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红太阳”为什么这么红

2007-05-25 00:00:00    作者:韩粉琴    来源:今日高邮

受“苏丹红”事件影响,去冬今春以来,许多蛋品加工企业都削减生产量,而高邮鸭集团仍然踌躇满志,“红太阳”产量不降,产品供不应求。
“红太阳”,为什么会这么红?记者近日前去作了一番探访。

与科技手拉手,创新让“红太阳”不断适应时代需求

2007年,以有机蛋品为原料的“红太阳”健康型咸鸭蛋面世,产品由于“环保、营养、低盐”,很快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据介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分三种基本类型,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其中有机食品要求最高。2005年底,高邮鸭集团郭集王岗养殖基地生产的高邮鸭及“红太阳”咸鸭蛋双双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从而成为国内第一家、至今仍是唯一通过有机鸭蛋认证的企业。
他们没有急着挖掘有机鸭蛋这个“金矿”,而是经过一年多的技术、生产、市场等准备工作,才推出“红太阳”健康蛋新品系列。健康蛋的包装设计图案已获得国家外观包装专利,生产工艺及配方正在申报国家专利。
公司总经理乔龙山说,“红太阳”健康蛋是高邮鸭集团将传统资源优势与现代科技嫁接产生的结晶,相对于传统型鸭蛋,其市场优势更明显,将成为“红太阳”挺进全国市场的主力军。
高邮鸭及高邮咸鸭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但如果自定框框、死守传统,无疑是死路一条。江苏高邮鸭集团及红太阳食品公司原是我市农林系统的下属企业,集聚了我市多位畜牧专业人才,他们对振兴高邮鸭业经济充满热情,也深深知道草根经济必须与现代科技、现代理念相结合。在传承中创新,才能让老字号永葆青春。
近年高邮鸭集团相继聘请了浙江农科院陈黎宏教授、江苏省家禽研究所陈宽维教授、扬州大学赵万里教授等良种开发、营养学等方面的专家,“外脑”成为 “红太阳”不断上升的智力支撑。大家共同进行高邮鸭种资源保护与改良、蛋品加工与开发,成功研制了加工无铅松花蛋的核心制剂,发明了咸蛋动态循环快速腌制及提高蛋黄出油率技术,咸鸭蛋腌制剂及工艺、松花蛋腌制剂及腌制方法、鸡胚生产工艺、鸭产青壳蛋杂交配套技术、健康蛋生产工艺等相继获得国家专利,“高邮鸭分子标记与青壳蛋基因定位”科研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自2002年以来,鸭集团每年投入2000万元左右资金,新建、改造生产厂房,购置检测仪器,扩建加工生产线。去年, 他们还从台湾定制了一套清洗检测分级全自动生产线,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破解了众多厂家面临的人工计重分级准确度不高的问题。
科技为“红太阳”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了桥梁,红太阳在传承中改良品种、创新工艺、开发新品,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与农户心连心,产业化助“红太阳”把握蛋源关

去年“苏丹红”事件发生期间,有人问乔龙山,“红太阳”的质量会不会出问题?乔龙山自信地说,红太阳就像纯金,99.9%的品质保证。
这自信缘于两方面:一是“红太阳”不收散养户的蛋,二是“红太阳”不收购别人的半成品蛋,也就是把住了蛋品质量最难控制的蛋源关。
农产品质量控制难,难在哪里?千家万户散养,种苗、饲料、药品、疫苗、放养水域等任何一个环节不按规范要求操作都可能出问题。江苏高邮鸭集团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分别在沿湖的郭集、菱塘、送桥、天山,沿运的车逻、高邮镇、龙虬,沿荡的司徒、横泾、甘垛、临泽等三大区域建立了6个大型高邮鸭生态养殖基地。“红太阳”公司每年初以“订单”的形式与农民签订产品回收合同,给养鸭户吃下“定心丸”。同时,他们优惠提供良种,引导、督查鸭农按照绿色和有机食品的要求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饲养,普及推广饲料技术、饲养环境控制技术、综合防疫技术,杜绝有毒、有害饲料和添加剂的使用,为“红太阳”优质蛋、肉制品的加工奠定可靠的原料基础。
蛋品加工受制于蛋源质量,也受制于蛋源数量。因为养鸭不易,牧鸭于荒滩河塘,生活不便、劳作辛苦、养殖风险大,导致我市养鸭整体规模难以有大的突破,也成了制约全市蛋品加工规模的最大“瓶颈”。“龙头企业就是要在一般农户、一般企业做不了的方面做文章”,乔龙山说。他表示,红太阳公司最近将投资2000多万元,在马棚建立清水潭现代高效规模养殖示范基地,集示范养鸭、技术培训、专业鸭饲料生产等于一体,以公司的典型示范带动更多人走上标准化、规模化的养鸭致富道路,为高邮蛋品加工突破蛋源关发挥龙头企业应有的作用。

与文化交融,品位让“红太阳”保持旺盛生命力

去年,“红太阳”蛋品赴美参加国际农产品展示会,一位美国食品战略研究会主席对红太阳的商标及包装等赞不绝口,认为“红太阳商标品牌形象好、寓意深,一轮红日犹如红沙油的高邮鸭蛋黄,又预示着企业犹如冉冉升起的太阳,越办越红火”。
高邮蛋品加工企业星罗棋布,“红太阳”能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普遍认可,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是地方特色资源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典范。
“红太阳”的前身是1992年多种经营管理局开办的蛋品加工厂,畜牧专业出身的乔龙山出任厂长,当时注册的是“兴牧”牌,希望高邮畜牧业兴旺发达之意。但产品走向市场时,乔龙山发现这个商标太拗口,一位高邮籍大学生建议用“红太阳”商标,既形象又生动。乔龙山据此专门请无锡市一位知名教授对“红太阳”商标进行精心设计。
乔龙山说,“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做生意,更是为了做事业,传承与光大高邮鸭业文化是我们的责任。”此后,“红太阳”的每一套“服装”都请专业设计师量身订制,据介绍,“红太阳”系列产品拥有60-70种外观包装,大大地丰富了高邮鸭业资源的文化内涵。
“红太阳”在用地方文化充盈着自我的同时,也对弘扬高邮鸭文化倾力支持。1992、2002、2004、2006年,他们连续四次赞助中国高邮双黄鸭蛋节,冠名“红太阳之夜”大型文艺晚会,开展高邮鸭蛋佳名征集等。“天上太阳月亮,地上鸭蛋双黄”“一蛋双黄,好事成双”等特色佳句伴随着“红太阳”走向世界各地,传扬着高邮美名。
高邮鸭集团董事长吴桂余满怀深情地说,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是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生命之源。“红太阳”只有与地方文化相融合,才会接通地气、充满灵气、留住财气。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