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纺织大镇 龙首昂起

2005-08-29 00:00:00    作者:韩粉琴 徐跃亮    来源:今日高邮

―――扬州亨利纺织有限公司落户三垛侧记

自去年开始,“亨利纺织”,一个新的名字,不断出现在我市各类经济活动和各级媒体上。日前,记者专程来到三垛镇,深入了解这一重点工业项目。
在三垛集镇西侧的轻纺工业园,占地120亩的“扬州亨利纺织有限公司”规模初现,两幢计13600平米的标准化厂房已经落成,12000万绽毛纺设备正在安装,部分设备已投入生产。据公司总经理陈仁龙介绍,扬州亨利纺织有限公司是由菲律宾客商蔡莉莎女士与江苏南京亨利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中外合资企业,总投资6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外资350万美元。项目全部实施后,在这片土地上将建起4幢这样的巨型标准化厂房,届时,“亨利”可年实现销售1.5亿元,创利税1500万元。
像麻花辫子一样的缕缕洁白的粗纱在机器上旋转,在一道道工序上流过,越来越细。甜蜜流进三垛人的心田,三垛纺织业的龙头将重新昂起!

筑巢引凤   以企引商

纺织业是三垛镇的支柱产业,曾几何时,三垛布厂、二棉厂、毛巾厂等在市场上声名远扬。近年,三垛纺织龙头企业、也是三垛镇唯一销售过亿元的列统企业―――同润公司举步维艰,后改制重组,裂变为利达棉绒、正裕纺织、金华达纺织等企业。
三垛镇党委政府没有抱残守缺,而是积极利用纺织产业闲置的厂房设备和熟练技工多的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利用三垛千年古镇在外成功人士多的优势,广泛发动友情、亲情以及海外关系,鼓励三垛在外成功人士回乡投资,鼓励三垛的企业家以企招商、以商引商、致富家乡。
江苏南京亨利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小军80年代曾作为省委组织部下派干部在三垛蹲点,后来下海经商,三垛镇党委政府一直与之保持密切联系。市利达棉绒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福照与南京亨利有限公司有过业务往来,他摒弃“同行是冤家”的小家子气,主动联姻,积极挂靠。三垛镇党委政府与地方企业家联手协作,通过低价租赁厂房,为其培训技工等途径,去年2月,成功地将总投资6000万元的扬州亨利纺织有限公司引进三垛。

做投资者的“小保姆”

项目签约还算顺利,然而落地生根却遇上了难题。时值国家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的节骨眼上,落实120亩的征地指标谈何容易!项目从去年4月开始奠基,渐渐没了声音。陈仁龙总经理都担心“这个项目要告吹了”。我市党委政府没有轻言放弃,挂钩这一项目的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安龙多次来三垛调研情况,出谋划策。三垛镇党委政府在国土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用以前砖瓦厂闲置的国有土地置换37亩,从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三阳河计划用地中置换67亩,又从高兴东公路两侧用地中挤出一块,最终满足了客户需求。
“三结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不简单了,去年分管土地工作的三垛镇副镇长李淮说“他去年绝大部分精力就用于保证亨利纺织的供地”。土地计划造好后,三垛镇政府又通过“绿色通道”迅速帮客户取得土地证。而此时,亨利纺织的老总连高邮市国土局的大门朝哪开都不清楚。
去年10月,“亨利纺织”工地上人们重新热火朝天地干起来。
投资企业终于在三垛扎下根,三垛镇的服务并没有就此终结。今年春节后,“亨利纺织”投产在即,遇到点麻烦―――招工难。三垛镇党委政府一方面通过行政力量,发动村组干部为企业招募员工,镇农民学校主动为企业培训员工;另一方面,驻企镇干利用各种关系网,通过各种社交圈,和企业代表一起到泗阳、沭阳、宿迁等地“招兵买马”。客商感慨地说,三垛镇的党政领导甘当投资者的“小保姆”,三垛镇的镇村干部乐做我们的“义务工”,这么好的投资环境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龙首昂起 轻纺大镇重振雄风指日可待

“亨利”落户,三垛纺织龙头昂起,意义深远。李淮副镇长说,“亨利”将与三垛镇的金华达、正裕纺织厂、利达棉绒公司、锦华纺织、萃众毛巾厂、斯特尔带业(消防水带织造)、杜发织造(药用辅料织造)等纺织企业,组建成一条矫健的“轻纺龙”,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凝心聚力共闯市场,轻纺大镇重振雄风指日可待。
“亨利纺织”落户三垛,还将有效提升三垛轻纺园的招商形象,为三垛镇今后招商提供了平台。这一趋势正在得到验证。据悉,越来越多的外地资本相中轻纺大镇的产业优势,昆山并蒂莲集团整体迁至三垛计划基本敲定,总投资1.5亿元的福建针织项目已与三垛镇达成投资意向,总投资4000万元的苏州色织项目最近正与三垛镇亲密接触……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