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中共高邮市委九届三次全会分组讨论侧记(2)

2007-01-05 00:00:00    作者:本记    来源:今日高邮

让农民生活得更美好

4日上午,市农口部门认真学习了市委书记陈扬在市委九届三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报告,并围绕报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市农工办主任郭登明在发言中说,实现富民强市、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巨大的潜力也在农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促进农民增收。
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卢金贵说,农村水利工作很重要,水务部门将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坚持科学规划,推进治水工程,当前主要是着力抓好北澄子河上段治理工程建设。同时按照清管并重的原则,推进碧水工程,坚持做到“重点疏、全面清、强势推、长效管”;突出区域供水推进饮水工程,在自来水受益率达到目标的情况下,积极实施地面水厂改扩建工程;突出灌区改造推进节水工程;突出配套调水推进活水工程,实施新六安河、南关大沟、南澄子河、澄潼河、开发区二支渠等配套调水工程,调度运河优质水源,造福于民,惠及于民。
市政协副主席肖伯群在发言时指出,陈扬书记在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十一五”期间“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各级领导要明确职责,特别是乡镇要“一把手”负总责,集中精力把高效规模农业建设项目落实到村组,细化到田块,动实招,求实效,谋实利,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农民生活过得更好。
市领导朱德辉、杨学华参加了农水口的讨论。(吴天真)

做大做强企业为工业强市多作贡献

市工业总公司、经贸局、乡企局及部分市重点企业负责人围绕如何做大做强企业,壮大工业经济展开热烈讨论。市领导殷兴盛、王东升、夏元新参加讨论。
扬州市曙光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郑连元在讨论时认为,现在电线电缆行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今年曙光公司成为全市首家产值超十亿的企业就是很好的证明。但听了陈扬书记在市委九届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后,自己既深受鼓舞,又感到重任压肩。他表示,企业将不断抢抓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好人力资源开发,加大项目投入,开发新产品,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拓展发展平台,实现三年翻番、“十一五”期末达到三十亿的新目标。
江苏金飞达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庆奇深有感触地说,企业要快速发展,必须提高自身技术开发水平和产品创新能力,公司将在这方面狠下工夫,不断做大做强自己,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升达集团、光明公司、万嘉面粉公司等重点企业的负责人在讨论会上也作了交流发言。
市委副书记殷兴盛在讨论会上提出,重点企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各企业要找准自己的市场位置,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在去年全市只有一家十亿元以上企业的基础上,今年要争取有五家企业规模超十亿元。各企业要找准发展的路子,不断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档次、做大企业规模。在资金筹集方面,各企业可以走企业上市或招商引资的路子,也可以适当搞负债投入,加快项目投入和企业发展。各企业要有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将企业做大做强。(徐炜)

加大资金投入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参加市委九届三次全委会财贸口各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在分组讨论中,着重围绕如何加大投入,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市领导张安龙、尤泽勇、汤学仁参加讨论。
市人民银行行长李开农在讨论中说,2006年,金融部门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2007年,金融部门将按照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和要求,继续加大资金方面投入,在加大对重点企业、大型企业投资的同时,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投放,全年各项存款确保在15亿元以上,力争达到20亿元,各项贷款确保达到10亿元。
市国税局局长蔡年青欣喜地说道:2006年,我市国税收入达到6.61亿元,其中,地方考核收入增幅36.4%,地方考核收入绝对额增加1.68亿元,两项指标均列扬州市各县(市、区)第一,这是近几年来国税系统发展最快的一年,也为“十一五”发展开了个好局。2007年,国税系统将在2006年的基础上,以最大的努力和能力做好各项本职工作,为实现全会提出的“奋战三年、经济翻番,逼近百强、全面小康”的总体工作目标作贡献。同时,蔡年青建议我市加大对服装产业、电线电缆产业、光伏产业,特别是这三大产业中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让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大企业。
讨论中,财政局、地税局、招商局、信用联社等部门负责人纷纷表示将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实现“十一五”总体奋斗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尤泽勇等市领导提出,目前周边的发展形势咄咄逼人,我市“十一五”发展指标不能低、追赶不能停、发展不能慢。金融部门要继续加大对企业资金投放力度,支持我市企业的快发展;招商工作要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放大光伏产业等特色产业优势,吸引更多的客商来邮投资,拉长增粗产业链,促进我市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杨晓莉)

