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近900万元重奖企业做大做强
2006-08-07 00:00:00 作者:韩粉琴 来源:今日高邮
7月29日上午,市政府召开的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对年销售首次达一定规模以及在金融投入、品牌创建、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成效的企业发放了近400万元奖金。这是市政府自2003年出台《关于鼓励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性意见》以来,第四次举行仪式重奖工业企业做大做强。三年来,市政府已累计发放工业企业政策性奖励876.68万元。
政府的良苦用心正取得预期效果。2002年底,全市亿元企业仅8家,至去年底亿元企业已达24家;今年上半年全市有40家企业产值过5000万元,预计年底亿元企业将突破40家,同时10亿元企业可望达到“保4争6”的目标。
据介绍,市委、市政府2003年出台《关于鼓励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性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后,逐年对其修改完善,从单纯对企业的销售规模、技改投入进行考核奖励,扩展到对企业品牌创建、高新产品研发、人才队伍建设、招商引资等多个内容的考核奖励,大大促进了企业总量扩张、结构优化、素质提升。《意见》规定,工业企业入库税金排名前10名的企业分三档分别奖励6万元、4万元、2万元;凡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信息化带动项目、科研成果转化项目、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中任何一类,均可按国家级或省级项目分别奖励6万元、4万元;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扬州市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分别一次性奖励10万元、5万元、2万元;当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省著名商标或省名牌,分别一次性奖励20万元、10万元。此外,企业年销售首次超过一定规模、招商引资、人才建设等方面达到相应标准的企业也给予相应奖励。
《意见》出台后,政策导向激励效应越来越明显,企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意识越来越强。2004年底,全市工业企业仅30家拿到了47.97万元奖金,2005年共有59家企业获得了政府433.04万元政策性奖金,今年上半年市政府与47家企业兑现奖金395.67万元。以前我市企业品牌意识、新品开发意识不强,普遍满足于来料加工、贴牌生产等。2003年以来,全市企业累计开发研制新产品762项;累计获省名牌产品11个、省著名商标4个;双兔米业有限公司的双兔牌大米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顺大公司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单晶硅迅速填补国内空白,产品供不应求,销售节节攀升,成为我市成长最快的一家企业。市政府根据其销售税收收入、设备投入、高新技术产品开发、招商引资等业绩,去年为其发放奖金234.55万元,这次又发了24.6万元奖金。预计到9月份,根据有关文件精神,还将一事一议,再次为其发放大额奖金。
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利同比大幅增长,全市申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64项,实施“三新”项目220项,高性能高压电极箔、太阳能胶体铅酸蓄电池、变频电缆、单晶硅切片等一批研发项目获扬州市工业企业重点新产品,新建成顺大、亚光、日欣等7家扬州市技术中心,双兔、华富、光明、红太阳、曙光、沙龙、恒丰等一批企业品牌创建工作迈出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