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今日要闻
杨卫平:我选择 我快乐

2007-08-29 00:00:00    作者:慧梅文    来源:今日高邮

2003年4月,中美合资扬州和益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落户市经济开发区,当年即创产值4300多万元,2004年产值过亿元,一举跃入亿企方阵。此后,和益公司产值每年都以2000万元的速度持续增长。和益快速发展的秘诀是什么?记者日前到和益公司进行了探访。
杨卫平告诉记者,2002年,他离开金飞达公司,与几位一起工作多年的好友开始自主创业。回忆往昔,杨卫平感慨,如果没有在金飞达工作的经历,没有“恩师”张庆奇的培养,就没有自主创业的基础。在金飞达工作的那段时间,杨卫平做过采购、抓过生产、跑过销售,这都为他以后的创业积累了经验。
万事开头难!创业之初,杨卫平等在化肥厂附近租了一间厂房,只做一些最普通的电动工具产品。当时他们几个人从没有坐下来好好吃过一顿饭,都是捧着碗站在厂房的走廊上狼吞虎咽一番;晚上没地方睡觉,就花10块钱到浴室里面打个盹。租来的厂房排水系统差,往往下一场大雨,厂区就全部进水。杨卫平还清晰地记得,2003年7月份,公司接到一个400多万元的订单。就在大家抓紧生产,将产品装进集装箱,搬上大卡车运走的几个小时后,只听“轰”地一声巨响,租来的仓库受暴雨袭击突然倒塌。“如果仓库早几个小时倒塌的话,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和益!”
上的是“商课”,学的是“商经”,理所当然应走“商道”,这是杨卫平对自己前途的定位,所以创业再苦他也不曾后悔过。离开金飞达后,杨卫平曾有机会担任卸甲镇工业助理一职。这个外人眼中的“肥缺”在杨卫平的心中却没有激起波澜,他一心一意想着在商场上大展身手。在与美国老板杜立克(译名)谈合作时,杨卫平的公司条件十分简陋,亟需花钱投资建设,但是杨卫平却婉拒了杜立克投资50%的好意,自己投资70万美元、杜立克30万美元,杨卫平做上了“大老板”。
2003年,和益公司电动工具项目正式破土动工,当年项目投产并实现产值4300万元;2004年,和益公司加快建设速度,订单量也逐步增加,但随之也带来了资金短缺问题。那时,杨卫平深切地体会到了“一把手”的艰辛,每天愁得彻夜难眠,身体状况因此下降,每隔两天就因感冒而吊水。杜立克得知情况后,紧紧握着杨卫平满是针眼的手,连声说:“Money(钱),没问题!”第二天,杜立克的50万美元就打到了和益公司账上。
“干事业起初凭的是冲动,到一定阶段后就必须靠体制和人员素质取胜。”杨卫平说,2005年起,公司更加注重产品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公司现拥有扬州市级产品技术研发中心,有3个开发小组专门从事新产品开发,每月都有一个新产品问世。截至目前,公司有7项产品获得国家专利,拥有全国最大的切割机、全国品种最多的劈柴机系列。每逢周末,公司将质检员、生产班长集中起来,学习最新产品知识及国际、国内对电动产品需求等,从而使公司从生产线到部门都能清楚知道客户对产品的要求,为客户提供立体式服务。
在创业的艰难征途中,在付出艰辛与努力的同时,杨卫平也享受着付出与成功的喜悦。今年和益公司可望实现产值3.3亿元、销售2.8亿元,明年产值将再增加5000万元。同时,公司在市经济开发区新征土地65亩兴办兴益公司,并将成立一家进出口公司,为公司进一步发展拓宽空间。

个人档案:1966年10月出生,高中毕业后在金飞达等企业任职,2002年开始自主创业,2003年与境外企业合作,成立扬州和益电动工具有限公司,现为和益公司总经理。
人生信条:以和为贵 和气生财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