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02 00:00:00 作者:陈其昌 周明灯 王存山 来源:今日高邮
编者按: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补偿模式,日前被省卫生厅作为“标准模式”推荐到国家卫生部,有望在全国推广。
秋风秋雨送走了“秋老虎”,汉留村的老朱坐在市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办理他的老伴郭维银的“即看即报”的一笔发票,心里确有几分爽意。他家9口人,全都参加了合作医疗。他说,完全是自愿,前两年未报一分钱,大家互助共济,应该。今年夏收时,郭维银左眼眼疾严重,疼痛难忍,遂转诊至上海五官医院,经确诊为左眼视网膜脱落,视力为0.01。经过手术治疗和回家近50天的治疗休养,康复良好,视力好转。这两天,郭维银催着他到市“合管办”将看病的账结算一下。“合管办”的同志热情、细致、便捷的办理,待到头一回来“结算”的老朱拿到应予结报补助的945元时,办理全过程只用了20多分钟。在市“合管办”,每天像这样前来办理“结报”的有三四十人,多的有五六十人。按照现场对接、生成表格等方面提供的线索,笔者走近一位位病人和他们的亲属,倾听他们的真情诉说,目睹他们的身体状况,真切地感受到,在我市已实施两年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片绿荫,是一片福音。
职责所系―――潮濡双眼滋润心
市开发区的昌龙村卫生室是一个普通的但也十分规范的卫生室。它在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时,充分彰显了合作医疗“到边到底”的“网底”作用。离开了村道,笔者沿着河边小路寻访患心脏病动手术的赵忠霞。
开门迎接笔者的是赵忠霞,娇小、秀气,动作利落,做事刷刮,如果不是昌龙卫生室邹医生介绍,谁会想到眼前这位少妇曾经受过风湿性心脏病的折磨。
赵忠霞的79岁祖母腿残,在她家没有装潢的两层楼前的院子里,老人说,这几年家里多灾多难,2000年,赵忠霞的母亲因患贲门癌用去了医药费1万多元,但是46岁时就“走”了。因为当时还没有现在的合作医疗,家里背了一屁股债。那时,赵忠霞已经有心脏病,常常气急、气喘,体重只有70多斤,家里许多事不让她做,她也不能做。“我这个大孙女是拾来的命,多亏家门口邹医生,也亏公家人大帮一把。”是邹医生护送患心脏病的赵忠霞到南京顺利生养,确保母子平安。还是邹医生对小赵呵护有加,及时办理转诊手续,陪送赵忠霞到上海医院成功地进行了置换二尖瓣、三尖瓣等心脏手术,让她身体日趋康复。最近她又赴沪复查,情况良好。面无菜色,体重增至百斤的赵忠霞没了生养时的“孩子落地,大人断气”的惊恐,也没有了心脏手术前的无望,她说合作医疗为她报销补助了1.6万多元,大大减轻了她的经济和精神上的负担。
“即看即报”―――赖你“班车”助我行
行船弄涛三分命,湖滨人家踏浪行。地处高邮湖边的孙巷村许多人家里已告别了险恶、寒碜和贫困。该村的夏志花(化名)家便是一殷实人家。现年57岁的她患了几年的糖尿病,从2003年起就带“病”参加了合作医疗,其初衷倒不是想从合作医疗中抠回“参合”的费用,而是想在糖尿病出现并发症的时候能有个依靠。2003年、2004年一切如常,花的医药费用还没达到报销申请补助的门槛。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欢欢喜喜过了今年春节后,夏志花感到身体不适,阳春三月,被南京省中医院确诊为食道癌。接着,在高邮市人民医院住院、开刀、调养。可是祸不单行,夏志花出院不及又患了肺脓疡。一下子三种病缠身,重病的浪涛卷走了往日的欢乐和平静。虽说在部队当干部的儿子、搞建筑和推销照明器材的两个女婿都用了不少钱,也借了不少钱,但是烦“钱”的事和病痛一道啃啮着夏志花的心。就在这时,市“合管办”发出公告,告知大家,从2005年6月份起,2005年度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补助兑付工作实行“即时审核结报制”,也就是“即看即报制”。于是,她的亲属在6月21日、8月4日和8月16日三次到市“合管办”申请基金补助,最后实际补助为23545元,是目前全市获得补助最多的一位。每每提及此事,夏志花总认为,不管前程如何,在人生苦旅中,她是依赖合作医疗这“班车”而前行了。
