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百姓说办节(二)

2005-09-23 00:00:00    作者: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邮

凝聚了人心

(陈桂林 水关社区主任)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我市举办第三届中国邮文化节,对我们老百姓来说便是一件大喜事。作为基层工作者,我渐被浓浓喜庆气氛所包围,大家围绕办好节庆,凝心聚力,创优环境。
水关社区地处老城区,无论是街道硬件设施,还是居民生活的软环境,都不及新建的小区。尽管如此,新城区和老城区,都是邮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要以整洁的环境来迎接八方宾朋。
说到整治环境,我们水关社区可没矮人一截。社区居民为了干干净净迎接邮文化节,心特别齐,拧成了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自觉参与“清洁风暴”。打扫后街后巷,拔除路边杂草,清理各种野广告。桑园巷是个老街道,垃圾死角多,社区工作者和居民齐动手,彻底清理了垃圾60卡车。住在附近的居民们感慨地说,邮文化节把人心都凝聚到了一块了,环境得到了彻底整治,脏乱差的卫生状况根本改变了。
小社区大社会,随着邮文化节的来临,社区工作也相应比平时多一些,但大家不忙乱,工作有条不紊。大家精神饱满,劲头十足。一些老党员、老教师、老劳模、普通市民主动参与社区工作,光社区义务志愿者就达36人。遇有“清洁风暴”等大的活动,大家一起上,任务很快就完成了。这真叫“人心齐泰山移”。
众人划桨开大船,邮文化节使大家心连心,不仅改变了生存环境,而且提高了生活质量,这样的节庆,我们市民非常欢迎。

提升了形象

(邵正银 造纸厂退休职工)屈指算来,我退休已十大几年了。这些年高邮的变化翻天覆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要说变化最大,我认为还是邮文化节给高邮带来的变化大,逐步提升了秦邮古城的形象。
第一届中国邮文化节之前,我家住在南门百花书堂里头,跟盂城驿仅一墙之隔。记得那时盂城驿还是个大杂院,是老搬运公司一中队办公所在地。南门大街也是破烂不堪,街面坑坑洼洼。是邮文化节的举办改变了南门大街的面貌,盂城驿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以彻底修缮,进行了重点保护。举办第二届中国邮文化节时,南门大街又恢复了明清一条街风貌,青砖铺就了街面,雕龙刻凤的瓦脊。行走在街面上,观赏着街边的景致,令人心旷神怡。
我有个特别嗜好,就是喜欢锻炼,早晚各一次,跑步逛逛高邮城,雷打不动,风雨无阻。因此,我每天都看到城市在变化。特别是迎接第三届中国邮文化节,市政府大手笔进行了城市建设,“三路”改造,“清洁风暴”……一个战役比一个战役漂亮,城市街面更整洁了,道路更通畅了,夜晚更绚丽多姿了。现在晚上走在街上,处处霓虹闪烁,街灯灿若星河,毫不逊色夜上海,好叫人惬意。

通畅了道路

(王龙祥 出租车司机)随着第三届中国邮文化节日益临近,我们的哥的姐们心情也越来越好,且不说生意的红火,单说驾车行驶在宽敞的道路上,心里就别提有多高兴了。
为了迎接第三届中国邮文化节,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市政府投入巨资对文游路、海潮路、屏淮路进行改造。一开始,有些市民不理解,认为劳民伤财;有些沿路商家不太配合,认为影响了自家的生意。我们的哥的姐心里清楚,改造势必带来短时期的不方便,难免有些怨言,但我们还是打心眼里高兴,人要胸怀大局,要放眼长远。
随着“三路”改造工程的逐步完工,展现在广大市民面前的是条条大道。这不,你看,海潮东路延伸段是我市首条双向六车道,与海潮大桥相连后,将为我市城市东板块的迅速崛起插上腾飞的翅膀。再说文游中路,过去夜晚比较昏暗,街道两侧比较灰暗。现如今改造后文游路焕发了青春。你瞧,夜幕下,草坪灯、路灯、庭院灯、景观灯、霓虹灯竞相闪烁,整个文游路流光溢彩,让人流连忘返。
现在每当我驾车行驶在邮城每条街道上,过去那种堵车现象不见了,心里特别舒畅。一些外地来邮办事的客人打我的车,都说高邮变化太大,路变宽了,城市变美了,人变精神了。听到这些溢美之辞,你说,心里能不高兴吗?我为我是高邮人而骄傲自豪。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