和谐  建设小康高邮的重要保障

4日上午,由社会事业单位成员组成的第十组讨论会在市委宣传部会议室举行。围绕加快小康高邮的建设步伐、实现“奋战三年、经济翻番,逼近百强、全面小康”的目标、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等问题,市科教文卫等18个社会事业部门及单位的负责同志纷纷畅所欲言,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秋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根生,副市长钱富强参加讨论。
市教育局局长王有益在发言时说,积极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启动城乡教育现代化工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所在,也是全面达小康的基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要不断提升教育质量,进一步规范教育行为,坚决杜绝乱收费现象,同时,要加强学生回报家乡的意识,储备中坚力量,加快我市小康建设步伐。
市科技局局长詹惜文认为, 我市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就要着重调整经济产业结构,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的环境;强化宣传,提高全民创新意识;加大科技创新的载体建设、经费投入,加快科技政策调整以及人才的长期培养,从而加大社会经济发展的后劲。
市文化局副局长黄平则表示,文化部门和文化工作者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推进群众性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积极培植和发展文化产业,方能彰显我市特色文化,为打造“文化高邮”、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文化支撑。
市卫生局局长徐健认为,全民健康是我市奔小康的关键,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构建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助体系,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和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水平。
钱富强在讨论时说,“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工作 “一个中心、两个板块、三大战略、四大推进、五大任务” 的总体思路是市委、市政府围绕省委提出的“又好又快”发展原则,围绕扬州市委提出的“强县强镇、三年倍增”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经过一系列考察、讨论所制定的,与会的各部门要在认真贯彻市委工作报告精神的同时细致解读市委工作报告中的具体要求,抢抓机遇,做好社会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全面冲刺。
张秋红在讲话中对社会事业单位在过去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的强有力的支撑表示肯定,她希望各单位要进一步学习、领会报告精神,充分认清构建和谐社会对加速我市小康进程的重要意义;坚持统筹协调,大力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教育、文化、舆论及健康等方面的支撑,做好定位,彰显特色,提升形象,从而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姚静)

有挑战,更有机遇

4日上午,市委九届三次全体会议第五讨论组在听取市委书记陈扬所作的《奋战三年再翻番,追赶跨越争进位,为建设全面小康的新高邮而努力奋斗》的报告后,进行了认真学习和热烈讨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谈铁人、副市长徐永宝参加讨论。
市建设局局长夏正山认为,报告中市委首次明确了我市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定位、定性和定向等问题,这不仅是对来年我市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更是进一步搞好城建工作的良好契机。建设系统将按照市委提出的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支撑工业化,“两化”互动并进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加快繁荣城市经济,努力提升城市形象;在坚持城市规划指导建设的基础上,以新一轮城市“十大工程”建设为目标,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设施,充分彰显高邮城市文化内涵;加快“五城同创”的步伐,提升城市的品位;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载体,健全和完善与经济建设相匹配的现代服务业。
市旅游局局长陈培说,我市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等资源。这几年,我市在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的同时,旅游市场也已做大,但却未能使之做强。市旅游局将以市委提出的将高邮建设成为邮都特色名城、滨湖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为契机,在“做大邮文章,做活邮文章,做精邮文章”上下工夫,重点加强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宗教旅游的景点建设,加快运河西堤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等。同时,针对长期制约旅游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市旅游局将大胆尝试,创新思路,探索发展,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投资旅游市场,使我市的旅游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市环保局局长宦锦平在讨论中说,以前谈到环保几乎是一种软环境的指标,这次的市委报告中却将各项环境指标作了硬性规定。在新的发展进程中,环保系统将围绕市委提出的“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在努力推进社会循环性发展的同时,通过各种城市的创建来推动社会整体环境的美化,并利用减少居民生活垃圾的方式为全市的经济建设提供优美的人居环境。 (管玮玮)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