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个农合组织惠及9万农户
2007-05-15 00:00:00 作者:赵秋宸 陆业斌 来源:今日高邮
日前,记者从市阳光特种水产经济合作社获悉,自3月初罗氏沼虾放养以来,该社共为入社农户购苗3.5亿尾,每万尾苗价平均比市场价低5元多,养殖户用苗成本平均节约近1000元。这是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惠农的一个镜头。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5个,入社(会)农户近5万户,辐射带动农户近9万户,入社(会)农户家庭人均年纯收入比未入社(会)农户高出50元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载体。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畅通市场信息、降低交易成本、减少自然和市场风险,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市罗氏沼虾养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几十亩发展到现在的13万亩,已成为我市高效特色产业之一,被列入省高效农业规模化“百项工程”。龙虬镇罗氏沼虾协会通过为会员提供统一组织虾苗、统一生产标准和技术培训、统一协调生产资金、统一饲料供应、统一市场销售、统一运作品牌的“六统一”服务,近年来会员养虾亩产稳定在350公斤左右,亩平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上。去年该镇本地养虾面积达3万亩,养虾户达1500多户,入会农户户均年纯收入达7万至8万元,全镇农民来自养虾的纯收入人平均2200元,占农民收入的40%。龙虬镇成为江苏省罗氏沼虾养殖第一镇,并辐射带动全市养虾12万亩,使我市罗氏沼虾养殖量占全国1/4,占全省3/5。甘垛棉花产销合作社近三年除通过良种补贴、加价收购、基础设施投入等措施让利社员之外,仅二次分红就达161.5万元,户均514元。入社农户比未入社农户亩均增加收入187元。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还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了生产要素的配置,完善了社会化服务机制,让更多的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菱塘回族乡三里村农民有种植蘑菇、双孢菇的传统习惯,以前是一家一户种植,市场难以打开。去年,村干部领办了食用菌合作社,投资40万元建了示范园,兴建了1.5万平方米的高架菇棚和近1万平方米的低架菇棚,吸引本村40多户农民加入合作社。据核算,高架棚每亩纯收入1.2万元,低架棚每亩纯收入也在0.6万元以上。看到种植蘑菇收入高,今年该村又有40多户农民走上双孢菇种植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