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农民工的精英 高邮人的骄傲

2007-03-29 00:00:00    作者:晨雨 任仁 杨星    来源:今日高邮

――访高邮籍上海市闸北区人大代表沈厚平

3月22日《高邮信息》和“今日高邮”网站报道了我市农民工沈厚平在上海当选人大代表的消息后,引起了全市上下的广泛关注。27日,记者慕名来到位于上海永和路上的闸北灵石环境卫生工程有限公司,采访我们的老乡沈厚平――上海400万名外来务工人员中的惟一一位人大代表、上海市闸北区269名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中惟一的农民工代表。
当记者一行踏进灵石公司大门时,沈厚平又给家乡人民带来一份惊喜――橱窗内张贴着上海市劳动模范评选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评选沈厚平为2004――2006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候选人的公示。
“沈厚平还被推荐为上海市十佳青年!”“沈厚平虽然是我们身边人,但他从不张扬自己,许多事迹大家都是通过电视、报纸知道的。”“他都上过中央电视台啦,和王小丫在一起,风光啊!”沈厚平的同事得知他家乡的媒体专程来沪采访,高兴地告诉我们。 面对同事的夸奖和羡慕,身高体健的沈厚平在一旁只是腼腆地微笑着。
在沈厚平的微笑中,记者开始了对他的采访。


图为沈厚平(中)与同事交流学习心得。吴艳 杨星 任仁/摄 

勤劳好学扎下根

1996年,20岁的沈厚平怀着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离开家乡奔赴上海,成为灵石公司的一名车辆机修工。沈厚平说,他离乡时就立下志愿,要在上海干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
到了上海,到了灵石公司,沈厚平才发觉闯大上海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简单!语言关难过、沟通上有困难不说,最让他犯愁的是他的工种――车辆维修。灵石公司有几十辆作业车。由于环卫工作的特点,这些作业车分为很多种类,仅垃圾车就有很多种型号。而且,这些作业车上的附加装置又多,许多操作功能多采用液压系统,有的还是电子控制系统。
沈厚平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车辆,面对成百上千个车辆常用配件,连名称都一无所知,就更不用说这些零配件的用途了!但是沈厚平没有被困难吓倒。沈厚平在干中学、学中干。一方面,他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虚心向有经验的师傅们请教;另一方面他坚持每天记笔记,总结一天的收获。那时的灵石公司还地处上海的城市边缘,白天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到了夜晚,四周一片漆黑,蛙声阵阵。夜深人静时,沈厚平强压思乡的惆怅,挑灯夜读车辆维修方面的书籍。善于钻研、勤于思考的沈厚平,硬是凭着不畏难的奋斗精神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韧不拔的意志,渐渐地掌握了各种作业车辆的技术原理和维修要领,并能熟练地维修各类作业车常见、易发的故障,成了灵石公司车辆维修的行家里手,并破格获得了由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汽车修理中级资格证书”,还被授予技术能手。但他对取得的成绩不满足,又报名参加了闸北区行健学校、上海市环境学校的学习和培训。
书籍是沈厚平前进的阶梯。记者在沈厚平的住所里看到,只有12平米大的房间内,床上、衣柜里和工具箱里都放着许多书籍。他告诉记者,踏进上海10年来,他一直坚持从微薄的工资里挤出一部分购买书籍,有时为购买心仪的书籍,常常用去他月工资的一半。
天道酬勤。在2004年、2005年闸北区和上海市容环卫行业的汽车维修技能竞赛中,沈厚平获得了佳绩, 2006年第八届上海市读书节“十大读书明星”评选, 沈厚平获得了提名奖。同年,在高级技工的理论考试中,他取得试卷100分的满分的骄人成绩,于而立之年的他又获得汽车维修高级技工资格证书。
知识让沈厚平完成了从一个只靠体力的一般打工者到一专多能的现代知识型人才的嬗变,也让他在精英荟萃、人才济济的上海大舞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

