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27 00:00:00 作者:韩粉琴 来源:今日高邮
工业是第一方略。至“十一五”末,全市工业要实现“双千”目标,开局之年如何组织工业经济新突破?2月27日下午,我市召开工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大会,动员全市上下瞄准“双千”目标,着力推进重大项目、重要产业、重点企业建设,以重大项目突破年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技术创新、二次创业、品牌创响、素质创优。
市长范天恩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殷兴盛主持会议。市领导黄为民、尤泽勇、祝启贵、王东升、汤学仁及各乡镇乡镇长、分管工业负责人、科技助理、企管站站长和全市40家重点企业负责人、科技创新“3+1”工程一等奖获得者、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等出席了会议。
范天恩在会上指出,追赶式发展的轨迹,昭示我们必须重视工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更加突出工业发展;周边县市激烈竞争的发展态势,逼迫我们加快推进工业发展;当前宏观环境,有利于我们大力组织工业发展,我们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发展工业的紧迫感。
如何组织工业经济开局之年新突破?范天恩提出,总的要求是:扩张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壮大规模与提升素质并重,瞄准“双千”,着力“三重”,以重大项目突破年为抓手,推进技术创新、二次创业、品牌创响、素质创优。在抓落实过程中,要注意以下7个方面的问题:用活政策,让政策资源转化为政策优势和现实竞争力;培植规模企业,努力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谋求科技创新,促进增长方式新突破;推动全民创业,培植工业发展的深厚基础;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加快工业发展的组织程度;着力优化环境,形成推动工业发展新突破的合力;抓好安全生产,为加快工业发展保驾护航。
围绕一季度如何保序时、超序时,范天恩强调,要工作再动员、压力再传递、措施再靠实,确保保序时、超序时。
副市长王东升代表市工业领导小组对全市2005年工业经济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对做好“十一五”时期特别是今年工业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
会议还对一批2005年度科技及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进行表彰,王东升与有关部门、乡镇、园区代表签订了2006年工业经济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经贸局、高邮镇、华富公司等6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
链接:
工业经济主要目标:
至“十一五”期末,全市工业要实现“双千”目标,即全部工业产值达10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达1000家。
至2008年新一轮三年追赶结束,实现“五五六六”目标,即全部工业产值达55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660家。
2006年全市工业的具体目标是:全部工业实现现价产值28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现价产值1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以上,工业投入4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450家以上。
科技创新主要目标:
2006年实施10个产学研示范项目,争取10个国家级专项,争创10个省级以上名牌(争取1个中国名牌),引进10个精品科技项目。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家,创建扬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10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2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