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15 00:00:00 作者:韩粉琴 来源:今日高邮
一个产地设在意大利北部的皮具企业,其企业品牌可能远不如“华伦天奴“出名,但只要告诉消费者企业生产的产品是意大利皮具,马上可以提高身价,这是意大利北部以皮具制造出名的“区域”品牌为其创造的综合价值。
专家说,所谓区域品牌,是指在某个行政(地理)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产业产品。它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区域性,一般限定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范围内,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二是品牌效应,往往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产品的主体形象,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是一个特色化、差别化竞争的时代,全国各地的服装企业多如牛毛,服装产业集群星罗棋布。高邮的服装产业加工优势如何凸现,考验着执政者和地方企业家的智慧和远见。
中国轻纺城成为柯桥的代名词,看到海宁就想起皮装,想购服装就到常熟招商城……各地区域品牌战略的成功实践激励着高邮人必须塑造自己的地方行业品牌。
突破口在服装业,羽绒服装加工是高邮服装业的亮点和特色。
“江苏羽绒服装制造名城”的横空出世标志着我市发展区域品牌、将产业优势演变为区域竞争优势战略的启动。
市经贸局副局长刘国和告诉记者,这一段时间以来,要求来“江苏羽绒制造名城”采访的记者电话、希望到名城来投资的咨询电话络绎不绝。名城名声在外,今年以来,我市服装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且服装企业的订单极为充足。最近,他的一位南京朋友想到高邮加工一批服装订单,联系了若干家都表示已满负荷生产而被推掉。
刘国和总结认为,“江苏羽绒服装制造名城”的成功申报给高邮服装业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江苏羽绒服装制造名城”的一炮打响,既是对高邮服装业生产实力的认可,也让高邮服装业在同行中产生比较优势;区域品牌的创建使高邮服装企业在对外交流中的美誉度明显提升,为高邮服装企业创品牌打下基础,搭好平台。以前高邮的服装企业对外界的展览会根本不考虑,现在沙龙、恒丰、神游等龙头企业纷纷行动起来,沙龙的模特队在邮文化节晚会上展示新款服装,广告意识、宣传意识明显增强;恒丰公司在高邮城乡开了十多个直销店,最近主动报名参加11月4日在南京国展中心举办的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明年3月的中国服装节展位也已订好;神游公司在上海注册公司专门从事服装设计,在高邮、扬州、镇江等地设直销店;叶枫制衣、金凤制衣等中小服装企业品牌意识也逐渐增强,主动到工商部门询问商标注册事宜。
业内人士还认为,“江苏羽绒服装制造名城”实现了服装产业与鸭业经济的完美对接。我市是世界闻名的麻鸭之乡,鸭业经济是我市的支柱产业,鸭、鹅年饲养量分别达450万只和500万只,羽绒资源丰富,目前已建成占地15000亩的鸭业园区,走上了产销一条龙的发展之路。羽绒服装产业的迅速崛起,使高邮成为苏中区域十分重要的羽绒集散地,延伸拉长了鸭业产业链,实现了草根经济的自我突破和跃升,必将促进高邮鸭业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
中国纺织服装城老总黄永坤也表示,“名城”花落邮城更加验证了黄氏国际集团对高邮服装业的判断,中国纺织城的定位和发展思路也更加清晰:将羽绒服装作为大市场的亮点和特色,发展成为全国羽绒服装集散地。目前,这样的专业市场在全国各大服装市场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将地方特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并加以创造性的整合,凸现区域品牌魅力,让高邮人初尝胜果。服装节一结束,我市就召集服装企业开会研究下一步发展战略。9月30日,市委、市政府101号文提出《关于扶持服装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这是我市第一次对一个行业发展提出政策意见。
与此同时,占地5000亩的纺织服装工业园规划已经启动,一座现代化的中型织造企业兴建计划也已进入规划设计阶段 。
高邮的服装产业集聚力、拉动力、辐射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