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22 00:00:00 作者:郭玉梅 来源:今日高邮
精佳集团的前身是一家具有50年历史的市属集体企业,主要生产摩托车制动器等,由于市场形势的变化,竞争的日益激烈,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企业效益逐年下滑。2001年5月,时任市轻纺公司党委副书记的王兆宏受命于危难之间,他以“不服输,不畏难”的勇气和“想干事、干成事”的决心,带领全体员工负重奋进、艰苦创业,使一个严重亏损濒临倒闭的企业,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企业于2003年成功止亏,近几年产、销、利均以20%以上的速度持续稳定增长。2006年实现产值2亿元,销售1.8亿元,今年将向销售2.5亿元目标奋力冲刺。
王兆宏接任时的精佳,债务累累,他到任后,内强管理、外拓市场,抓质量、保品牌,联名牌、靠大户,小批量、多品种,以多种措施努力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同时创新思路,采取招商引资盘活存量资产等措施,启动了闲置多年的汽车轮毂生产线。
汽车轮毂项目是精佳集团投入最大、花费精力最多的项目,由于开发速度、技术、市场以及生产资金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引进的低压铸造机、台中精机、加工中心等设备已闲置多年,不仅未形成效益,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为了让这些老设备“上岗”作贡献,王兆宏连续数月走南闯北,几乎走访了全国的各大轮毂厂,摸清了轮毂市场的设备状况、市场行情,最终作出了“依靠外部力量盘活汽车轮毂生产设备”的重要决策,并于2002年初与丹阳市的江苏圆通汽车部件公司正式合作,启动台中加工中心、数控机床,进行汽车轮毂机加工。2003年,又扩大合作范围,启动整条生产线,合作生产铝合金汽车轮毂。通过近几年不断加大技改投入,汽车轮毂生产线现已形成了年产50万只汽车轮毂的生产能力。
精佳才刚有起色,转换企业产权和转换职工身份的“两个置换”改制工作又接踵而至。精佳集团由于债务负担巨大,历史包袱沉重,改制的难度非常大。2003年,王兆宏又受命挑起了精佳集团改制的重担。这是一次复杂而艰难的改革,难就难在所有的历史矛盾要集中解决,难就难在涉及到每一位职工的切身利益,难就难在改制成本严重缺乏。作为企业负责人,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了众多的历史遗留问题,如公有住房、退休职工医保、改制集资款等等,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值得欣慰的是,至2005年6月,企业改制基本到位,轻装上阵的精佳又步入了新的发展轨道。王兆宏告诉记者,精佳落实了人民路老厂区的退城进园工作,已在开发区机电工业园征地建设新厂,这对刚刚改制的精佳来说实属不易,为的就是抢抓发展机遇,把精佳搞活搞好搞精。
人物小档案:1962年10月出生,大专学历。1979年11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2006年荣获扬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现任市工业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经理,兼任江苏精佳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人生信条:不服输,不畏难,干好每一件,成就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