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30 00:00:00 作者: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邮
王正宇等领导为展览开展剪彩
王正宇、倪文才等领导陪同美国友人史帝夫参观展览
12月30日,我市在文游台隆重举行了1931年高邮特大洪灾及运堤修复展览开展仪式。省市水利部门领导专程来邮祝贺。市委书记王正宇致欢迎辞,市委副书记倪文才讲话,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学华向美国友人史帝夫・汉斯伯格先生授予“高邮市荣誉市民”称号。市领导朱德辉、范天恩、张秋红、徐兴嘉、肖伯群及中外嘉宾参加开展仪式。
1931年7月至8月间,中国大部分地区遭受洪涝灾害,其中尤以高邮为代表的里下河地区为最。1931年8月26日凌晨的一场狂风暴雨,将高邮境内运河东岸“撕开”6个宽几百米到几十米的大缺口,高邮城被洪水淹没,无数良田被毁,无数家庭家破人亡,无数民众流离失所,其景况惨不忍睹。为纪念因灾洪殒命的数万民众,纪念为运堤修复作出贡献的人们,纪念源远流长的中美人民的友谊,市水务局和美国汉斯伯格家庭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主办了1931年高邮特大洪灾及运堤修复展览。
王正宇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展览成功开展表示祝贺和肯定。他说,高邮是典型的水乡,境内河湖相连,沟汊纵横。水孕育了丰富灿烂的水文化,也是水酿成了无数次刻骨铭心的灾难,发生在1931年的特大洪灾便是灾难之一。在高邮这样一个特殊区域举行这样一个展览,其意义非同寻常。在倡导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王正宇说,开始于1931年底的高邮运堤修复工程得到了社会名流和海内外友人大力支持,高邮人民会永远纪念他们。一个区域的发展离不开外力的支持和援助。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的今天,我们希望不断得到各个方面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同时,我们也会竭尽所能关心支持那些需要外部关心支持的地区和人们,共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作为展览的组织者,倪文才在开展仪式上说,此次展览,展现的是高邮历史上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历史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我们要警钟长鸣,要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水利建设,变水害为水利,永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美国友人史帝夫・汉斯伯格先生,继承他祖父和父亲的遗愿,以对高邮人民的深厚感情,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为展览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并先后四次来邮,促成并与水务局联合举办这个展览。开展仪式上,他热情地介绍了他家族与高邮、运河大堤结下的难解之缘。最后,他祝高邮平平安安。
展馆设在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游台西侧的四合院内,展区有钟形屏风、灯箱展板和“生命之舟”主题雕塑。主展区根据展览要求和时间顺序分为十一个方面内容,即前言、高邮地域、洪水如蟒、运堤溃决、泽国似海、旷世灾难、赈济灾民、堵口抢险、灾后重建、华洋义赈会与何伯葵、林隐士及王叔相、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