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29 00:00:00 作者:韦石 来源:今日高邮
――车逻镇全民创业蓬勃发展述评
盛夏,走在繁密的香樟林下,给人以一种绿叶婆娑、清香舒适的感觉。香樟伞状的树冠,给大地带来一片阴凉;香樟耐寒的品格,在雪地里升起了绿色地平线;香樟换装的特别,五月飘落大地的仍是一张张绿色的邮票,没有半点枯萎、衰皱之态;香樟那别具的抗病性,让病虫害躲得远远的,显示着无限的生命力。
我怀着钦佩的心情望着城乡一丛丛、一行行的香樟,那顽强向上的香樟,蝶化成为祖国而奋力拼搏的人们,蝶化成不畏艰辛、勇于创业的志士,蝶化成草根经济的条条血脉和蓄势腾飞的群龙。在调研车逻全民创业的日子里,我的这种感受愈发强烈而清晰。
在车逻,从人们的言谈与实践中,我们更加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亿万农民发自肺腑的心声,是亿万农民自身实践的不竭冲动,是从人到物、从内到外的全面创新“三农”的持久战。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主体,那些勇于从零创业、二次创业的农民更是主体之中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全面达小康,说千道万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一棵树(素质)、一条河(和谐)、两条路”的问题。“一棵树”,就是解决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素质问题,素质提升了,勇于创业、建设家园的激情上来了,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办不成的大事。“一条河”,就是“三农”要和谐发展,农民之间、干群之间、城乡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近期与长远利益之间、三个文明建设之间等等,要真正地优化、协调、和谐发展。“两条路”,就是要解决农民的稳定致富之路,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之路,这两条路成为金光大道,就能保证、保持和提升小康指标体系与幸福指数。这两条路哪一条成为“断头路”,就可能断了小康的物质基础。有了这样的“树、河、路”,小康“大康”都能实现。否则,即使创上了小康,也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没康、空康、损康、败康”。
车逻的“一棵树、一条河、两条路”工程实施得比较好,尤其是全民创业的激情,不尽长江滚滚来。从创业的类型上看,有下海型、“凤还巢”型、双带型、家族型、扶助型、兼业型等。从规模上看,一、二台床子起家(车、刨、铣床等),有规模以下小作坊,也有规模以上的企业。从生产方式上看,有加工式、配套式、整机式等。从产品的销路看,有销往省内外、国内外的,也有特供各地专业市场的。从产业、产品上看,初步形成了不锈钢、农机件、健身旅游产品等,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从产品前景看,多数以配套件、易损件为主,市场容量大,边际效应明显,常常东方不亮西方亮,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特平村7组交通落后、缺少技术,就是这样的“边远”村组,家庭工商业火火红红,全组24户人家,就有9户办起了五金加工厂,7户在上海、浙江、常州等地经营农机配件专柜,看了的确让人眼馋心动。从7组、特平、车逻,我们看到了小温州的影子。在这样工商致富的港湾里,再大的宏观调控动作,这里依然是生机勃勃;在这样工商致富的港湾里,农民们一手务工、一手务农,一边抢先奔小康、一边争当大老板;在这样工商致富的港湾里,农民们积累着财富,一旦时机成熟,他们会从“秧池”移植到“大田”,进入工业集中区提速发展,由小项目演变为大项目,由小企业演变为大企业,由劳动密集型演变为科技、资本密集型,在车逻工业集中区里,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成功典型。
车逻全民创业的实践意义,就在于极大地迸发出农民的创业热情;就在于农民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稳定致富的本领和渠道;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宜”字上见功夫,做到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副则副,宜外则外(外出打工);就在于形成了本地特色的盘根错节的企业群、产品群、产业群、营销网,较为能够经受各种风险;就在于党政、部门找到了自己的服务定位,深得农民的欢迎。沟里有河里才有。反之,河里有沟里才有。私营企业多了,农民富了,村级集体经济相对就会活一些。从我们所跑的一些乡村来看,做大村级集体经济则更为艰巨。笔者曾在一个村了解到,村级集体年收入6万元。而村里的一个废品收购部,一年的纯收入已超6万元。
实现包括农村在内的全面小康,是一项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困难很大。但还是那句老话,办法总比困难多,要真正在“放”字上下功夫,在“活”字上动脑筋,在“创”字上见功效,真正俯下身子倾听农民的呼声,在思想、政策、体制、管理等方面,再来一次大解放、大创新,办法会从创新中来,经验会从实践中来,典型会从群众中来,类似车逻的典型经验将会层出不穷,“香樟林”会更加郁郁葱葱,风景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