,魅力无穷。从2001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启动首轮“城建十大工程”建设。当年城市建设总投入2.4亿元,主要实施了西接线工程、商业步行街改造工程和高邮中学的搬迁;2002年再次投入5个亿,主要实施了文游路改造、城市大外环、西堤风光带和蝶园市民广场的新建;2003年启动“东扩西进”战略,搬迁了行政中心,对府前街和蝶园路实施了全面改造,完善了众多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03年年底,我市城市框架已基本形成,城市总面积已从11.3平方公里扩大到2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11万增加到12万。
今年的“城建十大工程”涉及城市道路、桥梁、交通设施、环卫设施、旅游景点、公共设施、旧城改造、新区房地产开发、三产服务和城市防洪等十大类,共42个项目,总投入是历年之最,达到20亿元,比前三轮十大工程投资总和还要多,其体量和容量都创高邮城建史之最。
(二)
历经四轮城建十大工程后,邮城的居住环境得到不断完善,正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曾几何时,邮城的道路不仅狭窄,且多为“断头路”,而如今,京沪高速绕城而过,大外环的建成开通,使邮城面积扩大了,文游路成为市区的主干道。市内网络健全,四通八达。几年来,我市共新建道路15条,改造旧路17条,资金投入达802万元。邮城四纵八横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虽然邮城有4家出租车公司,逾300辆出租车,然而出租车司机却一改以往的守株待免式,全部在马路上跑起来了。
与此同时,旧城区成片成片的破旧低矮的房屋正逐步消失,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府一、府二、府三工程,造纸厂改造工程、蝶园路商业街改造工程、北外环改造工程等等。据统计,2002年我市旧城改造拆迁量近8万平米,2003年达15万平米,仅这两年旧城改造的投资就达到了前8年的总和。居民迁进新楼,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邮城就有30多家外地房产开发商,在我市参与开发房产项目。他们在改善着邮城人居住条件的同时,也在邮城收获着希望。
后街后巷的改造也在加速进行。黄庄北路气象局至富裕达公司的路面严重损坏,已经影响到附近居民正常出行,而如今一条崭新的水泥马路取而代之。在此住了十几年的李师傅看到新建成的马路,不住地夸,“这下可好了,下雨也不怕了。”南菜园路桥工程、民生路改造工程、琵琶二巷道路排水工程、东井巷道路排水工程等等,都先后相继建成。城市防洪工程及碧水工程也在不断得到重视。
今年我市提出三年争创的目标,即“今年创省城管优秀城市,明年创国家卫生城市,后年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按照“三创”要求,我市不断重视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推进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森林公园的建设;对城区公共厕所进行改造和维修;在城区主干道安装垃圾箱(房)50座,并设置果壳箱80多只;在康华园小区、瑞和阳光城和高沙园兴建垃圾中转站;添置环卫装备;规划好城区小车、摩托车停车场的建设以及农用车停车场建设。
另外我市还对文游路、海潮路、屏淮中路、通湖路进行综合整治,实施了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尤其是十里长街文游路更是被打造成了邮城景观一条街。近两年来,我市新增绿地757亩,其中公共绿地面积达到480亩。截至今年9月底,市区绿地面积达到3342亩,其中公共绿地1097亩,人均公共绿地5.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27.5%。
曾经邮城一到晚上,路灯昏暗,街上很少有人行走,而如今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蝶园市民广场、海潮市民广场、运河西堤风光带成了人们休闲锻炼的好去处。每天清晨或傍晚,在蝶园市民广场,许多中老年人在这里翩翩起舞;孩童们则在年轻的父母带领下游戏玩耍,一派祥和的气氛。每到节庆假日,华灯初上,霓虹闪烁,景色更是宜人。
前不久,扬州城管创优检查组在我市进行考核,通过查阅台账,实地走访以及现场随机抽查,对我市的城市建设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同时我市在扬州县级市中以第二名的名次进入省级考核范围。此后,省检查组对我市的市容市貌、基础设施、美化、亮化和绿化以及人居环境也同样给予了好评。
城建十大工程的实施,使城市的功能得到完善,城市的品位得到提升,城市的作用越发彰显。邮城这座千年古城绽放出勃勃生机。
(三)
城建十大工程的实施,也极大的改善了我市的投资环境,高邮正成为外来投资者投资兴业的乐土。
曾让高邮人为之汗颜的是,来高邮,交通极不方便;进了市区,除了府前街,高邮没有像样的路;购物除了人民商城和商业街而外,就无处可去;接待场所除了秦园宾馆和秦谷大厦,接待档次和接待能力都明显欠缺。我市曾经举行的邮文化节和鸭蛋节都因本市接待能力所限,许多客人不愿来,即使来了,也下榻在扬州等附近地区。
十大工程的实施,使我市的交通网络逐步完善,区域优势越发显现。从京沪线往北可至北京,往南可至南京、上海等地。便捷的交通网络使我市与外界连成一片,由此搭上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现在乘车至扬州只需40分钟,作为扬州的后花园,我市正由运河经济走向长江经济,并渐渐融入长三角经济。
十大工程的实施,使我市商业娱乐场所商业氛围更浓。商品街、步行街,府前时尚街、蝶园休闲街、南门文化街、琵琶路美食街以及邓桥商业城等等,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每到夜晚,这些地方便流光溢彩,既装扮了邮城,又丰富了人们的夜生活。
同时,一些中高档宾馆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香格里拉、夏威夷,弘升大酒店的建成,不仅提升了城市品位,更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也改善了接待条件。此外,还有金港大酒店、加州豪庭大酒店等一批新酒店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必将进一步提高邮城的接待条件。
