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25 00:00:00 作者:韩粉琴 /文 摄 来源:今日高邮
――“5.19”上海招商日活动侧记
签约现场
3.10浙江招商风暴、4.17烟花三月高邮商机说明会、4.20深圳邮文化产业专题招商、5.19上海招商风暴……2006年的春天,高邮人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胆识,以超过每月一次的快节奏,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招商风暴,签约项目、投资总额一次比一次多,大项目、高科技含量项目、产业关联度高、产业拉动力强的项目越来越多。
循着四次大规模主题招商的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站在“百十”新平台上,站在“十一五”的新起点上,高邮招商引资工作在创新中步入新境界,组织策划水平更高,宣传包装意识更浓,创新的胆气更足。
创新思维,亮出“东方邮都”个性化招商名片
有人说,中国招商行业在经历诞生期、成长阶段、春秋战国时期,走过发展阶段、混战阶段、沉思阶段后,现直接进入了后招商时代:招商同质化严重;招商投入越来越大,效率越来越低。如何面对后招商时代的招商行为,如何提高招商活动的效率与效果?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差异化、细分化,也就是深度招商、个性化招商。
迈进“十一五”,高邮招商引资工作创新思维,围绕打造“东方邮都”,找到高邮城市的特色与个性、“邮”资源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实施差别化竞争、错位化发展的重要抓手。2006年的四次大规模招商活动,我们的主题都是:“东方邮都 魅力高邮――成长中的高邮正在向您走来”。
为什么每次都是打“东方邮都”牌?市委书记王正宇在上海接受当地8家主流媒体记者的集中采访时,一语破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同一区域“同质”“同构”现象日益严重。一个城市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构建城市差异性、个性化特征。高邮是全国2700多个县市中惟一以“邮”命名的城市,我们邮文化源远流长,“东方邮都”作为高邮一张绚丽的城市名片,体现了高邮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助于提升高邮的城市形象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王正宇提出,打造“东方邮都”意在下一轮经济竞争中,显示高邮的城市特色与个性,以“邮都”这样一个品牌来吸引投资者。
围绕打造“东方邮都”,高邮的招商更理性,更有针对性,更凝聚人心、振奋人心。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上海国福龙凤食品股份公司董事长叶惠德特意从外地赶来参加高邮的商机说明会。他很高兴地向与会客商代表推介说,“高邮的文化底蕴深厚,东方邮都的构想与规划既很务实,又很有创意,到高邮投资不仅可以赚钱,还可以改变气质。”上海电视台记者梁肖蔚兴奋地称:这是东方邮都与东方明珠亲密接触,上海都市经济圈产业转移全面向周边辐射。上海商报记者丁翔5.19之前就曾来邮搞过专访,他对高邮打造东方邮都战略大加赞赏,“高邮利用全国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盂城驿站,围绕尧之乡、龙之根、邮之魂、水之韵、人之情,实施差别化竞争、错位化发展战略,从‘东方邮都’破题,非常巧妙,既提高了招商的文化品位,也独树一帜做别人所未做,大大增强了招商的吸引力。”
高邮人在创新思维中找到了自我,从而有胆量、有勇气到浙江、深圳、上海等大都市推介自我,有决心和信心将每月一次集中签约日活动走向制度化、正常化。
有关人士预言,打造富有个性特色的东方邮都,高邮已经有了其他县市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色,经过“十一五”的再包装、推介、策划和实施,东方邮都一定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亮度和高度,巍然屹立在高邮湖之滨。
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叶惠德参加商机说明会并登台推介高邮
创新思路,精心策划好戏连台
5月19日下午,在高邮商机说明会上海闵行区华厦宾馆分会场内,当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在会场内扛着摄像机拍镜头时,与会的客商以及闵行区政府领导都情不自禁地感到震惊、振奋,连连称赞招商会搞得有内容、有气魄。
这是5.19上海招商风暴中的一个精彩镜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好的策划是成功的一半。2006年招商活动高潮迭起,异彩纷呈,一个个大胆的策划、创意功不可没。
3.10、4.17、4.20、5.19,每次大规模招商活动之前,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均亲自策划,多次听取相关具体准备事项的工作汇报,多次在有关会议上进行动员、布置。招商工作真正成为市乡两级政府共同的一把手工程,在招商活动中,我市全体市领导都分别带队到一线去、到各分战场去指挥作战,齐心协力共奏招商引资的交响乐章;地方乡镇的书记和乡镇长分别轮流外出带头招商,坐镇指挥、邀请客商、策划会议。
市招商局会同相关部门围绕我市十大产业集群,重新整理、包装出具各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的新招商指南,使招商活动针对性更强、范围更广。整合各乡镇、园区招商力量,形成300多人的专业招商队伍,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使专业招商的成功率较以前大大提高。
