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一曲霓裳舞翩跹

2006-10-24 00:00:00    作者:韩粉琴/文陆学智/摄    来源:今日高邮

――高邮服装业发展回眸与展望(上)

高邮是全国惟一以“邮”命名的城市,也是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高邮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时代遗址――龙虬庄遗址发掘出土的纺轮表明,早在7000年前,生活在高邮的先民们就开始纺织做衣,仿佛冥冥中昭示着这里将是一块服装制造的热土。高邮这个只有83万人口的县级市,2006年初一举夺得“中国羽绒服装制造名城”的桂冠,不经意间成就了高邮羽绒服装业新的光荣与梦想。       

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的完美结合

高邮纺织服装行业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步于改革开放后。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特别是“十五”期间,全市纺织服装行业发展明显加快。
高邮纺织服装业的迅猛崛起与鸭业经济的发展壮大密不可分。
高邮水网纵横,双黄蛋、咸鸭蛋享誉海内外。围绕这一特色资源的开发,高邮洋洋洒洒地做大做强鸭业经济,建设了3000亩核心区域和1.2万亩养殖基地,组建了鸭业园区。目前全市每年鸭饲养量达500万只以上,全市鸭农年收入近2亿元,鸭业经济联动产业产值已达20亿元,吸纳养殖、加工、包装、营销等方面从业人员四万多人。
高邮鸭、扬州鹅所产的羽绒柔软富有弹性,保暖性能好,蓬松能力强,是羽绒的佳品,被称为“羽珍”。一般一只成年鸭、鹅羽毛合计113.6克,可分理出高级羽绒27克左右,属出绒率较高的品种之一。过去高邮的鸭毛鹅毛都由小贩们收购到外地进行再加工。后来在高邮市委、市政府的引导扶持下,一大批羽绒加工企业渐成规模,全市加工量最多的年份高达2000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有不少羽绒服装企业与高邮进行订单式生产。
羽绒服装加工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和资金。马在朝、陈维林、陈维金等水乡土裁缝们,在几间小厂房里组织几台缝纫机、几十个工人开始他们的创业之路,犹如田野上的小花,生生息息,却又执着坚韧……
高邮将这样给传统养殖业与现代工业巧妙地结合,不经意间,城乡冒出数百家纺织服装企业,沙龙、恒丰、银河、越洋、华信等企业职工人数已超过1000人,其中沙龙公司已超过3000人,神游、惠众、天宇、并蒂莲、东鹏等一大批企业职工人数超过500人,年实际加工50万件服装以上的企业超过100家。
高邮服装行业巨大的产能和一大批技术熟练工人为其在全省及周边省市服装业界赢得了“高邮没有不敢接的大单,也没有不敢接的难单”的美誉。波司登、雅鹿、美尔姿、千仞岗、凯幕狮、红豆、恒源祥等几乎全国所有的羽绒服知名品牌都将高邮作为其首选加工基地;国外的苹果、金狐狸、冠军、花花公子、骆驼等许多品牌的羽绒服装企业也纷纷来邮寻求加工合作。

600家纺织服装企业“缝”出50多亿元的大产业

2005年初,高邮市为编制工业“十一五”规划,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一次全面地调研,惊讶地发现:至2004年底,全市已有纺织服装企业500多家、拥有5万名职工、近五万台缝纫机,年加工各类服装超亿件,年加工产值五十多亿,分别占全市工业从业人员的45%、全市工业销售的30%以上,成为高邮工业吸纳就业最多、致富百姓最多、财政贡献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支柱产业。
而来自有关部门的一组统计数据更令高邮人欣喜:全国70%的羽绒服装在江苏生产制造,江苏70%的羽绒服装在高邮加工。高邮占据了全国羽绒服装业的半壁江山!
除服装加工外,高邮市还拥有羽毛羽绒水洗加工企业2家,织造企业10多家,并陆续兴办了一批绣花、印花、花边、皮毛以及多家服装辅料生产企业,拥有20万纱锭的棉纺规模和10万锭的毛纺规模,数百吨羽绒加工能力。
五十多亿元的服装加工值意味着什么?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羽绒服装按3000万件计,需面料4500万米、里料4500万米、胆料9000万米、羽绒6000吨;其他各类服装按1.5亿件计,需棉麻料7500万米、牛仔料约3000万米、尼龙料1.05亿米、TC料9000万米、棉衣填充料1万吨;其他箱包鞋等需纺织面料3000万米;各式纽扣10亿枚、各式拉链2亿米;还有各式五金配件、纺织品商标、线带、花边、印刷包装制品需求……这一切昭示着高邮服装产业已从草根经济成长为产业特色优势明显的巨型“航母”!

5万台缝纫机吸引20亿元外来投资

2004年底,来自浙江温州的黄永坤先生敏锐地捕捉到高邮服装产业潜伏的巨大“黄金流”。经过历时近一年、耗资数百万元的深入调研后,他毅然决定投资10亿元,在高邮兴建一座目前国内惟一以羽绒服装集散中心为特色的中国羽绒服装城。他们一边建设一边招商,目前一期工程81幢产品交易区、4幢精品广场全部竣工,波司登、雅鹿、红豆、雪驰、寒思、鸭鸭、斯尔丽、波仕曼、爱博尔、北天鹅等一批中国羽绒服装业的知名品牌纷纷入驻,一些境外客商也来电主动寻求合作。黄永坤的“野心”很大,他要创造“柯桥――中国轻纺城”的高邮版传奇。
这位能吃苦又充满锐气、创意的温州商人拨动了高邮服装业的一池春水,也使国内服装业同行重新审视这个昔日的“小弟弟”,并作出选择,将资本向高邮集聚。
2005年10月,国内羽绒服第一品牌――常熟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来邮投资4.5亿元建立工业园。公司董事长高德康坦诚地说,高邮有一批长期从事服装加工的企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服装工人,这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一期工程8万平米标准化厂房全部竣工,并将于10月28日首届中国羽绒服装节暨第四届中国双黄鸭蛋节举办之日正式投产,预计年产销10亿元以上,年创利税1亿元以上。
2006年初,国内羽绒三大品牌之一的雅鹿公司不甘落后,紧跟而进,投资5亿元在高邮建设集生产、销售、发单、结算为一体的大型工业园,目前正在建设中。
华信轻工特种鞋服、上海君东、上海奥驰服饰已经竣工投产;苏州并蒂莲集团将服装生产经营整体搬迁至高邮三垛纺织工业园区;蒙赛尔、圣罗兰等品牌企业相继签约高邮经济开发区;杉杉、千仞岗等品牌服装企业及浙江萧山羽绒、温州拉链等知名企业也陆续到高邮考察洽谈……
据高邮市经贸局初步统计,2005年以来,累计有近百个国内外服装企业来邮考察,对高邮的服装产业所具有的优势表示出浓厚的投资兴趣;高邮服装行业规模以月60%至70%的速度高速增长;每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中,五分之三与服装产业有关;仅去年下半年以来,就有100多家中外服装企业来高邮落户,投资总额超过20亿元。
外地资本和先进理念的输入,推动着高邮纺织服装业跨入了新一轮调整、整合和提高新时期,昭示着高邮纺织服装产业名气更大、实力更强、更具区域竞争优势。
昔日龙虬先人织麻衣,今日羽衣霓裳舞翩跹,明日高邮服装业将更加风情万种、豪情万丈。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