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1 00:00:00 作者:韩粉琴/文 陆学智/摄 来源:今日高邮
探寻百强县“强”的奥秘 ,谋划新高邮“追”的路径。18至19日,市委书记陈扬带领市党政代表团进行“看沿江、学百强,追赶跨越奔小康”专题考察,感受沿江县市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氛围,探寻苏中强县强在哪里,激发全市上下“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高邮”的干劲,谋划我市来年及“十一五”园区建设、项目建设、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追赶发展的具体目标、思路和举措等。
代表团分别考察了如皋、南通、海门、泰兴四地,参观了如皋市上海轮胎橡胶(集团)如皋公司、柴湾工业小区、九鼎集团、江苏钢球厂、如皋城市建设、花木大世界、熔盛造船、精细化工园、焯晟石化,南通城市博物馆、新城区建设、南通经济开发区,海门市三星镇叠石桥家纺市场,泰兴市泰隆集团、涌金商业广场、泰兴镇城区科技工业园区、华燕集团、泰兴经济开发区、新浦公司、城市新区等。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如皋市经济社会发展在整个南通六县市区中“垫底”,是全省有名的财政转移支付县,“十五”特别是后三年,如皋市抢抓“沿江开发”的机遇,大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投入、沿江开发、全民创业、环境打造等重点工作,顺利跻身全国百强县。“十一五”,如皋确定“经济国际化、新型工业化、产业集聚化、城乡一体化”四大发展战略,目前,经济总量高幅增长,规模工业的产销利增幅、工业增加值增幅以及工业用电量增幅等多个指标在南通名列前茅,在建的大项目有总投资近50亿元的熔盛造船、总投资120亿元的焯晟石化等。经济社会发展居南通各县市首位的海门凭借有江有海、靠近上海的优势,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筑好跑道;海门第一镇――三星镇民营经济起步早,家纺产业链不断延伸,园区产业集聚明显,特色产业和家纺专业市场致富一方百姓,预计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农民人均储蓄过5万元。泰兴市目前已形成了“一区四园”五个工业板块,今年他们大力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引进了一大批亿元以上大项目,明年他们将立足园区建设年,促进集约发展;泰兴的新农村建设、城市建设等也很有新意。
苏中沿江县市干部群众 “创业、创新、创优”的精神强;一大批高水平大项目落户、工业发展后劲足;园区建设气派大、发展平台优;城市建设起点高、投入力度大等给代表团留下深刻印象,他们发展经济的做法令大家深受启发。
苏中强县强在哪里?我们从百强县身上学到了什么?市委书记陈扬剖析说,百强县强就强在有重要产业支撑,如皋的造船、港口石油、化工等四大主导产业“十一五”均达到500亿元的规模,海门三星镇的家纺业吸引了1400家企业集聚、年销售近500亿元,精细化工等产业“十一五”将支撑起泰兴沿江开发区200亿元的规模;百强县强就强在有一批重点乡镇支撑,海门的三星镇,泰兴的姚王镇、七圩镇、黄桥镇等乡镇既支持了全市工业的发展,又支持了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全面达小康的进程;百强县强就强在完善的功能性重大基础设施支撑,沿江各县市积极争取高等级的公路、铁路、港口码头通车(通航),如皋实行雨污分流,海门在建苏通大桥,泰兴建成固体垃圾处理场等,为大项目落户筑好跑道;百强县强就强在干部群众强烈的“创业、创新、创优”精神上,到处可见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加快发展的生动事例,形成了一支着力为群众谋发展、为百姓谋利益的优秀干部队伍。陈扬要求,要认真学习、思考苏中第一方阵的经验做法,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将“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高邮”目标、思路谋划得更准更实,将高邮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得更好更快。
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南通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正宇等热情接待了我市党政代表团。如皋市委书记陈惠娟、海门市常务副市长黄汉忠、泰兴市委书记曹苏民等陪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