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05 00:00:00 作者:韦石 来源:今日高邮
――市委书记陈扬调研全市科技、教育工作侧记
在正月十三、十四的上灯时节,市委书记陈扬率有关市领导、部门负责人,赴科技局、教育局调研全市科技、教育情况,听汇报、看资料、查现场,一路走来,一路情怀。陈扬查得细,问得精,讲得也很投入,那种加速推进与中等城市相称的科教事业的拳拳之心,令在场的同志为之动容、深受教育。透过绒绒柳芽、丝丝春雨,人们仿佛看到了高邮更多的科技种子在萌发,看到了更多的教育红烛在闪光,看到了高邮科技、教育又一个快发展大发展的春天。
“信 号”
陈扬在仪征工作期间,就十分注重兴科技抓教育,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曾被人们誉为“科技市长”、“教育市长”。春节刚过,陈扬就挤出两个半天的时间,专题调研科教工作。在市科技局,局长汇报了2个小时,3位副局长也结合各自的分工,作了具体的补充汇报,这在其它调研活动中是不多见的。调研汇报会上,陈扬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讲话,从思想认识到组织实施,从发展战略到具体战术,从产业升级到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从孵化平台到政策服务,从部门职责到人才培养等等,娓娓道来,丝丝入扣,既有理论高度,又具有操作性。陈扬说,节后我们为什么把第一个调研课题放在科技、教育上?就是因为生产是今天的生产力,科技是明天的生产力,教育是后天的生产力。我们着力抓科技、抓教育,就是给全社会一个强烈的信号:从高邮的区位、资源、产业出发,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积蓄追赶跨越后劲、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出发,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教事业,必须创新发展科教事业,为高邮的今天和未来发展打牢更加坚实的基础。
“孵 化”
高邮尚处在向工业化中期过渡阶段,发展工业经济必须把着力点放在科教创新上,放在科技产品、科技企业、科技产业的孵化上。陈扬谈到这里显得十分坚定而紧迫。
陈扬说,海门也是一个内陆性县市,没有沿江滨海的优势,但海门的园区建设、高科技项目建设非常迅速,去年协议注册外资9亿多美元,实际到账4.7亿美元,在全省名列第四,这些都得益于科技创新和科技孵化。只有谋出一大批高科技项目,才能激发客商的投资冲动,才能得到上级更多的政策、土地、资金等要素倾斜,才能赢得大发展的后劲。我们有了五大支柱产业、十大产业集群,但是仔细排排,这些产品集群、产业集群的研发、设计、创意、品牌、核心技术、终端产品、市场份额等,又有多少在我们手里?我们要在招商引资的同时,不断加大招商引技、招商引才、招商引智的力度,想尽办法招引更多的高科技项目,以高科技项目调优结构、提升竞争力。每个园区都要辟出一块搞科技创新园,哪怕从二三幢厂房搞起也好,让更多的好项目进园孵化,新品多了,专利多了,高新技术企业多了,园区的特色作用、先导作用和爆发作用才能凸显出来。科技局与开发区要搞好对接、合作,科技局要运用自己的优势,联合各方面力量,走产学研之路,从政策、项目、服务等方面多做工作,为科技创新园(或科技创业园)引进更多的科技型项目,使科技创新园真正起到孵化器的作用,并创新指导面上科学技术工作。
“先 锋”
在谈到科技、教育时,陈扬强调得最多的是人才。在赞化中学,他勉励教师们不管公办教师还是民办教师,都是人民最需要的教师,都是社会的宝贵财富,都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都要精心把我们的孩子培养好,做到德艺双馨,桃李天下。他的一番即席讲话,赢得教师们的热烈掌声。
在两个调研汇报会上,陈扬还说,人是先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高素质人才具有先进性、先锋性,是一个地区最大的最具增值潜力的第一资源。如果我们不能提高人的素质,不能发展科技后劲,不能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好,还算什么“三个代表”?要用科学方法培育好在校生,让他们在学得开心、学有创意中,更自觉地消化吸收更多的知识,持续提升录取率;要培训好一线员工,以员工们一流的爱岗敬业精神、一流的技术工艺本领,加快从“高邮制造”到“高邮创造”的步伐;要提高技术管理人才素质,学习宏远公司技术人员立足本职、勇攀高峰的精神,他们中有的只是中专学历,但肯钻研、善研发,成为国内研发中低压电极箔的一流专家,这很了不得,要让宏远的经验在全市开花结果;要培育好教师、校长,引导他们不辱使命,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水平、提高素质,努力使之成为名师、名校、名校长;要强化机关部门公务人员的培训,科教部门要走在建设学习型机关的前列,学以致用,改进工作,要把学习转化为精细作风、创新能力、实践论文和工作业绩。科技、人事、教育等部门要联手,把高邮籍在外科技人才花名册建起来,建立学科、产品、产业高端人才库,把每年毕业生的去向弄清楚,有针对性地跟进做工作,让上述各类人才在振兴高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邮历来就有“上灯圆子、落灯面”的说法和习俗,“上灯圆子”,大概寓意喜庆、清明、发奋、火红的和谐社会、圆满人生;“落灯面”,可能寄托着对和谐社会牵牵挂挂、缠缠绵绵之愿景。上灯时节,市委、市政府紧抓科技、教育不放,三月下旬还将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把科技、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的基础性工程来抓。陈扬在调研中还再三强调,建设和谐社会,关键是发展科技生产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多方面实惠。我们要建设全面小康,重在提高人的素质,不仅要物质小康,还要精神、文化、体育、生态、卫生等方面的全面小康,这些都离不开科技、教育。全党内外、全市上下,一定要高度重视科教工作,从领导、组织、改革、机制、投入、人才、服务、环境等方面,真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真正把科技、教育作为第一生产力来抓,全面加强科教工作,切实帮助解决改革创新、科技投入、才人引进、“三校联动”、义务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以好于周边、领先苏中的科教业绩,共同营造高邮科教事业快发展大发展的美好明天。
两个下午的现场观摩、座谈交流,看着谈着议着,气氛热烈,交流融洽,讲者听者都言犹未尽、情犹未尽,不知不觉到了亮灯时分。一串串上灯的鞭炮蹦向天空,那灯的火红、鞭的骤响,仿佛也在预祝高邮的科教事业更上层楼、再步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