集体关注―――乐为孤病送小温
汉留镇的四异村,这个有2070人口的村子从1969年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以来,尽管有变化有起伏,但是一直没有中断过实施,最困难的时候,以村统筹也坚持了下来。因此,广大农民群众对它的认同也在代代相传。自2003年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务实、精明的农民也知道,仅从报销申请补助的人数上看,这数字仅占参合人数的3.5-4%,而四异村干群则认为:关怀他人,互助共济也是包括自己在内的大家“得益”。这个有850户的村2004年农民人均收入4914元,村集体经济即收支相抵接近持平,但是,全村“参合”率几乎是百分百,11户五保户的“参合”费用及“五保”孤寡老人自己应缴的医药费也全部由村里解决。2004年,11户五保户实用医药费6800元,符合报销申请补助的3500多元,实际得到的补助1100多元。其实,孤寡老人实用的医药费几乎全由村里统一解决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可以在卫生室实名记账、统一由村里付款呢?正在卫生室因老慢支吊液的65岁高士彬不同意这样做,他说孤独老人愿意和大家融汇在同一蓝天下、同一制度中。村干也认为,对孤病老人的特殊关顾并不是额外负担,它和合作医疗制度缓解“三农”问题一样,都是为民送小温,他们乐意去做。
金风送“爽”―――月亮城里尽芳菲
又是金风送爽时。位处黄渡大桥东首的月亮城鲜花礼仪、烟花爆竹、生日礼品中心生意兴隆。女老板钱兰是一位气质温娴、服务热情、经营地道的个体户。看着她的健康神态和忙碌的身姿,谁又会想到她是一个已换肾的家庭里外忙的能人哩。
笔者怀着称赞和钦佩的心情走近她的时候,从她那真挚坦诚的斯文有礼的话语中,向人们昭示着:她之所以能一步步挺进到今天,首先得益于她坚强的意念和旺盛的精气神;其次,得益于她的家庭和亲友;当然,也得益于合作医疗助她的一臂之力。2003年底,她报销补助了1.9万元,这时离她换肾的12月13日才10多天,真是雪中送炭。2004年,她又报销补助了1万多元。今天她仍将申请一笔补助,几年来合作医疗的这一片绿荫给她带来信心和生机。她的家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家,一个没有消沉的家,一个鼓帆前行的家。原先,她和丈夫在城乡各开一家蛋糕店,生意红火了几年,她品尝了生活的甘甜。可是突发的尿毒症和连续的几十次血透终不见效,一下子沉重地摧残了她的身心健康。饱尝病痛和苦涩的她失望、渐而绝望了,最担心最牵挂的是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和患有淋巴癌的公公、患有肺气肿的婆婆等人组成的家。家人、亲友都关爱她,卖掉房屋,亲友筹措,想尽一切办法送她赴宁成功地进行了换肾的手术。这时,正好赶上高邮试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她成了最早的受益者之一。手术后身体恢复正常,激活了她的再干一番事业的意念和欲望。如今,随着市区东扩,与市行政中心近在咫尺的月亮城日趋兴旺,她告别了“月有阴睛圆缺”的慨叹,充盈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欣喜。对“钱”程充满期望,对女儿充满厚望的她深知,生命因它而亮丽,事业因它而精明。这其中的“它”个中原由,不言自明,谁见了都会说这与金风送“爽”有关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