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22 00:00:00 作者:天文 来源:今日高邮
三年的时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高邮却在这“历史的一瞬”中焕发了生机。而促成这种奇迹般变化的,是一种时代精神。
高邮 在追赶式发展中崛起 (上篇)
在忧患中昂首挺立
当今的高邮是一座古代文明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的城市。城区美而开阔,商业圈流光溢彩,古城新郭处处洋溢着一种律动的美,处处升腾着一股火热的人气,巨大的发展后劲在高邮大地积蓄,各种生产要素汇聚于此,竞相涌流,并折射在每一个高邮人精神焕发的面孔上。人们不由得感叹,高邮这般今非昔比!就在几年之前,这座城市还曾笼罩着一层令人悒郁的灰色。
让我们将目光转回新世纪伊始之时。 其时正是高邮最困难的时期。高邮大地上有一股沉闷的气氛,使人们的心头弥漫着重重迷雾,小农经济生产方式遗留下来的顽固习俗,计划经济模式形成的思维定势,传统历史文化中落后一面的长期积淀,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束缚着人们的思维,致使经济建设在谷底长期徘徊,举步维艰。“保守、排外”和“等、靠、要”思想使不少难得的发展机遇错失交臂,工业经济持续低迷低效,城市面貌鲜有改观。这样的状况使许多在外地的高邮人谈起家乡来颇为汗颜。
痛定思痛,理性的高邮人认识到,就经济抓经济显然是不够的,思想观念的落后才是生产要素中最致命的因素;“保守、落后”只是蔽日的浮云,必须将它们驱逐殆尽,代之以振奋人心的新理念,唤醒每个市民心中酣睡的潜能。于是,全市上下冷静分析差距所在,频繁地开展“周末课堂”,启迪广大党员干部接收、消化昆山、温州、张家港等地的先进理念和发展模式……一次次的学习和对比,形成了一波波对陈旧观念的冲击。高邮人开始“跳出高邮看高邮”,在全新的视野中,看到了与周边兄弟县市的差距,感到了发展客观形势的压力,也发现了自己具备的潜力。2001年底的高邮市委八届四次全会吹响了嘹亮的发展号角,在此基础上,充分反映高邮人民适应新时代要求之思维活动和 心理状态的新高邮精神应运而生。
“自强不息,奋起直追;团结拼搏,争先进位;富民强市,快速崛起”。
沉吟默诵,仔细咀嚼,即可感到这确是具有鼓点般震撼力量的24个字;同时亦不难发现,这凝炼的6个短语的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忧患意识,忧患中又饱含不甘落后、百折不挠的意志。“自强不息”这一千古名句,被冠以高邮精神的总纲,反映了高邮市委市政府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轴心,作为团结人民、富民强市的凝聚力。
深沉的忧患、反省是智慧的源泉。正是源于这种意识,高邮人民化压力为动力,以每个个体的自强不息,汇聚成高邮精神群体的意志力量;在自己所处的新时空中重新阐释传统精神,实现了传统价值观念的现代转型,驱动着一度滞缓的区域经济列车轰隆前行。
新高邮精神像强劲的春风吹遍隆冬的大地,全市上下迅速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热潮。高邮人破除患得患失、怕担风险的观念,确立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意识,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高邮人破除按部就班、墨守陈规的观念,确立亲商、安商、富商的意识,实行“四通”、“四办”,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破除懦夫懒汉、空谈议论的陋习,不怨天,不尤人,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一切立足于行动,全市上下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解放思想中凝聚力量,广大干群的创业激情充分涌流,创新精神竞相迸发。凡此,为高邮经济的起飞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