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龙头企业、规模市场、大型项目在建筑业中领跑
2007-02-28 00:00:00 作者:郭玉梅 来源:今日高邮
2006年,我市喜摘“建筑之乡”金字招牌,龙头企业弘盛集团成功申报特级资质。这无疑为高邮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劲。今年,我市响亮提出建筑业总产值达100亿元的发展目标。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个目标的实现还得寄予龙头企业、规模市场、大型项目在建筑产业中的拉动和支撑。
资料显示,江苏弘盛集团作为我市建筑业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近5年产值翻番。2006年,以北京、南京、上海、天津、扬州为中心的5大规模市场都有较大的发展,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4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84.6亿元的31%以上。其中,南京市场实现施工产值12亿元。此外,我市建筑大军着重抓住北京、南京、重庆等城市大发展、基础设施大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承揽大项目,规模工程不断增加,全年承接的高层项目93幢、超高层项目9幢,承接亿元以上项目10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36个。上海市场承接的汇银金融中心一期工程,投资达1.3亿元;天津市场承接的紫云国际住宅工程,投资达1.2亿元;重庆市场承接的煌华国际贸易中心商住楼,投资达1.3亿元。
从上述资料中不难看出,去年建筑业实现84.6亿元的总产值与龙头企业、规模市场、大型项目在其中的领跑息息相关。今年是我市“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高邮”的奋进之年,也是实现“奋战三年、经济翻番,逼近百强、全面小康”目标的起步之年,建筑业喊出100亿元的奋斗目标顺应了经济发展潮流。国内外建筑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建筑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以拉动相关产业增长1.7个百分点。这几年,全市工业、建筑业占GDP总量的比重逐年提高,去年分别达39.7%、7.5%。全市建筑业从业人员达5.9万人,总创收10亿元。由此可见,加快建筑业发展,不断提高建筑业在全市经济中的贡献率,对于加快我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早日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
建筑业总产值从84.6亿元跨越到100亿元,并非一蹴而就,还得依赖于龙头企业、规模市场、大型项目在建筑业中的领头羊作用。业内人士指出,市场是企业的生命线,今年我市确保建筑业实现企业总产值增长18.2%,力争20%的目标,必须切实加大建筑市场开拓力度,全力提升规模市场。南京市场要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战果,乘势向盱眙、马鞍山、常熟、太仓等周边地区延伸,力争在南京市场超10亿元的基础上再培育5个3至5亿元的规模市场;北京市场要借助奥运建设高潮期,不断巩固和扩大现有的传统市场,争取形成规模、形成气候;天津市场要发挥专业队伍特长,向多元经营迈进,提高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与此同时,我市的建筑大军还要全力抢占新兴市场,西部市场规模要力争突破3亿元,东北市场要以长春、大连、沈阳、哈尔滨等中心城市为依托,选准市场切入点,先涉足、后立足,努力形成新的发展亮点。弘盛、兴厦、润扬等优势企业要共举“旗”,打好“牌”,跳出靠成本优势赢得市场的发展模式,跳出量大利薄的住宅及低层次的工程领域,向“高、精、尖”项目发展,向大型公共建筑领域乃至大型基础设施领域发展,同国内外一流企业广泛开展多途径、深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在大型文化、体育、商业设施,会展中心、航展楼及奥运项目等工程建设中获得施工经验,提升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