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物价改革 力创优良环境
2005-12-06 00:00:00 作者:张新时 许婧 来源:今日高邮
“十五”期间,全市以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为目标,坚持深化价格体制改革,强化价格调控监管,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切实履行价格职能,强化价格服务功能,为全市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优化环境、社会稳定创造了良好的价格环境。
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优化我市投资环境,营造低生产成本、低交易成本的环境,吸引和鼓励更多的投资者来邮兴业,我市制订出台了《高邮市投资工业企业收费优惠办法》和《高邮市投资城市建设收费优惠办法》。通过规范价格程序,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十五”期间,我市共举办了7次政策提醒会(房地产、汽车维修等)、6次听证会、12次座谈会;共调价95个,其中定价18次,调整价格77次,备案143次,涉及金额8.3亿多元,核减金额约4300万元左右。
服务地方特色产业,维护价格秩序,为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罗氏沼虾作为我市特种养殖业的支柱产业,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2005年,我市积极参与谋划,因势利导,通过“小组协商、同行议价、信息指导、明码标价”方式,协调虾农、经纪人、客商三者之间的利益,并利用价格杠杆,依法规定明码标价,及时公布价格信息,促成了我市每公斤罗氏沼虾单价提高3元左右,全市虾农增加收入超亿元,虾农年人均可多增收150元,养虾户户均增收2000元左右,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同时还延伸价格服务触角,在全市22个乡镇区建立了价格监督站,在283个村聘请了义务价格监督员,加快形成覆盖整个城乡的价格监管网络,彻底清除网络死角。
平息价格波动,清费治乱减负。2003年“非典”和“洪涝”时期,我市出现了物价异动,为平息价格波动,我市迅速出台了《关于防治“非典”药品及相关商品实行价格临时干预的通知》、《关于加强抗洪救灾期间价格管理的通告》,同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保持了物价的稳定,稳定了社会秩序。清费治乱减负,减轻社会负担。“十五”期间,我市建立收费减免政策台账和企业收费登记卡制度,共对252个列统工业企业和重点流通企业免费发放了收费登记卡,对52个行业协会进行了调查登记,规范了其收费行为。同时,每年都对全市42个系统、430本收费许可证进行审核,年检率100%,累计取消9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450多万元。
做好价格认证工作,努力为全市经济建设提供服务。“十五”期间,我市加强涉案物品的鉴证工作,共出具各类价格认证、价格评估报告1800多份;共受理涉案物品价格鉴定1300余件。2005年,还成立了价格咨询服务公司,累计为经营者、消费者提供价格咨询150多起。同时加强价格监督检查,有力地打击了价格违法行为。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全市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300余宗,定性处理价格违法所得1500万元,实施经济制裁1000余万元,其中退还用户700万元,上缴财政300万元,切实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