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05 00:00:00 作者:任仁 郑冕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编者按:市委书记陈扬日前在调研科技教育工作时强调,人是先进生产力中最具活力的要素,科技创新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第一动力。“海归博士”张扬和他的精英团队在菱塘创办企业,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有效范例,更是我市推进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和全民创业以来的成功典型。
高邮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就必须全面提升高邮经济的竞争力,秉承“你创业,我服务”的承诺,积极构建服务平台,制订优惠政策,聚集更多的生产要素、优秀人才和高新技术,吸引更多的“张扬式精英”来邮创业、展业、兴业、成业,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高邮”注入强大的人才和科技动力。
“菱塘有家化工厂,由从美国‘海归’的博士和当地企业家合资,生产精细化工产品。虽然投产不到两年,但现在国家已由过去进口这种产品,变为出口这种产品。”记者闻讯后,于日前赴菱塘采访。
人均创造经济效益高
有一权威资料披露,我国具有发展前景和成功的企业家有75%是40岁以下者。记者慕名前去采访的扬州三友合成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海归”博士张扬,今年正巧40岁。张扬1986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现扬州大学)附中,是那年附中的理科状元。他考取了中国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系主任是大名鼎鼎的温元凯!
张扬大学毕业后,于1991年去美国化学界的“塔尖”高校――伊利若斯大学(Univ. of Illinios at Urbana-Champaign)攻读博士学位。他于1997年“海归”后,在国家科技部所属公司任职。2003年,张扬开始开发化工产品。
张扬介绍说,他们现在开发的产品是用于医药产品中间体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在德国被研制出来,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这种有机硅系列的化合物,医药工业运用前景十分广阔,但由于在生产工艺方面存在较大难度,因此,国内医药工业一直依赖进口。如今,其生产工艺技术难关,被张扬和他科研团队中另一名精英、北京大学化学系硕士研究生李明成共同攻克。2005年,三友的产值达到1000万元,2006年上升到1500万元,两年上缴利税150多万元。而他们企业员工仅30余人,人均创造经济效益较高。
力争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张扬大学同班同学30多人,其中赴美国留学的就达60%左右,现在回到国内的有3人。张扬说,他回国的动因是不愿意一辈子就在实验室工作。
张扬回到国内在国家科技部所属公司从事市场开发工作。干了几年后,张扬认为该工作与所学专业联系不够紧密,于是决定凭借自身开发技术资源力量较强的优势创办企业,把手中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
张扬他们所拥有的资源虽是化工产品,但基本没有“三废”,而且产品利润较高,市场需求空间广阔。因此,希望与他们合作的地方和企业较多。
张扬与李明成对河北、山东、长江三角洲的多家企业进行了考察,经过一番调研,他们于2004年底,选择在我市菱塘落户,与当地一企业家洪正昌张扬说,选择落户菱塘是深深感受到高邮的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较好。张扬亦坦言,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企业招收素质较高的工人难度较大。他希望职能部门未雨绸缪,加强职工培训,为高邮地方经济的大发展早早储备技术型操作人员。
在谈到企业发展前景时,张扬十分自信地说,因为具备了较强的科研技术后备力量和世界领先的产品资源,企业今后发展的目标定位是――全国最大的医药专用有机硅保护剂生产基地。在“十一五”期间,利税要过千万元。产品开发方面的定位是国际、国内一流的高、精、尖,小批量、多品种的精细化工产品,力争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