汤庄镇在上海发起的“中国液压之镇”推介活动,今年初就列入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计划。4月初的一季度工业形势分析会上,市工业领导小组明确提出,将“中国液压之镇”推介作为5.19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随后的各项策划筹备工作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紧张有序展开了。
市科技局三年前与上海杨浦区结成友好单位,一直与杨浦区的诸多政府部门、高校院所、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今年初他们就将到上海招商列入工作计划,并充分酝酿,一方面主动当好牵头单位,与三垛、临泽、司徒、甘垛等乡镇联手组织杨浦分会场招商说明会;另一方面主动走向招商引资前台,与相关科研院所联系,促成一个意向投资项目,三个产学研合作项目。杨浦分会场共成功签约项目13个,投资总额2.46亿元,且独资项目较多,外方投入达2.3亿元。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招商引资市场化运作手法更加娴熟。在5.19上海招商活动中,不少地方都将本地企业推向招商引资主战场,政府节约了经费,企业从中收益,也乐意分担成本。八桥镇组织了10家规模企业在浦东区自行组织商机说明会,企业家们走出家门方知天地宽,上海的大企业、大公司令他们大开眼界,上海涌动的无限商机、信息令他们兴奋不已,当场签下3个项目,总投资1.6亿元,凯良制衣还与上海一家公司初步谈成合作意向。在徐家汇分会场,高邮镇8、9家重点企业主动参加招商活动,推介会上除了进行商机情况说明、客商代表发言外,还留了40分钟时间供本地企业与上海客商个别沟通。一位本地企业家感慨地说,上海的大公司“门难进”是众所周知的,地方政府以自己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为企业间交流创造了一个平台,给企业提供一个结识高层次企业的机会,虽然本次分会场上只签约了三个项目,但推介会产生的影响必将在以后逐步释放和显现。在闵行区分会场,汤庄镇将本镇近30家液压机械企业悉数搬进会场,与客商代表一起细听专家点评汤庄液压机械发展现状及走势,与会企业都深感受益匪浅。
一位主要市领导感慨地说,“十五”之前,我们也曾招商,但那时的招商没有思路,缺乏策划,没有战略战术。现在,我们的招商活动策划水平、组织性、针对性越来越强,策划一个大型招商活动驾轻就熟,招商主题明、方法新、力度大、声势强、效果好。
各会场内中外客商云集
宣传包装,开辟招商战役第二战场
每一次招商战役也是一场宣传战役,我们不仅要收获一茬又一茬的项目,还要掀起一波又一波宣传高邮的高潮,在更大更广范围内树立高邮良好的投资形象。
5.19活动之前,市委宣传部请上海商报记者丁翔来邮采访,并于5月10日在《上海商报》上用近两个版面免费介绍了“东方邮都・魅力高邮”的风土人情、产业特点、投资政策,在上海一下子引起轰动,随后就有上海企业主动打电话联系,要求参加“5.19上海招商日活动”。
5月19日上海招商日高邮商机说明会普陀区主会场,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上海电视台、东方卫视、上海商报、上海新闻坊、上海时装报、旅游时报等8家上海主流媒体记者深入会场现场拍镜头、搞录音,采访市委书记王正宇,忙得不亦乐乎。会后相关媒体纷纷刊发了高邮的招商消息。
各分会场的主办者亦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汤庄镇通过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的老乡关系,力邀央视财经栏目记者以及中国工业报社副总编等来招商现场采访。5月20日凌晨,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新闻快报》中报道,江苏高邮市在上海举行主题招商活动,特别提到汤庄镇到上海推介“中国液压机械之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注重以工哺农的做法。中国工业报记者计划近期到汤庄采写稿件。汤庄镇招商宣传工作另一个创新是专门制作了反映30多家液压机械企业发展现状以及农业、科教文卫概况的专题片《中国液压之镇――汤庄镇》,到推介会上播放,并将光盘和礼品一并赠送给客商,让客商不到汤庄,尽览汤庄事。
目前我市还与上海有关媒体初步设计了《东方邮都・魅力高邮品牌形象2006年度上海宣传推广方案》,打算在下半年联动江浙沪三城市主流媒体,相继发起高邮文化之旅、高邮宣传月、高邮城市文化论坛等活动。
从3.10活动前夕市广电局连续加班三昼夜突击制作了2006年版《走进高邮》专题片,市新闻信息中心精心采写编印了数千份浙江招商特刊,浙江省、市30多家媒体近100名记者闻风而动,不吝笔墨报道浙江招商风暴;从《上海商报》近两个版面免费介绍,到八家上海主流媒体推波助澜,以及央视的意外加入宣传。在今年历次招商风暴中,高邮招商宣传工作的力度、广度、深度不断突破,招商声势不仅高邮的老百姓家喻户晓,更吸引了各地客商和老百姓的眼球。
创新招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十一五”开局之年,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有了许多创新。但是冲过“百十”大关,高邮也被推向了更高数量级的竞技圈,招商引资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面对激烈的招商、抢商风潮,唯有创新才是招商引资的不竭动力,唯有创新招商方式才能争取更大的实效。
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有关领导指出,外向型经济是智慧经济、环境经济、人才经济、压力经济和领导人经济。整个国际资本总量就是这么多,容量就这么多,份额就这么大,中国在招商,美国也在招商;高邮等成长型县市在招商,昆山等发达地区也在招商,任何企图减压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任何放弃竞争的行为都是不思进取的表现。
放眼外面的世界,产业招商、跟踪服务、打造承接载体、打造文化品牌……各地都在创新中做出自己的特色与优势。让我们以与时俱进的思维,以紧追不放的姿态,以强烈的拼抢意识,开拓高邮人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