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29 00:00:00 作者:尤办 来源:今日高邮
―――第三届中国邮文化节筹备组织工作侧记
第三届中国邮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也标志着我市办节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平台。市委书记王正宇在28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邮文化节总结暨新一轮百日会战动员大会上指出,节庆经济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有效的抓手,办好一个节,既是综合实力的展示,又是综合形象的展示,同时又是组织水平的展示,本届邮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可以说是高邮办节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
办节的理念更加切合实际。我市紧扣加快发展这一重大主题,紧紧围绕执政兴市第一要务,促进地区的发展,形式服从内容,形式为内容服务。今年以来,尤其是百日会战迎节庆以来,各乡镇、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本次节庆招商引资工作提出的“三个新高”的要求,在已向外派出招商力量的基础上,抽调专业人员外出开展驻地招商,7月底前,全市向长三角、珠三角、上海都市经济圈、京津唐等民资、外资密集区共增派专业招商人员300多名。各乡镇、部门的外派招商人员积极拜访客商,洽谈项目,广觅信息,开展了一场招商引资大比武,看谁的项目大,谁的项目多,谁的项目新。为强化这些重点区域招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市四套班子各派一名负责同志进驻四大重点地区。7月29日,8月30日,先后分别在四大重点区域成功地组织了两次集中项目签约活动。9月25日,第三次集中签约在我市进行,当天下午4时,市委、市政府举行商机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参加节庆活动的客商405人,其中境外客商112人,累计集中签约项目80个,总投资折合人民币31.05亿元,协议利用外资1.05亿美元,其中投资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7个,投资亿元以上人民币的项目10个。这在我市招商引资和办节史上创下了新高,招商局、各乡镇、有关部门和企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办节的组织程度更加完美,筹备工作“三周三细”。为高水准办好第三届中国邮文化节,5月份就专门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市四套班子有关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第三届中国邮文化节组委会,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宣传组、邮政组、文化组、招商经贸组、城建城管组、后勤组、安全保卫组等“一室七组”,并明确了各室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于5月28日召开了第一次第三届中国邮文化节筹备工作会议,筹备工作自此紧张、有序地向前推进。“一室七组”认真领会市委、市政府的办节意图,在节庆组委会的直接指挥下,切实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协调有关单位合力做好各项工作。组委会办公室克服人手少、头绪多、任务重的困难,发挥牵头抓总、上传下达、兼顾左右的作用,从本次节庆活动的高要求、新特点出发,精心筹划,反复推敲,并且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多次反复,超前形成了节庆活动总体方案和活动安排表,各组依此出细了子方案,形成总分协调、勾连各方的工作体系。精心编制了2005第三届中国邮文化节活动指南,明确了其中12项重点活动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等事项,同时,还将节庆期间的重点活动尤其是“三开”活动安排情况,以两办文件的形式印发全市各乡镇、部门,以便让中外嘉宾和全市乡镇部门熟悉整个节庆活动安排,确保节庆活动有序推进。总之,在节庆组委会的直接指挥下,“一室七组”精心运作、全市各乡镇部门、单位密切配合和积极参与,筹备工作做到周到、周全、周密,细心、细致、细腻,为整个节庆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
安全保卫一着不失。今年的节庆因为有国家领导人参加,有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邮品展出,安全保卫压力很大。市委政法委、公安局、信访局认真排查乡镇、部门和企业的不稳定因素,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协调解决有关矛盾,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为营造安全有序的节庆环境创造了条件。市公安局及交通巡逻警察大队、治安警察大队、防控处警大队、保安大队等单位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力军,在节前组织开展代号为“秋风行动”专项整治行动,分别于8月12日、9月23日召开了两次治安整治集中公开处理大会,依法对33名犯罪嫌疑人进行了公开打击处理。加大对出租房屋、中小旅馆、高危人群的管控力度,钝化社会矛盾,净化社会环境。同时,加强治安巡查,组织便衣侦控队、防控处警队、辖区派出所、武警官兵在城区全天候巡逻防范,强化街面防控,确保节庆期间零发案。对节庆期间的各项活动,逐一制订了详细、周密的工作方案,责任到人,挂图作战,各活动场馆,各开工工地都安排了充足的警力,确保了节庆安全保卫工作万无一失。市总工会也积极创造条件为开幕式的成功举行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后勤接待忙而不乱。负责后勤接待的市委办、接待处、卫生监督所、交巡警大队等单位按照各自的分工,切实履行职能,针对这次节庆活动来宾层次高、数量多、范围广等特点,围绕来宾接站报到、车辆调度、食宿安排,分别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做到定车号、定房号、定桌位号、定席位号,忙而不乱,井然有序。特别是25日晚的大型招待酒会,从排定主宾席对象,到所有嘉宾入席,井井有条,难能可贵。弘升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酒店、北海假日酒店等全新服务和最佳环境受到了来宾好评,一位来自广州的客人说,住在弘升大酒店仿佛置身于广州的高档宾馆。
