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20 00:00:00 作者:郭玉梅 来源:今日高邮
在14日召开的文游路建设办公会上,市委书记王正宇响亮地提出:用两年的时间将文游路打造成苏中第一道。耗时两年、气势磅礴的苏中第一道究竟是如何规划设计的呢?记者18日从建设部门了解到相关情况。
自去年以来我市对文游中路和文游南路相继进行“整容”后,文游路沿线的景观大为改善,但文游南路(武安路―南外环)段道路两侧破旧的民房和混乱的用地性质,成为文游路靓丽景观中的一大败笔,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对外形象。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文游路进行景观整治,旨在通过对道路两侧建筑的规划控制和引导、用地功能的置换和整合、景观节点的提升和完善,着力放大水环境的特色,展现邮文化的魅力,将文游路打造成名闻遐迩的苏中第一道。
文游路作为城区贯穿南北的主干道,记录着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漫漫历程。而2002年以前,整个文游路一直是城市的过境交通道路。随着外环路的建成通车,文游路已成为我市兼具交通及生活功能的主干道。特别是文游路周边浓郁的“水乡”环境特色,具备构成城市道路景观特色的重要因素。据悉,本次整合规划通过对文游路现状特征和道路骨架结构的分析,将文游路分为文游中路(高邮大桥―武安路)和文游南路(武安路―南外环)两段设计建设。而文游中路两侧建筑通过改造已经形成良好的街道建筑景观,此次主要对目前长途车站南侧(原瓜果市场)、中行南侧、原交警大队用地、公路站沿街等四宗地块进行整合和包装,通过建设形成连续的空间景观。文游南路则着重“一轴、两区、四点”的整治建设。“一轴”即通过合理设置道路断面和带有抽象“邮”字形式的灯饰、街牌、广告灯箱,形成富有特色的邮文化空间;“两区”即把文游南路(武安路―高邮船闸)规划确定为城市生活区,高邮船闸-南外环规划为工业区;“四点”即以文游南路为主轴线,由南向北串联四个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公共空间,其中文游南路与外环路交叉口以“环宇传书”雕塑为中心,完善四角开口空间,以简洁明快的手法体现城市南大门入口形象;南关干渠景观节点将完善渠南两侧“邮之魂”雕塑背景,渠北两侧控制一定规模的街头绿地;大寨河景观节点及马饮塘河景观点则完善“邮之韵”“邮之魂”雕塑背景,放大交叉口街头绿地,增设公共休闲活动空间。
此外,文游路整合规划还对道路两侧19个可包装地块的建筑风格、建筑档次一一进行了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