日前,市新闻信息中心组织新华社江苏频道县市网群论坛会时,在夏威夷宾馆已经订好床位,后来因临时增加人员,再去订房时被告知已经客满。随后该单位又同香格里拉、魁星阁等几家宾馆联系客房,都爆满,最后辗转几次,才在秦谷大厦为客人办妥住房手续。短短几年间,高邮的宾馆增加了几家,但客房入住率却没有下降,相反呈明显上升趋势。从招商局提供的数据来看,今年以来,我市就有300多家境外客商来邮投资兴业,其中域外民资明显增加,且体量也大大超过往年,来邮客商人数明显多于往年。
(四)
城建十大工程的实施,使高邮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经营城市的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同时振奋了邮城广大干群的士气,鼓舞着斗志。
曾记否,高邮城仅限于文游路以西这片区域里,城市的建设明显落后于周边县市。差距让邮城人惭愧,差距更让邮城人感到压力。2000年12月,时任市长的王正宇在全市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抓城市建设就是抓生产力,就是抓经济发展”的新观念,这一新的理念的提出吹响了我市城市建设的嘹亮号角。从此我市的城市建设翻开了新的一页。
2001年,首轮十大工程启动的时候,许多人不理解:资金从何来?为解决这一难题,市领导多次带队赴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省市,积极推介高邮,宣传高邮,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客商来邮投资兴业。高宇房地产改造造纸厂地段;南通美丽华开发府三工程,南通星源房产开发邓桥一巷工程,深圳陆宇房产开发公司建设新的行政中心,蝶园广场、蝶园路香港商业街、北外环薇风大道、驿都花苑、宝林广场、瑞和阳光城、金拇指广场、新加坡花园……一家家房地产开发商纷纷进驻高邮,或参与到旧城的改造,或投入到新区的建设。
经过建设和改造,我市的城市面貌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几轮十大工程,我市根据“政府不投入,群众不集资,建设不停步”的要求,基本实现了“一年初见成效,二年大见成效,三年改变面貌”的目标,走出了一条用经营城市的理念建设城市的市场化运作之路,而且现在这条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成为许多部门和人们的自觉行动。今年5月22日,我市首次举行2004年城建商机说明会。说明会上,我市向百余名中外投资者推介了21个项目,涉及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和基础设施等项目,其中文游台西侧地区改造项目、污水处理场项目、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通湖西路两侧地块改造项目和欧洲城北侧建设项目当场与投资者签定协议,城建商机说明会取得圆满成功。
“人穷志短,说话都软。”有人曾经说起这样一件事,以前碰到外地亲友来邮时,都羞于带亲朋好友逛邮城,可如今就连三轮车夫也底气十足,如数家珍地向外地客人介绍起美丽的邮城来。现在的邮城可圈可点的确实多了:除了盂城驿、文游台、镇国寺塔、奎楼等人们早已耳熟能详的景观外,蝶园市民广场、文游路景观街、行政中心、海潮市民广场等新景点更是层出不穷……外地的游子,无论是秦华孙、姜恩柱等知名人士,还是普通的在外人员,回邮省亲,看到家乡如此巨大的变化,惊讶喜悦,豪情顿生。
(五)
城建十大工程的实施,使高邮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城市蓝图更加美好,前景更加灿烂。
高邮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境内有唐塔宋楼,北有享誉海内外的文游台,南有名闻遐尔的盂城驿,还有北门大街、南门古街,这些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多,老城的容量相对饱和,城市必须向东移,政府必须实施东迁。市规划设计院院长夏国华介绍,早在上世纪90年代,全国历史文化古城保护专家、上海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阮仪山教授就提出上述观点,但规划设想出来后,一直没有得到实施,因为实施搬迁涉及大量资金,资金从哪里来?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然而,通过城建十大工程的实施,政府成功东迁。东扩的实施,带动老城区居民向东迁移,减轻了老城区居住和交通压力,有利于对古城的保护和修复。同时东扩实施两年来,大批客商看好新区,抢占先机,投入到新区的开发建设中;企业也纷纷进驻外环产业带,办厂兴业。城市重心向东转移,并带动了周边土地的升值,促进了城市发展。在新区随处可见火热的施工场地,热火朝天的建设使人热血沸腾,更向我们昭示着一个崭新的充满现代文明的新城正在崛起。
据夏国华介绍,我市目前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还是1999年编制的。按照这个规划,至2020年,我市人口将达24万,建设用地规模达到22.2平方公里。根据近几年招商引资以及城市十大工程的强势推进,使得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项目得到实施,尤其是政府的东迁。从目前来看,我市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城市的发展规模已经超过规划的规模,当前我市正着手进行资料的调查,准备进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
依照这个规划,至2020年,我市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近40平方公里,人口也将近40万,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规模。
此次规划的修编,将结合扬州市域范围,并综合我市沿河开发的背景、外环路产业带建设、城市特色等几方面因素,着重做好水乡文章。夏国华介绍,我市建成区范围内,北有老横泾河、沿河、南有南澄子河、十里尖河,另外城市中心还有穿心河,我市在规划中将严格控制沿河区域的建设,做好滨河绿化带的建设,为我市创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打下基础。站在高邮版图前,我们规划着未来,我们憧憬着未来。
高邮精神提出已有三年,追赶式发展战略实施已有两年,盘点2004年城建十大工程,硕果累累;规划新一轮城建十大工程,我们信心满怀。金猴正与我们挥手道别,雄鸡即将唱响来年。在高邮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邮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