办节的方针更加符合市场化规则。办节的措施更加扎实,更加细致,隆重、热烈、欢乐、祥和、节俭、安全、务实、有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经贸活动丰富多彩,硕果累累,实现了“四最”目标。一是品位最高:嘉宾中有国家、省、市领导,领导级别最高;客商405人,外商112人,外商人数最多;新闻记者60多人,阵容最强。二是活动内容最丰:经贸活动多、文化活动多、邮事活动多,其中“开工、开业、开通”项目125个,投资总额33.88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04个,投资额达21.26亿元。三是引进项目最多:除了集中签约外,“百日会战迎节庆”以来,我市累计集中签约项目171个,总投资折合人民币67.3亿元,其中外资项目43个,协议注册外资2.1亿美元。四是城市形象变化最大:三路改造成效明显,文游路改造成为市区样板路、海潮路改造为市区景观路、屏淮路改造成为市区精品路;五大板块展现新形象,基本完成35个主项目,名人园、景观雕塑、北门大街牌楼等新景提升了城市形象。
邮事活动好戏连台。本届邮文化节的邮事活动基本集中在25日,好戏连台,引人瞩目。上午9时的开幕式上举行了第二批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和《中华集邮人物风采录》首发式,全国30个省市代表参加,集邮界的大腕精英云集邮城。上午10时是专题邮册、纪念册、个性化邮票发行,国家级邮展、林衡夫先生个人精品邮票展和集邮家、邮票设计家签名售票、售书。上午11时开始,邮政系统宾客兵分两路,一路召开《中华集邮人物风采录》出版座谈会,一路为南海中学举行第二批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揭牌仪式;下午一路召开经验交流会,一路参观旅游景点和集邮之家,活动丰富而紧凑。邮政局、教育局、公安局等部门耗费了大量的心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了办好高邮历年邮事活动图片展览,计生委、新闻信息中心、邮协在人力上也给予了很大支持。
文化娱乐精彩纷呈。节庆组委会对节庆的文化娱乐活动做了精心的策划和筹备,可谓是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一是唱响《高邮之歌》,节庆的各个场馆都流淌着《高邮之歌》的优美旋律,尤其是开幕式结束时,全场高唱《高邮之歌》,那场面、那情景,令人精神振奋、欢欣鼓舞。二是奉献一台别开生面的《邮之歌》文艺晚会。今年的晚会既有明星大腕,又有新人新手;既有歌坛高手,又有演艺名人;既有流行曲目,又有地方特色;投入少、成本低,又让人大饱眼福。这台晚会请扬州电视台进行现场录相,当晚在高邮电视台同步播出,让全市人民共享节日的快乐。不久,还将在扬州电视台播放,进一步放大节庆效应。三是焰火礼炮迎嘉宾。市安监局在做好活动场所安全检查的基础上,主动接受任务,在公安、交通的大力协助下,精心组织了焰火礼炮迎嘉宾活动,为邮文化节添上了精彩的一笔。四是学术研讨。节庆期间,宣传部、文化局与全国蒲松龄学术研究会联合举办中国邮驿发展史暨蒲松龄学术研讨会,有关专家学者会聚邮城共同探讨中国邮驿发展史和蒲松龄学术的成就。五是嘉宾看邮城夜景和市民邮城一日游。向中外嘉宾和市民展示邮城的巨大变化,增强投资创业和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决心。六是佛像开光暨普渡桥开通庆典,28日上午镇国寺景区迎来了中外嘉宾和千余善男信女,他们在祈祷佛主降福于己的同时,也祝愿高邮兴旺发达。这些活动的组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做到这种程度是相当不易的。宣传部、文化局、建设局、供电公司、统战部、宗教局、教育局及所属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给予极大的支持。
内外宣传影响较大。自决定办节以后,宣传部、新闻信息中心、广电局等市内新闻媒体利用自身优势,通过设立倒计时牌、开辟节庆专栏等多种形式,引导舆论支持办节,引导市民参与办节。同时,他们还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在市区主要街道、出入口以及营运车辆张贴迎节庆的宣传语和广告牌,共同营造浓烈的节庆氛围。在做好内宣工作的基础上,外宣也逐步升温,临近节庆,《新华日报》、《扬州日报》等省市级媒体也对高邮办节进行了报道,共发稿156篇。节庆期间,新华社江苏分社、中新社江苏分社、江苏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日报》等20余家新闻媒体的60多名记者相聚邮城,深入采访节庆活动,及时将节庆活动的招商引资、经贸活动、我市致力打造“东方邮都”以及获得江苏羽绒服装制造名城称号等各方面的重大成果发布出去。节庆期间,新闻信息中心、广电局对各项活动报道工作组织周密有序、行动迅速、质量很高。到目前为止,通过他们刊发、播出的稿件72篇。25日上午,节庆组委会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向省内外媒体发布节庆与打造东方邮都的相关信息,为集中宣传节庆、宣传高邮,宣传高邮蓬勃发展的建设事业提供了资料和口径。来邮参加节庆活动的上级领导、邮政系统宾客、境内外客商、有关专家等中外嘉宾更是带着对高邮的美好印象回到了世界各地,成为高邮的义务宣传员。
回顾紧张的节庆筹备工作,品味四天节庆丰富的喜悦成果,不得不再次发出赞叹,高邮人是能干事、想干事的,也是一定能干成事、干大事的。第三届中国邮文化节组委会“一室七组”高效运作,各尽其能,职能作用充分地发挥;全市上下各个部门、各个单位万众一心互动、联动,大协作、大会战精神在这次节庆当中充分地体现、真正地体现。这是新时期高邮精神的生动实践,这是“向着太阳、大步奔走”高邮市歌的激情上演,这是一座必将永远树立在高邮大地上的节庆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