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项目掠影系列报道之四
回顾近几年招商引资的历程,与过去相比,广大干群招商引资的能力可谓突飞猛进。一员员招商引资将士茁壮成长,一连串驻外招商办事处扎根开花,一个个具有高邮特色的招商方法魔力日显,使得内外资并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促成了一批批招商引资项目竣工达产;特别是民资利用方面,已经形成了自然涌流之势,如此佳境在高邮的历史上史无前例。
然而对照苏南、苏北的一些地区,动辄有几百万、上千万美元的外资项目落户其间,我们的这点成绩又难以令人满意。即使与周边县市相比,我们的外资企业(项目)规模相对偏小,注册资金到账率还不够高,项目层次也有待提高,整体情况亦是不尽人意。种种情况表明,我市利用外资的氛围还不够浓郁,在具体运作过程中,许多问题还有待认真研究和应对。以招商引资为核心的吸纳式发展是一个解放思想、掌握规律、运用规律、加速发展的过程;经济工作有其“圆与无知”的规律,这是任何地区都无法避免的“成长中的烦恼”;应该承认,随着圆圈的扩大,我们面临的未知领域会越多;在招商引资之路上走得越远,我们面临的挑战也会越大,下一步的利用外资之路需要在前进中劈波穿行。
一个地区的外资利用水平直接反映该地外向型经济的活跃程度,反映这个区域的对外开放度。要实现外资规模的新突破,我们首先必须从观念上继续进行反思,进一步强化“外向”意识。
在苏南的很多城市,从市领导到普通市民,全市上下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外商是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由此,每个部门都把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作为日常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每个企业,只要有一线希望,都不放弃与外商的合作;每个市民都自觉维护外商的利益,主动为外商提供尽可能的方便。正是基于这种强烈的“外向”意识,这些地方才成了台湾、新加坡、韩国、日本以及欧美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客商投资的乐土。
而环视我们的四周,不少乡镇、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对此尚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不管外资、内资只要有钱到账,有项目落户就算完成任务了,殊不知引进外资不仅仅是一项融资活动,还包涵了技术合作、市场开拓、管理经验嫁接等因素,对于拓展企业生存空间,提升地方美誉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引进外资过程中,我们必须具有更长远的眼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开阔的胸襟,一方面通过充实、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增设驻外招商机构,扩大、提升委托招商的范围和层次,精心包装、大力推介产业链项目等措施,深入到重点区域内有产业关联的重点企业,锁定那些投资实力较强、已经在大陆投资的知名企业的扩张项目或搬厂项目,千方百计扩大招商视野,获得更丰富的信息源和项目源;另一方面,对所接触的客商和洽谈的项目加以必要的分析判别,对外方的投资意图和投资实力进行必要的了解,做到“慧眼识大商、全力盯大商”。
在此基础上,必须加快外资引进外资载体的建设步伐。
回顾全市招商引资的历程,不难发现,分别以优惠政策、诚信服务体系和标准化厂房、园区为主体的软硬环境建设在引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园区这一直接载体,快速启动的园区建设加快了电动工具、电缆、灯具、机械、鞋业等产业群的集聚,这种集聚氛围是吸引外商投资的强磁场。全市园区建设正显露出从分散到集聚、从弱小到强大的成长特点。园区概念的不断扩延,园区道路的年年拓展,标准厂房的月月翻新,使我们认识到,作为招商引资实物载体的厂房和园区,越来越多地包含了非物质要素,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概念在现代化厂房和园区建设过程中相互渗透。园区建设是推动引进外资工作的重要力量,反过来,大量外来资金的涌来,也必将促使园区功能的进一步完善。目前不少园区规模小,且落户项目过于分散,未形成特色。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少是由于资金短缺而造成的。对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倡导“种树”观念,欲取之,先予之,舍得花本钱,下大力气加以解决,形成引资工作与园区建设的良性互动。
在当前引资工作中,产业招商是核心内容,也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天地。近几年产业招商的探索和运用,有力地推动着全市追赶式发展,也为下一步的产业招商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要抓住产业招商集约性、集聚性、时效性和高效益性的特点,熟悉高邮主导产业的产品、企业,捕捉产业集群的瞬时变化,努力提高产业招商命中率,从原材料到成品、市场,缜密透视,从产业链条上抓环节,在集群上求突破,把握链式经济节点的增长点,一段段引资嫁接,尤其要促进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投速较快、可长期产生税源的重大外资项目早日落户,为其他项目的引进树好榜样。在积极引进的同时,还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大胆探索,创新承载机制,加速推进热电厂、污水处理厂、港口码头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力推动服装城、五金城、农贸城等重大市场项目建设,确保外资大项目引得来、落得下、留得住,让有限的资源迸发最大的经济效益。
及时掌握招商引资的新趋势亦是外资工作的重要环节。当前,国际上的大公司、规模较大的产业群体在产业转移以及进入特定目标市场的时候,一般是通过中介机构或者商业代表寻找适宜的投资机会和项目,极少有公司直接与拟投资地方政府面对面展开谈判。这些专业机构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在全国各地都在争夺外资的背景下,这些机构往往在收取委托方一定费用的同时,还要求投资目的地也支付相应的佣金。这些机构在考察投资成本的同时,往往更关心机构本身的获利水平。对于税收、地价等我们看来最重要的环境,他们并不一定要求比其他地区有更多优惠,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能够给委托投资者一个合理的、有吸引力的解释。近年来苏北一些县市外资利用之所以能取得突飞猛进的的发展,与他们动辄将整个园区集中批租给这些机构,再由这些机构自行组织开发分不开。视角一新,黄土成金。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大胆借鉴,投入更多的精力,以独特的创新意识,让高邮经济更快地与全球经济接轨,赢得更多的外资大项目落户,从而在区域经济竞争的新一轮“大洗牌”中赢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