爱岗敬业当代表

上海是座集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的国际大都市。她是千千万万人心目中向往的城市。沈厚平踏进上海的这10年里,有许多和他一样的年轻人,抵制不住诱惑、耐不住寂寞、吃不了那份苦,带着他们的梦想,成了上海滩上的匆匆过客。
沈厚平说,上海是他的第二故乡,而灵石公司是他温馨的家。他时时用“以我心灵美、创造市容美”的行业精神激励自己,并以主人翁的意识,积极投入自主创新工作之中。在参加“灵石公司”生活垃圾车辆防污滴漏装置改造攻关中,他将以前排污口的开放式阀门改为旋拧式,费用由以前的每个1000元,降低到每个几十元。他的这一创新,获得2004年闸北区合理化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
沈厚平的家就在垃圾压缩站旁。经常有市民为遗失的手机、钱包、驾照等找来,沈厚平总是热心相助。今年正月初一,一失主来到这里,寻找遗失的手机。沈厚平问明情况后,立刻帮忙,并在垃圾堆里找到了失主的手机。沈厚平的同事告诉记者,沈厚平在单位里,也是一刻闲不住,乐于帮助同事们。面对他人的感谢,他总是用一句朴实无华的话回答:“不用谢。”
沈厚平敬业爱岗、勤奋好学的精神得到了同事的称赞、领导的信任,他自信自尊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大家的敬佩。2006年初,沈厚平成为上海400万外来务工者中的两名代表之一,旁听了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同年12月12日,他当选为上海市闸北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为高邮近十三万在外务工人员争得了荣誉,也为在上海的400万外来务工人员争得了荣誉和尊敬。
沈厚平成了农民工的光荣和骄傲!沈厚平没有辜负上海闸北区人民的重托和农民工兄弟姐妹们的厚望,他认真履行代表义务,走访社区,了解社情民意,向上海闸北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递交了《关于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费扩充功能的建议》,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和《新民晚报》等多家媒体对他进行追踪采访,《上海人大》(2007年2月期刊)用两整张彩色插页介绍了沈厚平的事迹。 不久前,沈厚平还应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首届以农民工为主题的大型电视公益晚会《春暖2007》。晚会评选出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十大城市”,上海名列其中。晚会上,沈厚平作为上海农民工代表向上海市领导颁奖。
沈厚平在与第二故乡上海同步前进的同时,也时刻关心着第一故乡高邮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客从故乡来,应知家中事”。每当家乡人到沪,沈厚平总是向他们了解家乡的情况。去年底,他回乡办理代表选举资格手续时,徜徉在宽阔通畅的文游路上,漫步在繁华热闹的步行街上,浏览着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沈厚平感慨万千地说,家乡的变化越来越大,城市气息也越来越浓了。他祝愿家乡人民个个都有一份好工作,家家都有一份好收入,天天都有一个好心情,人人都有一个好身体,处处都有一个好环境……同时他也期盼普天下的农民工生活越来越幸福,社会越来越和谐。

记者手记:

赢在知识

通过对沈厚平的采访,记者从他身上看到了最闪光的亮点――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拼搏。他打工10年,学习10年。正是十年来的日积月累,成就了沈厚平现在所有的荣誉。而荣誉的背后又是许多不为人知的心酸和痛楚。难能可贵的是面对这些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坚持、坚持、再坚持。沈厚平能有现在的精彩,赢就赢在坚持,赢就赢在知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采访沈厚平的过程,记者切身感受到他的好学和勤奋。12平米的房间内,堆满了书籍;微薄的工资,大都交给了书店;不多的休息日,全耗在书本上。正因为沈厚平的勤奋好学,30岁的他就拿到了车辆维修高级技工证书,且理论考试还得了100分。沈厚平从一个文化层次不高、对汽车维修一窍不通的打工者,到高级技工,再到如今的人大代表,靠的就是知识,是知识为他的人生之路铺就了金色的阳光。沈厚平是83万高邮人民的骄傲,更是亿万农民工的骄傲。
新时代呼唤新农民、新工人。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生活,走进了城市,走进了现代行业。这些众多的外出务工者,他们和沈厚平一样秉承高邮人民勤劳质朴的优秀品质;他们和当年的沈厚平一样,大多只具有初中或高中学历,文化层次都不太高;但他们却没有像沈厚平一样对知识的渴求,更多地满足于依靠体力而不是智力,辛苦打拼,默默工作。我们希望我市的外出务工者都以沈厚平为学习的楷模,树立自强、自信、自立、自尊的人生价值观和努力拼搏的奋斗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努力学习知识,做一个拥有现代文化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家乡、为第二故乡贡献才智、增光添彩。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