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高歌猛进 迈向十亿

2006-08-07 00:00:00    作者:韩粉琴 齐宏文    来源:今日高邮

――扬州曙光电缆有限公司做大做强纪略(下)

人本曙光:以德治企,以人为本,铸造曙光核心竞争力
曙光员工爱“追星”,此“星”是星级员工。曙光对员工实行“星级管理”,设定1至3星级别。他们将产品质量、产品消耗、劳动纪律、设备安全管理等多项考核指标进行量化,每个季度评选一次,最高可获得3颗星。凡被评为星级员工的,将照片挂在车间橱窗中宣传,并记入个人档案中。获得一星员工的奖励200元,获得二星员工的奖励300元,获得三星员工的奖励400元,全年连续四个季度被评为星级员工的即可评为年终先进工作者。
公开透明的考核制度,让每一个员工都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追星”不仅成为员工工作的动力,更成为员工获取成就感最有效的途径。星级管理制度实行以来,已有38人成为星级员工。
追星文化只是曙光人以德治企、以文育企的一个缩影。郑连元常说,广大员工是曙光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企业壮大的宝贵财富。曙光员工的福利待遇整体上在当地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企业逐年为职工投保,去年职工养老金投保额达100多万元;每年开展职工技能比武定级,鼓励员工学习提高技能,现有20多人成为电线电缆制造中高级技师;常年开展职工创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公司设立总经理投诉电话和信箱,负责人定期与员工面对面交流;改善职工食宿条件,免费提供回汉职工两种类型伙食;重视关注弱势群体,每年出资对特困户、重病户进行帮助;职工子女考上大学每生可获得6000至2万元不等的奖励,前几年每年寒暑假还接纳当地学生来厂勤工俭学。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郑连元被员工们亲切地称为“老郑”。职工家中婚丧嫁娶,家人生病、上学,有困难都乐意告诉老郑,而老郑不管工作多忙,都尽量帮助解决。有一次,车间的普通员工小陈结婚,想借用厂里的小汽车,他找到老郑一说,结婚那天,果然一辆小车被派给小陈用。尊重营销员、主动为营销员排忧解难是曙光的一贯传统。营销员长年在外,过去工厂经常组织劳力为营销员家人割麦、插秧、干农活,现在形势变了,但他们的子女就读、家人生病、治病、砌房造屋等大事工厂也过问得非常仔细。达到一定销售额的营销员,其家属还享有一个月的探亲假,不仅营销员当月的工资照发,而且家属的差旅费报销,并发一定数额的补助。
以人为本的制度架构,为每个员工搭建了发展的平台,让每个员工都有一种归属感,有当家做主的责任感,感觉不只是在做事,而是在切切实实做自己的事业。范海洋原是某国企的技术骨干,退休后想在家安度晚年。郑连元为了请他重新“出山”,“三顾茅庐”,他终于答应来曙光看一下。刚到工厂,范海洋就被曙光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公司重视人才的氛围所吸引,一年合同到期后,远在老家的老伴舍不得他在数千里外的乡下小厂受累,千方百计让他回去,老范情急之下,来到厂部主动要求续签合同,他说,“这样老太婆就没办法在我耳边再嘀咕了。”这一留,老范已在曙光留了近十年。
如今的曙光公司,已成为菱塘回族乡年轻人就业的第一选择、第一梦想,从本乡走出去的大学生中有100多人回到曙光电缆的怀抱。
未来曙光:做大做强做优做久是曙光人不懈的追求
2005年,曙光建厂20周年,当年实现销售近8亿元。
郑连元说,一个企业成长除了自身的努力,永远离不开身后这方热土。
曙光人不会忘记,多少次,市领导到曙光公司调研沟通、现场办公,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今年大年初一是郑连元五十岁生日,市委书记王正宇百忙中不忘亲临祝寿;曙光人不会忘记,无论何时,只要是曙光合理的建议与要求,乡党委政府一班人都及时给予答复或处理;曙光人不会忘记,去年乡财政拿出100万元设立特别贡献奖,奖励曙光公司首次过8亿元,今年乡政府出台政策,首家过10亿元的企业将给予200万元的奖励。
一枝一叶总关情,市乡党政领导的款款深情凝聚着全市人民的殷殷重托。曙光不仅仅是曙光人的曙光,也是菱塘回族乡人的曙光,更是高邮人的曙光。曙光必须不断超越自我。
7月中旬,我们来到曙光进行采访时,公司正迎接以“卓越绩效管理评价准则”为标准的“江苏省质量管理奖”专家组的审查。据介绍,我市企业过去贯彻的 ISO标准只是一个符合性的标准 ,而这套“卓越绩效管理评价准则”则涵盖了世界上先进的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次跟上世界质量管理步伐的成熟的质量管理标准。曙光公司计划通过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质量分析与改进、经营结果等七个方面的逐步推进,向精品曙光挺进。目前,已通过了江苏省质量管理奖现场审查。
同时,曙光人在市场开拓、科技兴企、外向开拓等方面也有一系列部署:突出110KV 电缆的销售,创造条件争取开发更高电压等级的电缆;利用技术中心平台,实行滚动开发,每年申报一批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品,搞好产学研结合;多途径招商引资,特别是与境外的大公司及国内上市公司联系,寻求战略投资联合实现新突破……
面向“十一五”,曙光提出了“再干三五年,再造新曙光”的新目标,即规模翻番,争取实现销售20亿元;效益翻番,年实现利税1亿元以上;员工收入翻番,平均年综合收入达2万元以上。
礼赞曙光,祝福曙光!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