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加快产业集聚迅速做大做强树立崭新形象

2005-06-30 00:00:00    作者:赵德清吴孜进    来源:今日高邮

29日下午,市委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专题研究加快发展城区工业相关问题。市委书记王正宇代表市委常委会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他指出,在加快城区工业发展的问题上,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拿出措施、形成导向,集中全市上下的智慧和力量,加快产业集聚,迅速做大做强,树立崭新形象,快速提升城区工业的支撑力、拉动力和辐射力。
会议由市长徐祥华主持,在邮的市四套班子负责人、有关部门和乡镇、园区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首先听取了市长助理汤学仁关于城区工业情况的调查报告,副市长王东升就《关于进一步鼓励加快城区工业发展的政策性意见(讨论稿)》作了说明,与会人员分别围绕如何加快城区工业发展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会上,市委书记王正宇代表市委常委会作重要讲话。他指出,市委常委扩大会专题研究加快城区工业发展,说明城区工业的发展在全市的发展中处于非常突出重要的位置,研究、关心、关注城区工业意义重大,事关高邮经济发展的全局。这次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之所以召开这样的会议,是因为高邮的城区工业已经到了一个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的重要关口。在这个时候,加大行政推动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和激励的政策,就有可能使得高邮的城区工业跃上一个新的平台。近一段时间,市委就如何加快城区工业发展召开了7个座谈会,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研究城区工业的现状,思考城区工业发展的未来。今天会议的主题就是:加快产业集聚,迅速做大做强,树立崭新形象,快速提升城区工业的支撑力、拉动力和辐射力。下一步工作的指导思想,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都要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这是形势的要求,是发展的要求。打造高邮城区工业形象,既是迫切需要,也是内在需要。去年工业“双创”大会以来,工业18条出台之后,“一个跨越、四个倍增”的提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速度在加快,质态在提升。相比较而言,城区工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但是仍落后于全市步伐,这方面的压力是巨大的。加快发展城区工业,有条件有基础,也到了非狠抓不可的时候了。就如何加快城区工业发展,王正宇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要求:
一要全面地正确地估价城区工业发展的现状。城区工业多年来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发展基础,曾经创造过辉煌,在培养人才、锻炼队伍、引进技术、更新装备等方面,在高邮的工业发展史上任何一个时候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制约城区工业发展的因素,在于实施全民创业、全员招商战略,对城区工业的行政推动力度不够,使得产业集聚不明显;在于城区工业企业经营者虽有做大做强的意愿,但办法不多,缺少理念;在于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满足于小打小闹,形不成规模;在于有些人想放开手脚干,但又元气不足;在于老城区一些企业发展空间狭小,没办法做大做强;在于企业虽然千方百计跑市场上项目,但是金融扶持力度不够。尽管存在制约因素,城区工业发展仍取得了进步,总体上已处于复苏、恢复、上升阶段,已经完全有条件进一步加快城区工业的发展。
二要适时调整工业发展战略。迅速做大做强城区工业已经刻不容缓,应当摆上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首要位置。高邮近年来走的是群马拉车、众星拱月、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道路,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果。这是一条成功的道路,也是必然的选择。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也为今天加快城区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根据经济规律,高邮目前正进入工业化中期,城区工业持续低于全市速度,就不能起到对全市经济发展应有的支撑力、拉动力和辐射力作用。城区工业的发展、开发区的建设是一个地区的形象问题,也是区域经济的一个信心指数和重要标识,直接影响着高邮的经济全面发展。适时地调整工业发展战略,领导精力向城区工业倾斜,工作重点向城区工业倾斜,招商引资的项目向城区工业倾斜,用地指标向城区工业倾斜,扶持基金向城区工业倾斜,才能加快城区工业的发展。
三要放大开发区的效应,实现产业快速向城区集聚。省级经济开发区是金字招牌,必须放大开发区的效应,明确鸭业园区、武安工业园、黄渡工业园、奥林工业园都作为开发区的对外总体范围,两区三园就是城区工业的地域。两区三园要围绕放大开发区的效应,迅速出台新入园区企业享受开发区政策的措施。市级机关各部门、单位要以向两区三园招商引资作为考核依据,向其他地方招商引资一律不予考核。乡镇投入体量在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要向两区三园,特别要向开发区引进落户,享受“三不变”政策。
四要扩总量、增体量,尽快做大做强城区工业,使城区工业的支撑力、拉动力和辐射力得以尽快显现。要教育引导城区工业企业经营者发扬“三创”精神,立足自身,抢抓市场,做大做强。要通过建立企业沙龙、俱乐部,设立企业论坛等形式启发、引导企业经营者抢抓机遇,瞄准小巨人、单打冠军来做强企业。城区工业产销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市领导要重点挂联,市委要组织专项汇报会。城区工业亿元企业,要启动一企一策的服务机制,按照“你不找我、我找你”和“以问题为中心抓工作”的要求促进发展。城区工业企业要明确自身的发展规划,制定发展目标,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法院、发改等部门要加快改制企业的破产终结进程,尽快彻底结束改制,让企业轻装上阵。要围绕培植城区工业企业做大做强一批、退城进区一批、整合集聚一批、包装招商一批的要求,采取超常规的扶持办法,把城区工业的亮点放大成亮色,进而星火燎原。
五要加快退城进区步伐,推动城区工业做大做强。在退城进区问题上,不能再犹疑,不能再动摇,不能再议论,要痛下决心,快速启动,在地块、资金、保障措施等方面加大落实力度,加快工作进度。思想要统一,规划要做好,要让企业都能尽快进园做大做强。市里将成立退城进区的专门工作班子,制定有一定期限的优惠政策,强势推进。当前,首先要启动的就是机电工业园,要让华兴、高扬、申发、新高明等企业尽快退城进区。相关制约部门要从加快发展角度研究松绑措施,并以此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衡量解放思想的标尺,作为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与地方同呼吸共命运的实际行动。开发区要迅速研究启动机电工业园的地块,国土部门要做好配合。同时,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引导、鼓励企业退城进区。
六要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促进城区工业做大做强。资金瓶颈是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关键是看如何去做工作,财政、金融、税务部门都要来研究,拿出具体措施,市里要逐一听汇报。各个部门都要积极向上争取各种有偿、无偿、贴息的资金,为加快城区工业发展服务。要继续筹集重大项目资金,集中使用,重点突破,催生重大项目落户。要筹措500万元的中小企业的担保基金,成立担保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工、农、中、建行及信用联社等要分别排出3-5家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扶持的措施要向市里汇报。要争取扬州商业银行在高邮的布点,确保邮文化节之前开业。
七要强化领导,强势推进,形成做大做强城区工业的强大合力。在出台加快城区工业发展意见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基础上,重点明确城区工业企业的挂联范围。市工业领导小组除了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加强领导外,还要重点在加快城区工业发展上加强力量,要坚持正常的例会制度,把城区工业的问题排出来研究解决。市级机关各部门、单位要围绕加快城区工业发展制定措施,要一路绿灯,优化服务。市优办要加强优化环境工作,抓住反面典型予以曝光、处理。两区三园要从承载主体的角度,思考自身如何发展的问题,要强身健体,苦练内功,打造跑道,构筑平台,增强承载力。规划要做好,政策法规要明确,服务高地要形成,真正做到招得来安得下。要继续加强监督考核、督查工作,全市上下要做到“多服务、少干扰,多关心、少指责,多帮忙、少添乱”和“舆论环境零杂音、政策环境零差距、服务环境零距离、生产环境零干扰、发展环境零障碍”。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